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防治鸭病毒性肝炎

2016-01-28朱小龙刘丽萍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病鸭雏鸭板蓝根

朱小龙,刘丽萍

(江西省永新县畜牧局,343400)

中药防治鸭病毒性肝炎

朱小龙,刘丽萍

(江西省永新县畜牧局,343400)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来势猛,病程短死亡率高。我县部份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在近年发生病毒性肝炎,我们采用中药对7户人家的3880只雏鸭进行防治,取得较好效果,达到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死亡损失。用药的鸭群死亡损失控制在4%以内,对80只病鸭进行单独治疗实验,结果全部存活。

1 发病情况

我县3个乡镇先后有7户专业户养的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共计为3880只,其中7到8日龄1030只、10日龄1350只、14日龄650只、21日龄250只、28日龄600只、以7到10日龄的雏鸭发病最多,同地饲养与同户饲养的成年鸭未见发病。鸭群发病有着共同的下列诱因:游水开始日龄过早、时间过长、水温过低,降低了抵抗力而提高了感染率;发病后病健鸭继续同群游水,通过被污染的水源而从消化道感染。

2 临床症状

雏鸭发病突然,病势急,病程短,死亡快。发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闭眼打盹、缩头拱背,随后病鸭表现不安,头向后弯、两脚向后抽搐的神经症状。一经出现神经症状则在数小时内死亡,快者仅几分钟,病鸭头向后极度弯曲,头向后一伸直即死,死后保持头向后仰的姿势。

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三个类型:

猝死型:病鸭突然侧身倒地,头向背部呈强直性弯曲,双脚作游泳状痉挛性抽动,很快死亡。

衰静型:病鸭离群单独蹲坐,头僵颈缩,羽毛松乱、双目半闭,病程达半天到两天,后期头弯向背部,双脚蠕动,抬头伸颈无目的地行走或转圈,频频发出叫声,病程1到3天,后期蹲坐,共济失调,表现极度后仰,惊厥而死。

躁动型:病鸭不安定,躁而善动,神昏气渴,发厥而死。

3 解剖病变

特征性的病变在肝脏,呈中等肿胀,色淡且有斑驳,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出血点,肝实质柔软,切面肝小叶模糊不清,刀刮下物多量而呈半流状,肝之病变具有:肿、淡、软、斑、糊的特点。部份肝色变黄,而且浓淡不一。两侧肾脏充血肿大,间有出血点。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病变的特征(实验室检测未检出细菌)初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

4 中药防治

按照中医辨证理论,此病为感染疫病之毒而发生的急性热病,证属温病范围,双脚抽动,头向背弯为惊厥之症候。此乃温病热邪亢盛,引动肝火,风火相煽则产生惊厥。证可分虚实两型,衰静型为虚,燥动型为实。治当投以大剂量解毒为主,药用板蓝根,枯矾为主。板蓝根性苦寒,入肝胃之经,凉血热,化血毒,辟瘟解毒。枯矾昧酸性寒能清肃秽浊,刷涤脏腑。

躁动型药用板蓝根120g、大青叶120g、紫草90g、枯矾45g、葛根90g、木贼草60g、朱砂50g、甘草120g(650只鸭的用量),每天一剂连服3天,第一剂服下后病情得到控制,第三剂服后病情制止恢复常态,服药后650只雏鸭死亡20只。

衰静型药用板蓝根60g/大青叶70g、枯矾30g、夏枯草60g、绿豆150g、甘草90g(250只鸭的用量)每天一剂连服2到3天,病情迅速制止。方药剂量可依雏鸭数量、病情而增减。在饲料中添加多维、氨基酸、黄芪多糖有助于提高抗感染力。

S853.31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110-01

猜你喜欢

病鸭雏鸭板蓝根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鸭霍乱病诊治与预防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