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抗菌药物在肺炎中的合理使用

2016-01-30胡耀中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平舆463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肺炎

胡耀中(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 平舆 463400)



浅谈抗菌药物在肺炎中的合理使用

胡耀中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 平舆 463400)

【摘要】目的 通过探讨抗菌药物在肺炎中的合理应用,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肺炎减少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肺炎治疗的患者17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种类、限定日剂量、药品利用指数、治疗时间等指标,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给予合理使用指导。结果 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头孢菌素类、抗真菌类、硝咪唑类、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药品利用指数>1,联合用药比例较高,表明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结论 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肺炎时存在用药剂量、联合用药、使用时间过长等不合理之处,因此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特性,加强监督,慎重选择联合用药。

【关键词】抗菌药物;肺炎;合理应用

肺炎是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因细菌、病毒等引起,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甚至引起呼吸困难[1],对于小儿患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抗菌药物在治疗肺炎中能显著抑制细菌和病毒的复制,改善临床症状,在治疗肺炎中有广泛应用[2],但是由于肺炎病程较长,因此临床存在用药时间长、过度联合用药、用药种类多等不合理想象,导致耐药菌株增加同时给患者带来一定经济压力[3],因此分析抗菌药物治疗肺炎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旨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探讨抗菌药物在肺炎中的应用和合理使用分析,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170例,其中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87例,年龄为2~65岁,平均年龄为(45.09±1.01)岁,病程为2~6 d,平均病程为(4.01±0.36)d,患者肺炎的类型有大叶性肺炎患者69例,支气管肺炎有58例,间质性肺炎24例,获得性肺炎19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肺部湿性啰音、吸气性凹陷症状,所有患者经肺部CT等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关于肺炎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药物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出入院时间、住院天数、出院诊断、白细胞计数、体温、培养与药敏,并记录患者所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方法。结合WHO规定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大多数抗菌药物的DDD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的配套书《临床用药须知》和《实用抗感染药物手册》,采用主要适应证剂量,其他抗菌药物的DDDs值结合临床习惯、用药手册或药品说明书而定,然后用其计算DDDs值(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并进行排序[4],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同时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作一个合理性的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及药物利用指数:所有肺炎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用率为100%,其中共涉及27种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17种,喹诺酮类3种,氨基糖苷类3种,大环内酯类2种,林可霉素类、肽类抗生素各1种。其中依替米星使用58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总计41次、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使用35次、环丙沙星使用31次、左氧氟沙星使用28次,使用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UI值>1的药物有依替米星(5.01)、莫西沙星(2.89)、头孢地嗪(2.94)、头孢哌酮(3.01)、阿莫西林(1.85)、哌拉西林(1.63)、亚胺培南(1.42)、头孢呋辛(1.36)、环丙沙星(1.27)、左氧氟沙星(1.21)、美罗培南(1.03),因此表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较为严重。

2.2 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分析。抗菌药物单品种用药比例:以DDDs为计算单位,排在前5位分别是莫西沙星(35.21%),哌拉西林/舒巴坦(22.5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5.49%),头孢哌酮/舒巴坦(8.45%),头孢米诺(4.22%);联合用药比例为58.24%,其中二药联用比例为58.59%、三药联用29.29%、四药联用12.12%,其中依替米星与哌拉西林、头孢替安、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较多。

2.3 用药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用药时间为7~31 d,平均用药时间为(16.09±1.01)d,药物更换频繁,更换药物种类为(2.12±0.35)种。

3 讨 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品种多、药效快,在治疗肺炎中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5]。但是目前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特别是耐药菌株的增加导致新型感染的多发,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6]。本研究通过探讨抗菌药物在肺炎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治疗肺炎中存在用药种类多、治疗时间长、联合用药比例大,药物利用指数>1的药物较多,表明多种药物在治疗中存在不合理现象。

因此为发挥抗菌药物的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耐药性在用药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主要包括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在治疗前应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和痰液试验结果,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抗菌药[7],甚至是窄谱抗菌药物;临床医师应准确掌握药物的各种知识、药物适应证、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8];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给药,对药物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及联合用药慎重选择,不科学的联合应用不仅不可以增加疗效,反而易产生新耐药菌株,多重抗药性,交叉耐药性,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9],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根据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对给药方式进行调整。综上所述,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肺炎时存在用药时间长、联合用药多等不合理现象,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药物适应证、根据细菌试验结果针对性给药并制定详细科学的给药计划,减少耐药性和交叉感染,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启文,徐英春,谢秀丽.全国10所医院院内与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133-1138.

[2] 汪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2-166.

[4] 谢轶,姚丽萍.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3(1):21-22.

[5] 张磊.抗菌药物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3,11(27):123-125.

[6] 白明哲.5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6):859-861.

[7] 安红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0例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8):68-69.

[8] 周志坚,陈敏.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序贯治疗的临床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4):329-330.

[9] 谢轶,姚丽萍.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3(1):21-22.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062-02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