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科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措施

2016-01-30张智慧张立敏李凤兰姜淑芝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1633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护理措施

赵 南 张智慧 张立敏 刘 娜 李凤兰 姜淑芝(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6)



康复科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措施

赵 南 张智慧 张立敏 刘 娜 李凤兰 姜淑芝
(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总结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大庆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在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只有1例,发生率为1.25%。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50例,满意的有20例,基本满意的有10例,满意度为 100%。结论 对康复科住院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关键词】康复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护理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命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康复医学专业的发展进程[1]。然而康复科住院患者往往都伴有一定的功能障碍,在康复的过程在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2],我们对这些不安全因素要有足够的重视。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针对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提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包括男患者48例,女患者32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为(66.3±8.5)岁。其中,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转入34例,神经内科转入26例,骨科患者20例。全部患者病情稳定,需要进一步康复治疗。

1.2 安全隐患分析:通过对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包括:患者因素、环境因素及医护人员因素。

1.2.1 患者因素:由于康复科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常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跌倒、坠床、烫伤、错服或漏服药物等,特别是脑血管病后的老年患者,其认知能力、记忆能力、综合判断能力以及各系统的协调能力均明显下降,大大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3],再加上偏瘫对患者肢体的活动造成的影响,还有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发生风险时不能及时呼救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还包括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由于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等导致情绪不稳,不配合治疗,甚至有自杀倾向。

1.2.2 环境因素:患者住院环境不佳,清洁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清洁地面时拖布过湿,患者的活动范围光线不够明亮,地面不够平坦或有障碍物,卫生间没有扶手,危险处没有明显标志等。

1.2.3 医护人员因素:目前人力资源不足、护士安全意识不足等都是构成临床治疗的不安全因素[4]。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有1例患者在康复师下班后擅自在家属的陪同下进入训练室,患者不慎跌倒,但由于有陪护在身边扶了一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这是由于护士没有宣教到位,应该告诉患者康复训练一定要在康复师在时进行训练。

1.3 护理措施:对全部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3.1 加强安全健康教育。本次调查研究结果中,有1例跌倒患者是由于师下班后擅自在家属的陪同下进入训练室,说明了医护人员向患者及患者家属给予安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3.2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医护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安全护理放在第一位,要擅于发现、排查不安全因素,并及时解决问题。在工作中要严格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患者发药后要亲自看着患者服用,必要时进行辅助,也就是做到服药到口,避免出现漏服及错服现象。在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要提高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安全意识。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能够经常查漏补缺,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1.3.3 加强环境管理:对病区清洁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要保持地面干燥,在刚刚拖过的湿地面设置防滑警示牌。病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与设施尽早进行适当改造[4]。

1.4 观察指标:经过1个月的护理后,观察患者所出现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其中满意度的统计方法是采用科室内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超过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1~90分为满意,70~80分为基本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的人数+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2 结 果

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只有1例,发生率为1.25%。很满意的有50例,满意的有20例,基本满意的有10例,满意度为 100% 。

3 讨 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者死亡等[5]。本研究中,我们针对康复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采取了加强安全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环境管理这些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一个月后观察,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只有1例,发生率为 1.25% ,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 。因此,对康复科住院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爱群.细节管理在康复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8):128-129.

[2] 胡军,江丹.复科患者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2014,29(4):326-327.

[3] 翁美娣,彭鲜红.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J].工企期刊,2014(5):1064-1065.

[4] 张俊芳,武秀梅.康复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安全管理[J].医学信息,2014,27(6):379.

[5] 黄治玲.老年康复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C].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2013:596-6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51-01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浅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