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协同效应问题与对策

2016-01-29林仁灶

会计之友 2016年3期
关键词:协同效应内部审计

林仁灶

【摘 要】 企业内部审计要发挥其作用,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目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和配合是一个关键因素,内部审计只有和其他部门协同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从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协同暴露出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针对策略,希望对改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加强企业内部协同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内部协同; 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3-0113-03

截至2014年,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近7万个,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相关部门发表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促进增收节支11 860亿元。随着中国内部审计机构和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研究内部审计内部协同的重要性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的目的是通过确认和咨询来为组织增加价值。内部审计要发挥其作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王兵、刘力云(2015)调查发现影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领导重视、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审计权限,而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列第5位。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就是通过内部协同来促进内部审计发挥作用。提升企业内部协同对于内部审计发挥其应有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部协同效应的研究大多是从协同对象的角度来开展的,从企业角度系统评价具体的协同管理过程以及能力、协同效应的获得等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王会金、戚振东、剧杰,2013)。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协同效应是将相关的管理理论应用于内部审计实践,强调企业的资源整合以及管理要素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从而确保系统整体功能效应的实现。

二、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协同存在的问题

要实现内部审计增值需要企业内部协同支持、人力支持、技术支持和财力支持,而协同支持包括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形成一致的期望,以及业务单位、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三条防线的协同,内部审计只有和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协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企业增值目标的实现(张白,2014)。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协同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审计部门定位不明确,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方式不当影响内部协同

内部审计部门定位不适合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王兵、刘力云(2015)调查发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满足上级单位的需求占样本规模比重52.3%,根据国家法规制度要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占50%。如果内部审计机构不是按照企业自身需求来设置,而只是为了满足外部需要,那么说明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内部审计就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不会在企业内部通过协同来提升内部审计价值。

内部审计的工作贯穿整个企业,与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打交道,评价他们的工作,这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极易与其他部门产生冲突。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特殊,有时把自己当作检查官,认为自己地位高于被审计对象,这些可能使内部审计人员陷于困境,得不到其他职能部门的理解与配合,造成审计效率低下。

(二)其他职能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的协同度差,影响内部审计效果

每个部门都不希望本部门的问题被暴露且上报企业管理层,否则可能导致奖金的扣除或部门其他利益受损。因此,许多部门消极对待内部审计,问题能藏就藏,更不要说向内部审计部门自愿暴露问题。其他部门在审计过程中不合作的态度造成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无休止的争论,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审计目标无法实现。由于相关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动力不够,协同配合有差异,所以内部审计的效果转化存在巨大障碍。

(三)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期望存在差异

管理层热衷于咨询服务,他们希望审计部门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对企业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董事会更倾向于确认服务,希望确认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确认企业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以及企业经营是否合法。内部审计面临双重领导的困境,资源方面依赖于管理层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董事会要求对管理层进行监督、评价时很难保持客观、独立的态度,容易面临要求不一致的角色冲突,造成内部审计“听谁的意见”而形成两难局面(罗艳梅、程新生,2014)。

三、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协同的策略

哈肯的协同论认为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企业的内部审计系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协同系统,而企业的运转动力并不是来源于上下级之间的命令,而是来自广大员工之间可以实现共享的利益以及高度一致的协同目标和共同的企业愿景。企业协同管理目标的获取依靠企业的创新和竞争优势,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协同机会的识别与对企业的协同管理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最优化整合,使得在企业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互相影响下,形成一种放大的关联效应,实现企业资源最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及整体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为此,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笔者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内部审计应树立“服务导向型”的审计

现代内部审计不再是传统的查错防弊的职能,而越来越注重为企业管理服务。内部审计为整个组织或管理当局这一资金受托人提供服务,它要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王光远,2004)。内部审计应该从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帮助管理层解决企业目标实现中的各种问题,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服务。内部审计部门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要考虑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并通过服务来协调和平衡各方的期望,使相关方的期望达成一致,实现动态的协同。内部审计部门的服务质量将影响到企业相关方的决策和工作质量,并会影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张白,2014)。

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是检查与审计其他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要内部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其他部门的配合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内部审计人员首先应从自身查找得不到其他职能部门理解与配合的原因,检讨一下自己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沟通是创造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善于解决发现的问题,并有意识地将所提的建议作为本部门的服务产品向管理者推销,取得被审计部门的理解和配合,通过协作来解决发现的问题,作为企业经济目标的参谋和助手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这是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张文秀、王芳,2010)。

内部审计的功能是为他人服务,协助企业其他成员完成任务,优先解决他人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这样才能使双方的合作和沟通更顺畅。

(二)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建立相互包容和协同的关系

企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各部门只有加强沟通、相互协同,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获得更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1.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主动创造内部协同的机会

内部审计部门要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业务,要与其他部门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毕秀玲、杨舒怡,2015)。内部审计需要其他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协同,为此,内部审计部门更应该主动创造机会,允许被审计人以其专业技能和洞察力为审计工作提出见解,促使审计工作更为有效地进行,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要与被审计人共同进行磋商。同时,要注意审计前同被审计单位讨论审计工作目标,建立融洽和谐的审计工作关系。

