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渠县柑桔产业化发展

2016-01-29侯淑平

中国果业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渠县柑桔果园

文/侯淑平



论渠县柑桔产业化发展

文/侯淑平

【导读】渠县地处四川东北部,是甜橙适宜区,宽皮柑桔、柚类最适宜区。目前,该县柑桔生产效益仅次于粮食、生猪,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需要梳理思路,科学合理地制定柑桔产业发展对策。

四川省渠县是农业部划定的长江中上游柑桔优势区域辐射区,也是四川省甜橙生产核心区。目前,全县柑桔种植面积1.36万hm2,产量15.08万t,产值3亿元。柑桔生产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柑桔果实商品果率、优质果率逐年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单产低,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39 kg,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70%;品种结构不合理,中熟品种比例偏高,早晚熟品种比例偏低,同时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红桔、实生甜橙较多,而脐橙、椪柑、杂柑等优质品种较少;产业链短,效益低,生产的柑桔绝大部分都是鲜销,亟须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县柑桔生产发展,增加产业效益。因此,为使柑桔产业提质增效,应当厘清思路,科学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指导思想。以优质、丰产、效益为中心,合理调整生产、品种布局,巩固现在基础,加速良种发展,实行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形成系列开发,多创名优产品,立足国内市场,争取出口创汇。

规划目标。一是巩固现有生产规模,提高产量、品质。计划改换劣质柑桔2 667 hm2,新发展基地3 000 hm2,建标准化果园,力争到2020年,柑桔面积达到1.67万hm2,产量达16万t。二是科学布局。按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着力建设“一带两片”,辐射周边乡镇;进行土地集中流转,引进大型业主成立专业合作社,购置果园机械,进行机械化作业。三是优化品种结构。即甜橙类占70%、宽皮柑桔类占30%;近期控制中熟品种,着力发展晚熟和特晚熟优良品种,早、中、晚熟品种比例逐步达到2:6:2;鲜食品种占18%,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占82%。

二、提高产量和质量

提高产量。一是大力密改稀,对平均每667 m2超过60株的密植园,有计划地采用重剪截、疏移、间伐、改换品种、露骨更新、撑拉、修剪等方式进行改造。二是加强适龄不结果树改造,对定植4~5年仍未投产的适龄“小老树”“徒长树”加强营养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同时采用促花、保花、保果、疏果、壮果等措施,使之逐年投产、丰产。三是加强新栽幼树管理,建议新栽幼树后3~5年抚育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主要领导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严格奖惩制度,加强乡、村、社干部的责任,充分调动果农的种果积极性。管理上应注意合理间作,及时定干整形,加强土肥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使之适龄投产,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

提高品质。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合理修剪、疏花疏果、保花保果、适时采收、禁止恶性早采、开展技术采果;引进和选育优良品种,争创部优、国优。对不适应市场的实生甜橙、红桔等品种有计划地实施品种改良;推广营养钵单株育苗,培育无病毒优良株系苗木,建立采穗圃,不断提高柑桔品质。

三、发展集约化优质生态果园

渠县现有柑桔种植面积1.36万hm2,2020年要达到1.67万hm2,每年应新发展613.3 hm2。创建“果(豆、菜、草)—畜(猪、牛、羊)—气(沼气)”三位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果园,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根据品种与布局,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的原则,每个果园面积在6.67 hm2以上,区域化种植的要求在66.7 hm2以上。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建园,尤其定植用苗木实行统育统供。管理上,实行集体经营,专业承包。

四、狠抓综合配套和协调发展

培育无病毒良种苗木。早在1986年渠县就建成了6.67 hm2无病毒良种柑桔苗圃,属四川省9个无病毒良种苗圃之一,1995年已由露地育苗改进为营养钵单株育苗。但目前面临着选种和引种工作有待加强、采穗面积太小等问题。建议县财政每年安排1~2项专项资金用于选、引种工作和建立采穗母本园,实行专款专用。同时,每年安排60万~8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培育营养钵苗木30万~40万株用于生产发展。

