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之道与《中庸》之道的异同

2016-01-29王莉莉

学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中庸君子大学

王莉莉

(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论《大学》之道与《中庸》之道的异同

王莉莉

(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何之谓道?今日之道又作怎样的解释?作为“四书”中的两篇重要的篇章《大学》和《中庸》,是否存在“道”的“同”和“异”?

《大学》;《中庸》;道

一、“道”之释义及其演变

“道”为何物?众说纷纭。不同学派对于什么是道,也有自己的定义。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一、所行道也;二、从首,首者,行所达也。”《新华字典》中解释为:“一、路、方向;二、法则、规律、道德;三、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四、方法、办法、门道;五、道家;六、道教、道士、道姑,七、说、讲;八、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综上所述可以得之“道”最初的本义是道路,从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演变成了现如今如此多的解释。早在老子道论以前就已经存在道论,比如《诗经》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又如《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基于先秦各家学派以及所处的时代而言,孔子谓“道”,有“朝闻道,夕死可矣”“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等。孟子谓“道”,“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尤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老子谓“道”,“道可道,非常道”“天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庄子谓“道”,“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荀子之谓“道”,“先王之道,仁之隆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所之道也”。法家韩非子之谓“道”,“道者,万物之始”“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胡适先生说道:“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杂家的特点在于“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至于先秦以后,对于“道”的继承者,不仅是从“道”最初始的释义,演变到两汉时期的“黄老之学”和唐宋时期的“文以载道”以及宋明的“程朱理学”和清时期的“考据学”。在后世的演变过程中,不得不说道演变成了“文道”观占据了文坛的主要地位,其中宋明的“程朱理学”对“四书五经”进行了新的研究。二程认为“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为天道,在地为地道,在人为人道”,可见道统治了万物。“唐代韩愈曾在《原道》中援引《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强调他所谓的‘道’乃是古圣先王‘仁义道德’之教,而非释老‘清净寂灭’之说。这一说法,引起了宋儒的强烈共鸣,以致视‘仁义道德’与‘清净寂灭’为儒家与释老的本质性区别。”除此之外,中国文学经历了“史统、道统、文统”的发展轨迹。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写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矣”。若说《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贾谊谓道“道者所道接物也,其本者谓之虚,其末者谓之术”,而苏轼谓道“相因而有……道行乎其间而人不知,故谓之易,而不谓之道”……今人,金岳霖先生说到“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敬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自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

从上述可以得出,“道”于各家定义不同,万变不离其宗。从道原始的自然观转变为人为的“文道观”,道可谓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更加印证了无论是从儒、法、道家还是从《四书五经》《易经》《文心雕龙》等文学著作方面,道是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前进的。

二、《大学》之道与《中庸》之道的同

《大学》之道与《中庸》之道的相同点在于何处呢?观乎《大学》和《中庸》两篇,对“道”的论述均涉及相同点为“君子之道”“仁人之道”。

(一)“君子之道”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此句中明确表示了君子之道,君子无论从言行举止方面当为天下作表率。古往今来,君子不仅代表了德行方面的超越更是其他方面的杰出代表。故而会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说法。终其一说,君子之道在德行方面占据了主要方面。在《大学》之中就写到“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道盛徳至善,民之不能忘也”“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显慎乎徳”“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厚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等论述了君子之徳,无论是在治学还是在为人处事,亦是自己本身所固有的美好品质,如“忠厚,甚独”,那是因为“得,德也”。相由心生,命由己造。文品如人品。在《中庸》中“《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徳。宜民宜人,守禄于天”“故君子之道,黯然而日章,小人之道,显,可与人徳矣……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虽然在《中庸》中,把“小人之道”和“君子之道”进行了对比,从而更好突出君子之道。从《大学》和《中庸》之道中论述君子之道,二者相同点在于突出君子之德性。这是传统儒家思想根源之所在,君子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代表一切核心凝聚力,是时代主流的先锋者。这更加符合了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等级的社会,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仁之道”

《大学》和《中庸》在“仁”的方面也存在类似。何谓仁?《中庸》中:“仁者,人也”“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对于仁,解释各有千秋,五花八门。但是在《中庸》中“仁”的解释已经确定,就是人。通篇涉及“人”字几十处,从君子、小人、圣人之道论及“仁之道”,如“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又如,《大学》中论及“仁之道”“一家仁一国兴仁……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唯仁人放流之,逬诸四夷”……与《中庸》“仁之道”相同方面在于治理国家以“仁”这种方式方法,也在于个体为人,如何“达道”方面。

