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癣的诊治

2016-01-29伊夏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辽宁大连116011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足癣鳞屑角化

伊夏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辽宁 大连116011)

手足癣的诊治

伊夏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辽宁 大连116011)

文章对手足癣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进行介绍。

手足癣;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现将手足癣的相关病因、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等介绍如下。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手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0%~90%。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病人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

2 手足癣的临床分型

手足癣(特别是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江淮流域以南地区发病较北方多。春秋夏季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夏重冬轻或夏发冬愈。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足癣多累及双侧,往往由一侧传播至对侧,而手癣常见于单侧。

2.1足癣 足癣根据皮疹形态主要分为5种类型。

2.1.1水疱型 多在活动期,表现为足趾、掌跖、足缘部发生群集或分散的小水疱:粟粒大小,壁厚深在,疱液清略呈黄白色,干涸后形成领状环形鳞屑斑,有的水疱可融合成大疱,自觉瘙痒,常由须癣毛癣菌引起,絮状表皮癣菌也偶可引起。

2.1.2丘疹鳞屑型 此型较为常见,多在趾间有轻度的炎症和脱屑,后渐波及足跖、足缘和足跟,呈小片状鳞屑,并不断脱落,病变活动时可出现红斑和丘疹甚至水疱,自觉瘙痒。多由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引起。

2.1.3角化过度型 常由丘疹鳞屑型发展而来,表现为足底、足跟角化过度,干燥粗糙,冬季可发生皲裂,轻度瘙痒或无自觉症状。足部若弥漫性受累则称之为鹿皮鞋足。

2.1.4浸渍糜烂型(也称间擦型) 多发生于第3、第4或第4、第5趾间,表现为趾间浸渍发白并可出现糜烂、渗液、裂隙,常奇痒,冬轻夏重,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及白色念珠菌引起。过度排汗可使症状加重,但也可能继发于真菌感染,如果真菌感染控制则可改善过度排汗。此型常有难闻的气味,因此,又称“臭田螺”。

2.1.5体癣型 足癣向足背蔓延,呈环状及多轮状,周边可有炎性丘疹,自觉剧痒,夏季多发。

2.2手癣 手癣的临床表现也可分为以上5型。分型不如足癣明显,>50%发生于单侧,多发生于掌心、拇、食指侧面及屈侧皱褶部位,表现为角化过度及新月形表皮剥脱、鳞屑、局限性的水疱、分散的红色丘疹及毛囊性鳞屑斑。由动物感染者可在手背部发生红斑鳞屑,浸渍糜烂多发生于手指间,若进一步刺激摩擦,则出现手部干燥、粗糙、皮肤增厚等症状,冬季常出现皲裂。

手足癣常以一型为主或几型同时存在,也可从一型转向另一型。如夏季表现为水疱鳞屑型,冬季则表现为角化过度型,治疗不彻底是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足癣(尤其浸渍糜烂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溃疡,并继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或丹毒,炎症反应明显时还可引发局部湿疹样改变和全身的癣菌疹。

3 诊断

真菌镜检是最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是诊断癣的金指标,其临床意义如下:①直接检查阳性有诊断意义,一般可确定有真菌感染,但阴性不能除外诊断;②根据真菌镜下形态可确定少数病原菌的种类,如新生隐球菌、黄癣菌、花斑癣菌、鼻孢子菌等,有些可确定菌属,如念珠菌属等;③直接检查所见的真菌形态,代表该菌在组织内的形态即组织相;④真菌镜下形态有时可提示该菌的活动性,如念珠菌出现真菌丝和假菌丝、皮肤癣菌的菌丝肥大粗长多分枝、胞质浓表示该菌处于活跃状态。

用钝刀刮取病灶鳞屑,放载玻片上,滴10%KOH液1滴,盖上盖玻片,于火焰上微微加温,不可煮沸,用火柴棒于盖玻片上加压,把鳞屑压成单层细胞,先低倍镜观察,找到孢子和菌丝,于高倍镜下同一视野可观察孢子和菌丝的形态,孢子呈圆形;皮肤癣菌菌丝可呈分枝状、竹节状、鹿角状等;念珠菌菌丝可呈香蕉形、棍棒形、S形或U形等。

真菌培养的目的在于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病原菌,确定是否有真菌感染及感染真菌的种类,以弥补直接检查的不足,同时,在培养鉴定的过程中对其形态、镜下结构、生理特点和分子结构生化特征等进行充分的研究,以了解全部生活史并据以推断其应归隶的属和种,指导临床治疗。此外,分离的菌种可保存以便进一步研究。除肺孢子菌、鼻孢子菌和链状芽生菌等少数菌种外,大多数病原菌目前都已能人工培养。

4 手足癣的预防和治疗

4.1手足癣的预防 手足癣应注意要及时、彻底地治疗,伴甲真菌病者应同时治疗甲癣,消灭传染源;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不共用鞋袜、浴盆、脚盆等生活用品;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

4.2手足癣的治疗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坚持用药非常重要,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系统药物治疗。

4.2.1局部治疗 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彻底去除。因此,足癣的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用药,掌跖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d左右,抗真菌治疗一定要坚持>4周,可以选用的药物有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奈替芬、联苯苄唑等。最好进行真菌检查及培养,连续3周的检查及培养结果都是阴性才算治愈。足癣用药最关键的是应按照分型进行连贯正规治疗。自行盲目治疗,常使病情延误和加重。用药要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如破溃处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裂口应该用软膏等。趾间有糜烂、渗液者,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 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等霜剂或软膏。

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或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 h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剂。

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原则上应先局部抗细菌感染,外治可以用硼酸、利凡诺或呋喃西林溶液湿敷。

4.2.2全身治疗 对于顽固性足癣,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如特比萘芬(250 mg/d,疗程2~4周),伊曲康唑(100 mg/d,疗程2~4周),用药方便、疗效确切,优于通常的外用疗法。

足癣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癣治疗,应先处理继发感染。除外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冷湿敷,还要全身应用针对球菌的抗生素,并按照医嘱适当休息。

R75

A

1672-7185(2016)07-0005-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7.003

2016-06-19)

猜你喜欢

足癣鳞屑角化
某部新兵足癣发病情况调查及防治措施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夏季“脚气重”,用醋泡真的有用吗?
得了足癣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吗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鳞屑程度与维吾尔医体液(helit)学说关系△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