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以人为本课堂教学,实现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2016-01-29孙建梅

学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文内容

孙建梅

(河北省宁晋县孟家庄学区,河北宁晋055550)

开展以人为本课堂教学,实现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孙建梅

(河北省宁晋县孟家庄学区,河北宁晋055550)

教学新课改的进行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造成了冲击,需要教师深入探究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创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优化;阅读教学;探究意识;学习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教学依据,认真探究其中的内容,理解和掌握了教学新理念,使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获得了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能积极地进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探究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在优化教学策略的同时,教师要在设计教学时融入创新元素,使学生在新颖的学习环节中积极地参与并开展探究,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创新。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在兴趣的引导下深入到课文中进行分析和感受。在以学习兴趣作为学习动力的状态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动性,他们能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在遇到问题时主动进行思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优化,使学生在新颖的学习方式中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探究中,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趣味性的导入内容,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探究导入环节的内容时自然地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探究教学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让他们在解决问题和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和提高,有效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他们的认真阅读,深刻理解课文重点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创作背景和现代社会相距甚远,要让学生能融入到课文情境中,感受当时社会的状况,需要让学生反复进行阅读,通过阅读加深理解,获得更深的感受。例如,在教学《长城》时,学生阅读一遍,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深刻理解和体会,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他们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才能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深刻把握课文的主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阅读。通过情感的融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跟随作者的描写,深刻体验到作者情感的抒发,大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教师可以针对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最终有效解决问题。通过读来获得语文思维和语文能力的进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喜欢阅读课文,还会把阅读兴趣拓展到课外,积极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被动地接受大量的知识点,扼杀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学生成了学习主体,他们成了知识的探究者,积极主动地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有效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在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究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效掌握学习内容,体验到更多的学习成就感。小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时,要参与到学生中间,和他们共同对知识进行探讨,在学生出现走神、分心的情况时,及时唤起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多媒体教学以其高效生动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把许多枯燥抽象的文章内容,以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在人机交互的方式下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积极地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究。多媒体中包括丰富的知识和多彩的图片,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生动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轻松掌握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多媒体中的声音、图像、视频、颜色等因素,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学习,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高效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在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我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而且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多媒体也是如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味地使用多媒体,忽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形式主义教学。而是要有选择地运用多媒体,使其真正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他们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思考,发挥教学中的优点,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使课堂教学不断地在改革中取得新的进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1]黄黎明.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方法探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张麒麟.探究性学习应渗透语文课堂[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6).

[责任编辑张敬亚]

G62

A

1673-9132(2016)34-0159-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090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背课文的小偷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