实行产、贮、销一体化经营。渠县柑桔以鲜销为主,主要销往“三北”地区、成渝地区及周边市县。渠县锦橙主要采取贮藏保鲜、留树贮藏等措施延迟到次年3月后上市销售,所以“贮”是关键。通过采后贮藏、留树贮藏保鲜等方式,适时投放市场,是缓解产果期间卖果难的重要手段,也是果农增值增收的简易可行的好方法。每年留树贮藏柑桔数量约占总产量的30%,其中甜橙类占50%以上。建议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建立现代化贮藏设施,以便容纳更多的柑桔,适时调节市场。县、乡政府更应从政策上扶持和帮助重点户、联户、集体果园,实现生产、贮藏、销售一体化。

积极发展果品加工,提倡果、工联合经营。

随着今后柑桔产量不断增加,建议有计划地发展果品加工企业,提升加工能力。采用“公司+基地(果农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通过工农联合建原料基地、利润按股份分成、联合经营等方式,兼顾工厂与果农利益,实现双赢。

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建设果品商品化处理厂和贮藏保鲜库,引进采后果实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实现洗果、打蜡、分级、保鲜、贴标识等流程机械化和自动化。

扩大果品销售途径。改变“产地待售”的经营模式,利用渠县交通方便的优势,在柑桔主产乡镇建立果品产地市场。利用互联网随时发布产销信息,派专职销售人员走出去,把外地客商请进来,开拓渠县柑桔市场。

五、强化保证措施

完善生产经营体制。目前,渠县柑桔生产经营方式大致有乡办、村办、社办、联营和户营等经营形式。其中乡办、联办果场60个,面积206.7 hm2,占总面积的2.73%;社办果场有739个,面积746.7 hm2,占总面积的9.88%,主要为近十年所建。其余八成多为124 305户分散经营。集体经营性质少,专业承包合同内容极不完善,且不认真履行合同,承包人素质普遍偏低,内部管理制度欠缺,经营效益差;分户经营者,各自为政,经营效益不佳。建议县委、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牵头,由各乡政府具体实施,对集体性质或联办果场一律实行集体经营,联产承包。实行公开招标承包,选好承包人;建立健全联产承包合同内容,确保双方权益,每轮承包期应10年以上为宜。

加强技术服务。一是建立县、乡柑桔丰产示范点(片),带动、指导全县柑桔生产;二是各柑桔主产基地乡、村各配备一名专业水果技术人员,建立县、乡、村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对各级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四是县茶果站通过编印柑桔实用技术资料、到各柑桔主产区对果农开展现场培训会、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推广种植技术,提高果农技术水平。

做好资金物资保障工作。本着自筹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原则,对新建果园、小老树改造、品种改良、良种选育资金,由县上统一筹备,水土保持与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国土改造与农田基本建设等项目计划与资金,宜与优质柑桔基地建设结合,捆绑用于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管理果园,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农械、植物生长调节剂、爆破器材等物资和设备设施,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时供应。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柑桔产业发展,需要多部门的支持、配合、协作。建议以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柑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一名副县长任柑桔领导小组组长,相应职能部门领导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茶果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统筹柑桔生产发展、基地建设等事务。各乡应有主要领导具体分管,主持柑桔生产工作,实行奖惩分明的年度目标考核。

作者单位:四川省渠县茶果站(635200)

特约编辑:艾华

中国果业信息杂志新闻记者证2015年度核验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2015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办发〔2015〕140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开展重庆市新闻记者证2015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刊已对持有新版新闻记者证人员进行严格审核,现将符合核验条件的持证人员公示如下:

张放K50117355000001王新娟K50117355000002董朝菊K50117355000003

饶述军K50117355000004吴涛K50117355000005李治飞K50117355000006

肖田K50117355000007王树良K50117355000008

如发现与事实不符或违规行为,欢迎举报。

编辑部举报电话:(023)68349199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举报电话:(023)67502617

《中国果业信息》编辑部

2016年2月20日

产销纵横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侯淑平,女,农艺师,主要从事果树技术推广、果园中长期规划、新品种引进、果树技术培训等工作。E-mail:1720107262@qq.com

猜你喜欢

渠县柑桔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果园
你在渠县等我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渠县:督办卡让信访处置“零积压”
“快女”营销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