2.内部审计应充分利用其他管理系统的工作成果,降低审计成本

安德鲁·坎贝尔等(2000)认为协同就是“搭便车”,当公司一个部分中积累的资源可以被同时且无成本地应用于公司其他部分的时候,协同效应就发生了。内部审计部门本身资源有限,不能够对企业所有的业务开展审计工作,为此,企业要充分利用ISO、HSE、风险管理系统等的工作成果来制定最优的内部审计计划,对重点区域、管理薄弱环节重点审计。如ISO质量体系认证,企业每年均要组织人员进行内部审核,外部认证机构也要对企业进行审核,为保证这些管理系统工作成果具有可靠性,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参与审核计划制定、参与现场审核,并进行监督审核。在此前提下,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直接利用他们的工作成果来制定企业的内部审计计划,实现资源在企业内部低成本共享,这样就产生了协同效应。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部门、其他管理系统是相互包容和协同的关系,完善的内部审计系统对这些管理部门或管理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促使他们健康运行。同时,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管控系统也是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这些系统的健全、高效运行为内部审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供保障,内部审计与他们之间形成一种协同效应(王鲁平等,2014)。

3.加强内部审计问责制,提高职能部门配合度

许多企业考核部门主管的关键业绩指标有一项是周边绩效考核,主要通过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打分来考核部门之间的配合度。企业应该加强对部门主管的问责,考核部门主管对内部审计配合度、内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部门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自觉度。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作为执考部门对企业职能部门在内部审计方面的协同度进行考核,并出席企业的问责会。问责可以增加双方对审计结果的相互理解,并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提升部门之间解决问题的协同度。

4.创建包容失败的宽容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层应该建立一种开放的、包容失败的宽容企业文化。宽容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企业的创新活力,提高企业内部的协同。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中首次发现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只要在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无需进行考核,但涉及舞弊、重犯错误、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应该进行惩罚。这样就可以鼓励部门员工和部门主管自觉发现问题,并在日常工作中整改。因为只有实际操作者、一线员工对流程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了解,所以员工自觉改善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企业应树立部门主管和员工不怕问题多、全员参与绩效改善的意识。唯有全体动员,集全体智慧,发现问题并自行改善,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部审计部门整合其他职能部门资源、加强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和协作力度,应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与其他部门形成合力,从本部门独立开展监督为主转向注重和促进职能部门发挥其专业管理优势,实现部门自我改进、协同改进,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蒋政,2011)。为此,企业应该制定针对部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奖惩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从“要我审计”转变为“我要审计”,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部门定期开展自我审计,并把自我审计报告递交内部审计部门,对于部门自己审计发现的问题,主动整改,并且把整改的情况向内部审计部门反馈,企业管理层应根据审计问题整改情况作出相应的奖惩。

(三)内部审计与管理层、治理层之间要积极进行内部协同,使内部审计达到他们的期望

内部审计与管理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确保内部审计职能有效的关键。作为董事会的专业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功能相互融合,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经营活动比较熟悉,可以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这样审计委员会就获得了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可以降低审计委员会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胡伟,2013)。

1.管理层支持和配合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管理层应该对内部审计内部协同保持高度的重视,因为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管理层的支持和配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严防审计报告弄虚作假、存在不实信息等情况;进行舞弊调查时,管理层应该配合内部审计部门展开舞弊调查。管理层与董事会要充分尊重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并授予其某些权限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严禁出现干涉内部审计工作的情况。

2.平衡内部审计确认与咨询的职能

内部审计不仅要为管理层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服务,更要为治理层提供制度执行再确认,保障企业和所有者的利益(赵丽芳等,2014)。

基于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具有两个主要职能——确认与咨询。确认就是进行信息确认,审计人员仔细审核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筛选出错误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信息,将合格的信息传递给企业管理者。咨询服务其实就是对确认服务的拓展完善,积极主动地向管理者提出建议,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增加企业价值。确认与咨询服务只有相互平衡,才能加强内部协同效应,助力企业的发展。因此,审计部门递交内部审计报告时,应注意侧重点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确认与咨询的平衡,使得协同效应增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四、结语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特殊性,其往往能够接触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为此,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内部审计简报、总结等方式在企业内部推广和复制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使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共享,最大程度发挥内部审计协同效应。

企业通过协同管理机制设计、执行和协同效应的审查及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协同管理改善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这应该是企业协同管理不断追求的,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协同管理工作适应企业管理环境和管理方法不断发展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15(2):73-79.

[2] 王会金,戚振东,剧杰.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管理协同审计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3(2):43-48.

[3] 张白.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改进与支持: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观视角[J].会计之友,2014(1):4-8.

[4] 罗艳梅,程新生.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内部审计实验研究:角色冲突、权力配置与内部审计行为[J].管理评论,2014(11):201-208.

[5] H.哈肯.协同学引论[M].原子能出版社,1984.

[6] 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7] 张文秀,王芳.现代内部审计职能发展研究[J].财会研究,2010(20):73-75.

[8] 毕秀玲,杨舒怡.增值型内部审计对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J].会计之友,2015(5):119-121.

[9] 蒋政.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提升内部审计效果效率[J].中国内部审计,2011(4):38-39.

[10] 胡伟.内部审计、审计委员会、管理层关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3(13):46-48.

猜你喜欢

协同效应内部审计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预知子醇提物联合姜黄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协同效应及机制探索
山东矿盐管理公司:发挥集约化优势实现1+1>2协同效应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矿区老年群体健身方式的协同效应分析
共同配送协同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火山岩气藏体积压裂多裂缝协同效应及控制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