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措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2016-01-30吉林省白山市妇幼保健院吉林白山134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剖宫产率

李 惠(吉林省白山市妇幼保健院,吉林 白山 134300)



五大措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李 惠
(吉林省白山市妇幼保健院,吉林 白山 134300)

【摘要】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及降低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从医疗护理因素、社会因素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说明剖宫产的利弊,提出相应的降低措施。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大意义,提倡在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自然分娩。

【关键词】剖宫产率;原因;降低措施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总剖宫产率高达46.5%,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剖宫产率设置为15%的警戒线[1]。目前,美英等国的剖宫产率均在警戒线以下,我国的高剖宫产率已经严重违背了医学科学和自然规律,且严重关系到母婴健康[2]。因此高剖宫产率已成为产科学界的突出问题,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就我国如此高的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如下。

1 基本情况

回顾2009年~2011三年间,剖宫产率持续在65%以上,按照我省50%以下的工作要求,不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有效降低了全市剖宫产率。我市助产机构24家,2012年~2014年分娩量32000左右。近三年全市剖宫产率分别为49.5%、45.22%和43.4%,市级医疗保健机构42.82%,县级医疗保健机构44.87%。

2 二影响剖宫产率因素

2.1 产妇因素:大部分产妇对引导分娩有恐惧感,害怕疼痛,误认为剖宫产是痛苦最小、安全性最高的分娩方式,还有一部分产妇错误的认为剖宫产可保护阴道和会阴的完整性,不能影响日后生活质量。

2.2 家庭因素: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择“良辰吉日”要求剖宫产。

2.3 医疗因素:现由于医疗纠纷增多,法律维权意识提高,产科医师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保护,部分医师责任心淡化,不愿意观察产程,害怕承担医疗风险,主观上不愿劝导孕妇试产,另外医疗机构受经济利益驱使,导致了剖宫产指征掌握不严。

2.4 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间接导致晚婚或高龄初产增多、巨大儿增多。加之不孕症患者增多,试管婴儿增加,也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

2.5 病理因素:头位难产、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等。

3 实施五大举措,降低剖宫产率

3.1 加强领导,转变工作观念:每年在全市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上重点部署控制剖宫产率的各项工作,把控制剖宫产率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对市妇幼保健院和各县(市)区卫生局均下达剖宫产率工作指标。各县(市)区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也把控制剖宫产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在全市的孕产妇死亡评审会、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及妇产科、妇幼保健质控会议中逢会必讲剖宫产问题,并对全市控制剖宫产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3.2 提高认识,加强健康教育:科学制定全市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通过卫生宣传栏、孕妇学校、健康咨询、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术的风险,在产科门诊、社区开展不同形式的孕期教育,营造正确认识自然分娩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各级孕妇学校做出特殊要求:要求每期都要加讲顺产与剖宫产的优缺点。市妇幼保健院与主流媒体联合开展与自然分娩有关的科学知识讲座,还与收听率较高的交通文艺台联合开展“妇幼之声”,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3 加强培训,提高产科服务水平:①加强对各级助产单位产科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把自然分娩适宜技术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手术指征等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产科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科学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每年定期组织助产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掌握助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正常与异常产程观察判断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控制非医学指证剖宫产,保证产科质量。②加强助产士队伍建设,发挥助产士作用。助产士在孕产妇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认识助产士工作的重要性和她们的职能。市妇幼保健院坚持加大对助产士培养力度,定期进行规范化培训,重点加强对产程观察和顺产处理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一支技术水平较强的助产士队伍,保证了助产士队伍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瘢痕子宫患者,要求实行充分试产,全程看产陪护,基本上做到瘢痕子宫患者可以成功阴 道分娩,科学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3.4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准入管理力度,规范我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行为,有效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一是完善制度,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要求各助产机构必须把剖宫产率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不断完善相关的医疗制度,制定出评价标准,实行领导审核制,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对剖宫产病历及待产病历进行分析讨论,对剖宫产指征进行评估,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总结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全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剖宫产手术准入制度,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对实行剖宫产手术分别经责任主治医、主任或主管院长签字方可执行。二是加大行政管理措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降低剖宫产率纳入医疗保健机构和科室工作重要考核指标,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中心医院作为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病理产科患者较多,通过采取产科病区严格落实剖宫产指标、病历抽查、院内指控分析、信息公布、落实奖惩措施等综合措施,努力降低剖宫产率,市中心医院由2011年的85%下降到了48%左右,市妇幼保健院5年来常态控制在43%以下;三是强化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反馈通报制度。建立每月剖宫产率报告制度,并及时向各县市(区)卫生局和妇幼保健站公布、反馈,通过数据公布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使控制剖宫产率工作持之以恒;四是加强质控,实行专家剖宫产病历点评制度。组织专家对剖宫产率高的单位通过随访产妇、抽取病例进行评价考核,分析剖宫产指征是否符合,诊断是否合理性,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等,对存在问题突出的单位全市通报批评,发现不良苗头及时遏制。五是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准入管理,加强资质审查,进一步规范我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行为,有效降低剖宫产率。行政部门将剖宫产率作为各助产机构每三年资质审核的重要指标,对剖宫产率居高不降的单位将延缓校验和取消助产资质,江源区、靖宇县分别取消县中医院、县保健院助产资质,资源合并至县级急救中心,整合后的两个县区剖宫产率下降了10%~15%。

3.5 改变服务模式,加强孕产期健康管理:①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的服务模式,开展导乐服务、引进无痛分娩,盆底康复等新技术和新项目,消除孕妇阴道分娩顾虑,吸引更多的孕妇选择顺产,科学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②切实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开展围生营养项目,全面重点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有效控制巨大儿、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③加强育龄妇女健康管理工作,对不适宜生育的妇女要从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保健指导两个方面进行把关,给予正确的医学建议。④加强基层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特别是高危孕产妇安全管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长抓不懈,发现孕期并发症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孕期健康,切实落实高危孕产妇筛查、上报、会诊、转诊等管理制度,降低妊娠并发症等病理因素,尽可能地减少无指证剖宫产。

参考文献

[1] 胡晓霞.剖宫产增高的社会因素浅析[J].医学与社会,2000,13(6): 24.:7-8.

[2] 王允峰,郑淑敏.剖宫产2391例指征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7):535.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87-02

猜你喜欢

剖宫产率
硬膜外镇痛分娩150例临床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可行性研究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可行性研究
导乐分娩中应用分娩球160例的临床观察
缩宫素引产与欣普贝生引产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率探析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孕期健康教育对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影响的研究
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近5年的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