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及应用实践探微

2016-01-28张生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野生动物疫病防控

张生

(天津市动物园,天津 300000)

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及应用实践探微

张生

(天津市动物园,天津300000)

近百年以来,所发生的很多重大疫病大都源自野生动物或者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由于这些野生动物疾病大都属于人畜共患病,可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同时我国关于野生动物的疫病防控工作,起步较晚,底子薄弱,整体防控和预防的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要大力做好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进一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稳定。

1 野生动物疫病特征

1.1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的威胁日益明显

野生动物由于生存环境比较复杂恶劣,导致所携带病原微生物也比较复杂多变,容易引起变异或者致使动物发生混合交叉感染,这些都是造成野生动物发生疫病的重要诱因。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对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甚至是导致该物种的灭绝,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无法修补的损害。

1.2野生动物是诱发畜牧业疫病的潜在因素

野生动物因其生活习性的特点,大都活动广泛,难以控制,部分具有迁徙特性鸟类更是对畜牧业疫情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效果,已经威胁到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3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

野生动物在很多人类疾病的传播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或是发源地,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2 防控措施

2.1科学选择疫病监测对象

准确划分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的重点领域,掌握该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活动时间和范围,以及候鸟的迁徙时间、途径地区等信息。并在冬春季节以候鸟为重点监测和防控对象,掌握集群和疫情动态,以便于及时安排部署疫病的防控。

2.2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做好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离不开整体防控体系的建设,不仅要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队伍,还要注重引导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以建立一个立体的、覆盖全方位的和全社会的疫病防控体系。一是注重对疫病防控队伍的打造。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培训、演练等,以迅速提高监测防控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完善激励和奖励机制,注重引导动物保护者、动物爱心团体、保护动物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野生动物的疫病防控工作中来。三是面向社会大众做好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和防控意识的培养。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广大群众,采取发放宣传画、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形式,宣传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增强大家对野生动物疫病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并注重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

2.3建立主动监测的预警机制

要严格落实本辖区内的日常监测责任,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的设置监测站点,以满足对辖区内或者过往动物的监测、防控。并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和当前监测动态,对于部分可能带来疫病威胁的物种,要主动出击,实施主动监测,建立预警机制。例如在候鸟的迁徙季节,对于迁徙途经或者落脚地点,要结合以往经验,在重点地区,主动取样,对带毒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估,不断积累数据、经验和流行状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流行的趋势变化,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以及时上报和向社会发布防治公告,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预警,真正落实好监管实效,确保在突发野生动物疫情时,能快速、有序、安全地应对。

2.4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为加强对监测防控的科学指导,各区域要从本地区的监测防控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起自己的专家机构,强化科学指导。依托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和设施设备,开展横向协作,发挥群力攻坚能力。对疫病的爆发、流行情况,野生动物的活动和迁徙规律等方面开展基础性研究,把人畜共患病、重点恶性疫病及其防控技术纳入重点科研项目,发挥群策群力,进行集体攻关。搭建好监测机构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的桥梁,建立合作、融合、互相支持的协作机制,并积极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武装疫病防控工作人员头脑,提高业务能力,充分发挥科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S858.9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031-01

猜你喜欢

野生动物疫病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保护野生动物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保护野生动物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