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I界面设计课程教改实践探索与思考

2016-01-28林婷婷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5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5期
关键词:界面设计记账课程

林婷婷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 510000)

UI界面设计课程教改实践探索与思考

林婷婷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 510000)

互联网催生了自主创新创业的浪潮,在“互联网+”政策的驱动下,UI界面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为UI模块化集中训练,以项目驱动团队、反转课堂、角色扮演,路演模拟,发挥小班制教学的课程特色

UI界面设计;教学改革实践;创新创业

本文为2015年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

校级课题“UI设计课程创想及探索研究”(课题编号:201522)

一、概念认知

互联网时代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及转型,颠覆了用户对传统行业的认知,迸发出新鲜的活力与新颖的创造力。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比以往更便利,而转化信息语言的中介,就是我们常说的 “界面”。

用户界面设计(User Interface Design,简称UI)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出现的新设计门类,其集心理学、设计学、语言学等知识体系一体,而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互动创意等都可以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具有实时性与独立性:实时性体现在于,信息化的快速迭代,知识时时更新,时时淘汰,UI设计课程的系统化、规范化有待探索,这对现在从事UI教学的教师,具有紧迫的使命感;独立性又体现在于,它有自身的思维体系,交互方式、视觉逻辑、认知与感知等,教授方式与传统艺术设计专业不同,而社会对于UI设计从业者更倾向于 “全栈设计师”,即有自主性、参与项目进行跨界工作,这在现当代高校教育教学方向,具有现实意义的挑战。

二、教学现状

以本校为例,UI界面设计课程单纯以每周4节课时,72个学分一学期来授课,只能浅而薄,课程的安排一周一次,并无法深入开展课堂的项目实践。

第一,课时与学分的限制,使得课程单薄无力。对UI设计课程的概念理解缺失,教学方式就会停留在传统的教授软件的课程设计;之前的课程过于强调视觉设计能力,忽略前期策划、产品定位、原型设计、交互方式、用户体验等相关概念的导入。也有一方面原因是限制于课堂的人数多,学时少,上课频率的等等问题,少了课堂讨论及辅导的重要环节,对UI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第二,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讲解,需紧跟随行业更新。作为新兴学科,该课程较少有科学、完整的教材,我认为理论认知、专业技能、项目设计应为一体,目前比较多如 UI中国、36氪网站有新鲜的行业资讯,业界名博如腾讯、百度提供的项目经验具有参考价值,但缺点是多而杂。作为有企业项目实战经验的教师,才能更好将知识与项目经验结合,从而梳理脉络,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建立团队,运用创业或创新的训练方式去实践创意。

三、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意与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热门词。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李克强总理提出: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高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阵地,大学生是“互联网+”行动的领跑者,这对UI界面设计课程改革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大环境前提,在教学改革中结合“互联网+”的趋势,融入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训练项目,课堂提供给设计专业的学生一个平台,他们历经团队建立、提案、设计、路演。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自2015年秋季开始推行“学分制”的教育改革,其中“小班制”给在校学生提供更多开放学习机会,以UI界面设计课程改教为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势之一:小班教学,自由度高、自主性强。学分制开放了整个设计专业学生的选课权利,学生自主选择想修的模块进入小班制教学,自主的学习态度让课程前期进入相对顺利。告别的传统的授课模式,现反转课堂,引导学生在设计APP的课堂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是“穿针引线”,将理论知识“揉碎”渗入团队项目中去讲解,而设计思维始终贯穿整个项目,充分指导学生,学生在团队中的自由讨论、表达、疑问都能直接快速反馈,“小班制”的教学优势在此明显体现。

优势之二:UI模块集中训练,系统训练项目。本次教改重点是“以项目去驱动团队”的教学实践,学习方式从“被动吸收”转为“自主获取”,教学目标从“个人学习”扩大为“团队进取”。项目每6人为一团队,分别扮演产品经理、用户调研、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小班制”的教学模式中,他们完成了课下市场调研,课上竞品分析;课下用户访谈,课上用户角色模拟;课上完善APP产品功能选择、信息架构图,课下完成原型设计。团队协作、思考与互相激发,通过模拟商业路演的形式进行项目汇报。

优势之三:引入“互联网+”的理念,启发创新创业新思维。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提议,甚至可能落地实现;而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工作角色”,二者结合便可充分调动学习的热情。比如在调研大学生记账行为中,有个团队了解到现在的记账软件中只有文字、图形记账,手动输入,通过用户人群分析大学生的痛点是对钱的概念薄弱、记账糊涂、分类混乱,在竞品分析之后确定创新设计的方向是:基于地理位置进行LBS记账、语音记账,扫码摄像记账,于是诞生了MOA地图记账APP,最后使用POP手机模拟实现操作,该项目被推荐为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课题;另一团队在调研运动健身类APP,了解到现在的应用中社交方式比较少,于是策划游戏健身PK策略激励用户线上互相监督运动,诞生了 RUNNER健身类APP,该项目被推荐为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项目课题。从2015年至今,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已诞生7个省级的创新课题,1个国家级创新课题,成绩乐观。

UI界面设计教改实践取得初步成效,进而会对课程体系二次优化重组,形成系统化及课程特色。从课程设置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都需要紧随时代做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当前环境下对全栈型设计师能力的新要求。

猜你喜欢

界面设计记账课程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财务自由第1步,从记账开始
记账类APP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记账理财的好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