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内节育器致女性功能性发热2例

2016-01-30杨月华许豪勤孙志明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3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女性

杨月华 许豪勤 孙志明*(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宫内节育器致女性功能性发热2例

杨月华 许豪勤 孙志明*
(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功能性发热;女性

名称:宫内节育器异位和带器异位妊娠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宫内节育器具有高效、安全、使用简便、经济、可逆等特点,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女用避孕措施,全国约有1.3亿妇女使用,占各种避孕措施的55%[1]。它作为一类特殊医疗器械置入健康人体,在预防和控制妊娠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健康风险,较常见的不良事件有月经异常、疼痛、腰酸、白带增多等,但未见有功能性发热的报道。现将我中心收集到的2例宫内节育器相关功能性发热不良事件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对象1,35周岁,孕3产1,第2次置器,首次放置母体乐375,2010年5月因到期取出。2010年7月12日月经干净后4 d,在区计生服务站经筛查合格后放置活性金属环型165宫内节育器,手术顺利,术后无不适。置器后次月经期开始发热,最高体温达40 ℃,无其他不适主诉,至县医院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予以静脉滴注对症治疗后好转。此后每次经期均会出现发热,自诉体温在38~39 ℃,对症治疗可缓解,经后无发热。2015年1月6日应对象要求在区计生服务站取,取器后随访诉周期性发热症状消失。

对象2,35周岁,孕2产1,首次置器,2010年1月4日月经干净后3 d,在乡镇卫生院站经筛查合格后放置活性金属环型165宫内节育器,手术顺利,术后无不适。置器后定期B超检查IUD位置正常,月经周期规则,量如常,无痛经,但每次经期都会出现发热,自诉体温在37.5~38 ℃,服药对症治疗后可缓解,经后无发热,曾在医院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2015年1月9日应对象要求在区计生服务站予以取器,取器后随访诉周期性发热症状消失。

2 讨 论

功能性发热以女性常见,是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通常与生理激素水平改变、情绪、压力等相关,诊断需谨慎,必需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地体格检查、观察病情变化、分析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各种隐藏的器质性病变后才能诊断[2]。上述2例对象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在次月经期就出现发热症状,无其他伴随症状,各项辅助检查也无异常发现,给予对症处理后即可缓解,且发热症状呈周期性发作,尽管两个对象体温升高程度有所差异,但在取出宫内节育器后发热症状随即消失。根据可疑不良事件与医疗器械的关联性评价的原则[3]5个问题:①避孕器具使用时间与可疑不良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关系?(回答为“是”);②可疑事件是否符合该产品已知的危害类型?(回答为“无法确定”);③停用或取出后不良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回答为“是”);④再次使用可疑医疗器械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的伤害事件?(回答为“未再使用”);⑤已发生/可能发生的伤害事件是否可用合并用药和(或)械的作用、患者病情或其他非医疗器械因素来解释?(回答为“否”),综合分析关联性评价结果为“可能”,故该2例不良事件可能为宫内节育器所致的功能性发热。

宫内节育器致功能性发热比较罕见,迄今国内外尚未有相关报道。有研究表明,女性避孕节育术后身心症状是不良应付方式(敌意)、暗示性高、情绪稳定性差、疼痛敏感性高等多种潜在危险因素的联合效应[4]。上述2例对象均使用的活性金属环型165宫内节育器,其结构为封闭圆环形,由不锈钢丝螺旋管和内含的2段铜丝螺旋管、2段吲哚美辛硅橡胶条组成,铜表面积为200 mm2,吲哚美辛含量为10 mg,铜具有抗生育功能,吲哚美辛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可减少节育器放置后的出血疼痛症状。对象1为二次置器,首次置器为母体乐375,并未出现周期性发热症状,母体乐375为含铜宫内节育器,并不含有吲哚美辛药物,所以不排除吲哚美辛协同体内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发热可能,但作用机制并不明确。

功能性发热一旦确诊应给以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发热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上述2例报告均为基层用户通过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至我中心[5],由于认识不足和条件限制,未能对2例对象进行身心状况正确的识别和诊治,在多次诊疗无果的情况下予以取器,最终也因取器发热症状得以缓解,所以宫内节育器相关的功能性发热的诊断也具有回顾性和滞后性;而且宫内节育器相关的身心疾病发生率较高,曾有研究对避孕节育者进行身心状况检测识别发现,IUD使用者的筛选率为11.0%[6],表现为轻、中度应激过程,这就要求计生服务也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加强精神卫生学习,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整体医学素质,提高身心症状的识别意识和经验,及时给予疏导和合理治疗,才能真正做到保障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2013年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M].北京: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社,2013:440.

[2] 陈歆,刘刚,沈洪.不明原因发热诊断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2):3875-3877.

[3] 李瑛,王兰明,张世琨.避孕药具不良事件监测与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7-58.

[4] 刘破资,杨德森,张友明,等.女性绝育术后心身反应的术前高危因素的群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27(6):372-375.

[5] Http://www.scars.org.cn

[6] 刘破资,岳伟华,凌天牖,等.避孕节育身心状况检测咨询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10(4):213-216.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12-01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计委指导性科技项目(JSFPC2014012),课题

*通讯作者:E-mail:109616029@qq.com

猜你喜欢

宫内节育器女性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宫内节育器取出后继发性不孕的疗效分析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影响因素探讨
戊酸雌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
比较宫内节育器元宫药铜200与TCu200c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