APP下载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监管对策研究

2016-01-3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养殖场疫病规模

李 军

(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和动物防疫站,湖南泸溪 416102)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监管对策研究

李 军

(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和动物防疫站,湖南泸溪 41610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规模庞大,农民人口超过68%,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产量越来越高,但质量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尤其是牲畜类产品。近些年,我国各类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大,给监管带来了挑战,极易发生疫病流行等问题。疫病的流行不仅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染影响,导致动物出现死亡,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更会威胁人们饮食安全。因此,必须严抓规模养殖场防疫条件问题,建立监管体系,发挥有效监督管理职能。

养殖场 动物防疫 监管 对策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人们对于畜类产品需要量越来越大,这使得养殖业走向规模养殖场经营模式。规模养殖场养殖规模大,饲养密度高,所以疫病风险也随之提高,一旦发生疫病问题,必须加强疫病防控。但实际上,我国规模养殖场生产监管方面对疫病防控并不重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之管理监督的缺失,所以防疫现状非常不理想,并没有有效发挥监督管理职能,这十分不利于我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为了提高防疫质量,必须强化监督管理,发挥监管职能,保障防疫监督有效性。

1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要求

规模养殖场疫病通常具有较大威胁性,破坏力强,疫病种类多,多重感染十分普遍,续发感染多见,净化难度大,不易控制,且耐药性菌株日益增多,甚至会引起人畜共患病,可见危害性和严重性[1]。基本防疫原则是:保护易感动物、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养殖场消毒涉及:入场消毒、圈舍消毒、大环境消毒、用具消毒等几大方面。

2 当前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养殖业的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影响着民众饮食安全和农产量质量安全,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实际上我国在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病猪、瘟鸡流入市场的事件时有发生。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当前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滞后

目前我国在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监管中存在问题,监管滞后问题突出,多为事后监管,重视程度不够[2]。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相关制度不完善,缺乏实施力度和可操作性,管部门协调性较差,效率低下,多处被动监管状态,缺乏前瞻性,并没有很好的发挥监管职能。另一方面,很多规模养殖场建设存在问题,缺乏规划,建设在工厂、学校附近,生活区与生产区没有严格的区分,消毒难度大,不能进行有效隔离,监督难度更是被提升。

2.2 监督手段落后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很多地区没有建立动物检疫诊断室,无法对动物实际免疫情况进行检查,无法对传染病进行快速诊断和控制,发病初期无法进行有效处理,防治效果不明显。此外,监管力量不足,编制人员较少,且实际能够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而具有工作经验的更是寥寥无几,大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执法能力不强,业务不熟练,无法开展高质量工作[3]。

3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监管对策

通过对当前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知道当前我国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并不理想,监督管理有效性较差,难以有效发挥监督管理职能,这十分不利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对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监管提高重视,针对当前监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才有改进措施,提高监管水平。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监管对策。

3.1 进行事前监督

在规模养殖场建设阶段就要采取管理,对养殖场的选址、设计、规划都进行严格控制,距离生活饮水区禁止建设养殖区。场地选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各功能区必须严格区分,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区、隔离区、粪污区必须间隔一定合理距离,生产、隔离、饲料加工、粪污治理及无害化处理5 个功能区间距应达100m 以上,且各自建围墙与四周有效隔开,通过具有消毒设施的门与外面连接,从而避免各功能区间的交叉感染。

3.2 完善监管制度

想要保障动物防疫条件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提高防疫质量,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因此,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从而提高监督力度,为监管工作开展提供导向和依据。制度建立要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应包括:责任制度、消毒制度、兽药使用制度、疫情上报制度、免疫制度、检疫报检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

3.3 做好调查记录

为了提高监管有效性,必须建立监管档案,查询相关资料,例如:生物制品、饲料、药物的使用档案,动物入场、出场档案,是否进行合格检疫,是否建立免疫记录,是否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药物使用是否存在违反情况。

3.4 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

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特殊性,对相关人员专业素质有着较高要求,高素质人才是开展有效监管工作的基础。非专业人员滥竽充数,不仅会削弱监管力度,还会影响其他监督人员工作积极性,给监管工作开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监管缺失问题。

4 结束语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关系着畜牧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提高重视。因此,我国应积极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动物防疫监管有效性,保障监管工作的落实。

[1]杨昭昭.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星级管理、量化考核监管机制初探——焦作市养殖场动物防疫星级达标活动纪实[J].中国动物检疫,2010,(12):33-34.

[2]朱红梅.泸西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案探讨[J].云南畜牧兽医,2014,(2):42-44.

[3]李鑫.中卫市扎实开展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专项整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7):13-14.

猜你喜欢

养殖场疫病规模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规模之殇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