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力 一课一得

2016-01-29郝光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景色写作方法课文

郝光红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要做到知行合力,一课一得。教师要关注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解决、学生学情的分析、读写结合的训练,从而使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历练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知 行 一课一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61

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就要抓住重点,直奔目标,既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突出能力的提高,做到“知”“行”合力,一课一得。我校举行了阅读教学赛课活动,五位教师同课异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海底世界》一课。这几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各有特色,教学思路很清晰,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究。

一、主问题解决了吗?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全文的中心句,课后问题也要求学生去感悟“课文是如何写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有两位教师一开始的教学设计都差不多,都是扣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语,引导学生去读、思、画、品。学生潜入文本,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去感悟海底世界的“奇”和“异”。不同的是,一位教师按照课文顺序品读完之后,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读写训练。而另一位教师则引导学生在读中概括“声音奇特、活动奇异、植物差异、物产丰富”后,再次回归课后问题,把散状的理解进行梳理、归纳、概括,学生一目了然,自然就领悟了“课文是如何写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提炼出课文的主问题,教学时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教学设计无可厚非。可有时候课堂伊始提出了主问题,然后学着学着,教师就忽视了主问题,教学变成了零散的内容分析,最后主问题也“半路夭折”了。我在听第一位教师的课时,悄悄地问坐在我身边的一位男生:“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物产丰富又从哪儿体现出来?”男生想了半天,挠挠头说:“老师没告诉我们。”听到学生的话,有何感触?很多时候,我们课堂上做的无用功太多了,学生们稀里糊涂的,竟不知道学些什么。

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试问老师们,对于每节课设计的主问题你会回答吗?课文的主旨,你领略了吗?故而,教学中教师必须得先知,知道这节课要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知道问题该如何解决,知道要如何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等,而后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

二、学情关注了吗?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句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全文的脉络是“提出问题总领全文——从几个方面介绍说明——总结全文”。其中,“倾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动物的活动、植物的差异”这三段分别按照总分的方式构段。写作时,作者恰当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关于文章的构段方式和写作方法,学生们是一点都不知道吗?显然不是!三年级上学期《北大荒的秋天》《“东方之珠”》等课文,都是按照“总分总”和“总分”的结构来谋篇布局的。说明方法在前一课《恐龙》中学生也已经接触到。但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就把学生的认知定在了零起点,教学的重点就放在领略构段方式和写作方法上,教师带领学生在读中品悟,然后点拨学生知晓“先概括,后总结”的构段方式以及“作比较、列数据、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实,教学过程中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学生潜入文中自己去读、思、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中就能够再次领悟学习方法。教师只需要提出学习要求,然后让学生展示、反馈即可,如果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教师可以适时点拨。这篇课文真正的难点应该是领悟本课中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和品悟作者为什么选择“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来写动物的活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而在选择介绍动物活动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动物可选择,但作者为什么只选择这几种动物来介绍呢?对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知晓“海参慢、梭子鱼快”“乌贼章鱼后退”“深水鱼”发光的特征。这样学生就会明白,以后写作时要抓住有特征的事物和不同类型的事物来选材。

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情,哪些是学生会的,哪些是学生不会的,教师都要成竹在胸。这样,教学的重难点才能把握准确。

三、读写结合训练了吗?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关注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渗透了读写结合。

如几位教师执教《海底世界》一课时都进行了读写训练设计。

【教师一】

课后作业:学习作者总分的写法,选择一个片段写一写。

1.天上的云彩千变万化。             。

2.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             。

3.公园的景色真美!             。

【教师二】

1.欣赏视频,采用作比较、列数据、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写一写你看到的海底世界的景色。

2.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珊瑚的颜色、形状;小海鱼的活动情况:有的成群结队,有的独来独往……)

3.指名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景色,接着引导学生选材:你想抓住哪几种海底生物来写?

4.再次播放这一段视频,学生带着写作任务再次观察,然后当堂训练,最后交流反馈。

【教师三】

1.搜集资料,办一份关于海底世界的手抄报。

2.为海底世界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仿照课文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师四、教师五和教师一、教师三一样,都是课堂时间不够,把读写训练变成了课外作业。

看到这几位教师的读写训练,你有何感慨?我惊叹于第三位教师设计的巧妙,但是更佩服第二位教师教学的扎实、有法。第二位教师在进行读写训练时,由扶到放,两次播放视频,别出心裁,用意明显,一次在于激趣、引领,二次是在写作中提升。这样的训练,真正将读写落到了实处,而不只是形式上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其实,在平时的课堂中,很多读写训练的时间都不够。当学生正埋头奋笔疾书的时候,甚至刚刚理好思绪,准备写作的时候,被教师一声令下:“时间关系,我们先来听听写好的同学的作文。”或是学生还没读完,下课铃响了。教师就轻松地说:“课后,大家继续完成写话。”或是提出:“下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其实,下课后又有几位学生能够安心写下去?下节课教师真的还会给学生训练写话的机会吗?

教学中,我们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更应该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技巧,并迁移到写作训练中。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让我们从每节课开始,做到“知”“行”合力,一课一得。依托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经历听、说、读、写、思的实践,习得阅读方法,历练阅读能力,最后把经典的语言积累下来并熟练运用。这才是在做语文的事,这才是真正的“教阅读”“教语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景色写作方法课文
《海那边的景色》
咦,春天!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