综上两个方面,《大学》和《中庸》在如何成“君子之道”“仁之道”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就是要以仁爱之心,恻隐慈悲之心,爱人,关心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这是作为人和其他物种最根本的区别。不仅仅是在于它的孔学思想“以仁文本”,更在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的意识在觉醒,作为社会独立的个体虽然没有魏晋时期那种文学与人相分离,但是至少已经从蒙昧“鬼神”时代走向文明化。这两篇作品均属于“轴心时代”,作为“轴心时代”杰出作品,很显然也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三、《大学》之道与《中庸》之道的异

(一)“修之道”与“性、命之道”相异

《大学》之道强调“修之道”,强调一切伦理秩序之道,就如同文章中所描绘的那样“欲……先……”,有着明确的顺序性,强调的最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达到的是“明德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更多的则是强调道德方面,人伦教化方面,臻于至善,就是最好的了。然而,《中庸》之道更多的则是强调性之道、命之道,强调的是天性使然,内心基因里所带的那种必然性。“在中国古代,‘命’有两种意义,一指出令,一指限令。前者可称为‘命令义’,后者可称为‘命定义’……‘命’”“观念之演变,乃由‘命令义’向‘命定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虽然也存在很强的阶梯形,一定的顺序性。就如同朱熹认为“率性之谓道”“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非所谓道也”“性、道不相离”。性、道、教,通过先天的无意识到后天的人伦教化,从自然走向人为故而“君子慎其独也”那是因为要达到“中庸之道”要致中和,喜怒哀乐隐而不显。《中庸》则在开篇就总领全文,进行“性、道、教”的阐释而《大学》中也有“惟命不于常”强调生命的变化无常,更多的是非深深的忧患意识,这一切借助于道,因为“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既然《中庸》中也强调“修身,则道立”,但这只是国家九经中的一种,相对比《大学》“七欲”步骤而言,更多了对于“天下”之道的谨慎。除此之外,《中庸》对于“天下之道”还有“天下之达道五”。总而言之,《大学》之道更多的是强调“徳之道,修之道”最后要到达“明明徳”。“朱熹引《中庸》入《大学》,把‘天命之谓性’与‘明德’等同起来,实际上是巩固了性善论的文本基础。”而《中庸》之道,要做到不偏不倚,对于要求达到这种“中庸之道”则更多的是纷繁复杂的修行。不仅要克服自己内心对于“性、道、教”这种根深蒂固的认识,还要加强后天对于“国家之道”经过人为教化的培养。那是因为《中庸》中处处透露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在《中庸》中,“生命是指人的精神生命”“生命,实为自我觉解的生命,这种自我觉解的方式和历程表现为人对行上道的追寻”。

(二)“诚之道”与“诚心之道”相异

《大学》之道的“诚心之道”主要在于证实自己的诚意,不进行自我的欺骗,主要在于对于自己本人的探讨与挖掘,证实自己的内心意愿,就如同它所说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然而,《中庸》之道的“诚之道”主要在于天道、地道、人道三个方面,它的范围不仅要比《大学》的范围要广,而且作用要强。《中庸》“诚之道”强调的“道”距离人们并不遥远,一切“道”均在人们的内心中,无论是“道德”之道,还是诚心诚意之道。无论是对于学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还是对于“国家将兴,必有祯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那是因为“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从以上叙述可知,《中庸》之道不仅在个人,更在于上升到国家江山社稷,天地宇宙的层面,最终达到成己、成物。

四、结语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是老子《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认识。因为道家基于道从“天道自然”观点出发,强调恒道最后进行自我的超越性。而儒家则是“仁道”,《大学》和《中庸》之道,基于社会伦理体系这个大的背景中创作而成,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对于《大学》和《中庸》两部儒家重要经典,其中的“道”纷繁复杂。从上述论证可知,“道”的变化无穷,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的异同,同时也是“道”的一种存在形式,二者并未脱离儒家之道。这是基本的立足点,所欲才会有后来的“士”阶层的兴盛,“诗志于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说。总之,正如同《中庸》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背;小德川流,大德教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因为这是一种天地间的境界,“为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为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1]邹晓东.《大学》、《中庸》的生存意识:境界论与起点论之争[D].山东大学,2012.

[2]张思敏.中庸:儒家君子人格的最高境界——《中庸》的君子论[D].兰州大学,2008.

[3]杨洋.生命觉解之道——《中庸》思想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李卯.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张翼翔]

G64

A

1673-9132(2016)34-0232-03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134

猜你喜欢

中庸君子大学
中庸自明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君子无所争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