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016-01-28赵德兵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牛圈牛虻产奶量

赵德兵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畜牧兽医站,734019)

两种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赵德兵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畜牧兽医站,734019)

在对牛的饲养过程中,牛会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导致其生长受阻,甚至威胁其生命。其中比较常见虫害有牛虻等,疾病有黏膜病等。一旦发病,对养殖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有些病症还具有传染性,不但对个体养殖户造成损失,还有可能造成一个地区养殖者的大面积的损失。以下分别介绍。

1 牛虻

1.1 牛虻叮咬后的症状

牛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畜牧业害虫,体型强壮而且带有软毛,口器适于刺螯及吸收,具有好血性,牛很容易受到其侵袭。牛被虻类叮咬后,伤口常常会形成肿包,而且会具有强烈的痛感,对牛的生存形成强烈的干扰性,造成其生长缓慢而且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尤其对乳牛的危害最大,乳牛被牛虻叮咬之后,会造成其产奶量大大降低,甚至达到其原产奶量的19%-25%。牛被牛虻叮咬后还可能会造成贫血症、炭疽病、苏阿鲁病等病症。

1.2 牛虻的防治

1.2.1 生物防治

人们在对牛虻的观察研究中发现有一些昆虫是牛虻的天敌,利用这些昆虫可以抑制牛虻的生长繁殖,起到对牛虻有效的灭杀作用,因此人们可以利用牛虻的天敌来降低牛虻对牛的生长的危害。黄胸黑卵蜂是牛虻的天敌之一,它可以将其卵产于牛虻的卵中,是的牛虻的幼虫在没有成形之前就被黄胸黑卵蜂的幼虫杀死。此外,赤眼蜂、瓢虫、隐翅虫等也是牛虻的天敌,我们可以在某一地区引进这些牛虻的天敌来达到消灭牛虻的目的。

1.2.2 环境防治

牛虻一般喜欢生长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在牛的养殖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牛的生长环境干燥、通风,并且要经常清理牛圈,喂养干净的饲料和干草,减少牛虻的生长环境。

1.2.3 化学防治

牛虻在自然界的生长环境非常广泛,虽然对某个地区可以进行一定的防范,但是其他地区的牛虻仍然可能飞入该地区造成危害。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对牛虻进行防治:化学防治。我们可以利用一种名为DETA的高效驱避剂,将其喷洒在牛的身上,以达到祛除牛虻的效果。

2 牛黏膜病

2.1 牛黏膜病的症状

牛黏膜病是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造成的一种急性复杂的疾病,牛感染此类疾病后会引起母牛的流产,甚至导致犊牛的先天损失,牛一旦感染病毒,大部分呈亚临诊型,体温会逐渐上升,白细胞减少,有些牛甚至会出现沉郁,不进食,出现腹泻症状,口鼻会分泌出大量液体,口腔糜烂或出现溃疡的症状,奶牛则表现产奶量大幅降低,病牛的排泄物中都含有低浓度病毒。同时牛的免疫力也下降,往往会伴随着其他疾病地出现,对牛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严重时会导致牛的死亡。

2.2 牛黏膜病的防治

2.2.1 预防

首先,在经常发生牛黏膜病的地区对牛注射疫苗,以防止牛黏膜病在该地区的再次发生,对牛可以注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用于进行预防接种,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母牛的妊娠期不能接种疫苗。其次,在关境对于外国的进口牛严格管控,防止将疫牛引进国内,特别是防止引进种牛,防止造成持续性的感染。对已经发现感染的地区,采取“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对没有感染的牛进行接种疫苗,将牛黏膜病的爆发降低到最低限度。

2.2.2 治疗

对已经感染牛黏膜病的病牛要加强护理,保持牛圈的干净卫生、保持干燥通风,对牛圈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菌。在牛的喂养过程中,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强力益生素,来增加牛的抵抗力。对于感染牛的肉制品和奶制品必须经过高温处理后才可以出场,防止病毒的二次传播,限制非饲养人员进入牛场,防止发生应激反应。一些病死的牛及污染物一定要深埋,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感染其他的健康牛。

牛的各种病虫害已经给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危害,给养殖者带来诸多损失,我们应该在牛的养殖过程中注重对牛的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将病虫害的危害降到最低。

S858.23

B

1003-8655(2016)06-0038-01

猜你喜欢

牛圈牛虻产奶量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牛圈用草熏防虫又防蚊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连修两次的牛圈与“痛快”认错的真相
连修两次的牛圈与“痛快”认错的真相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伊犁马日产奶量与乳品品质及全期产奶量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