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绍周教授运用全蝎、僵蚕药对经验*

2016-01-27王维峰

中医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蝎僵蚕中医师

王维峰,赵 铎,王 丹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名师高徒·

郑绍周教授运用全蝎、僵蚕药对经验*

王维峰1,赵铎2,王丹2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郑绍周教授系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河南省中医药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行医50余载,经验丰富,临床治病擅用虫药。通过整理郑教授运用全蝎、僵蚕对药辨治疑难杂病的病案,总结郑教授的用药经验,为疑难杂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全蝎;僵蚕;辨治杂病;药对;郑绍周;中医师;经验

郑绍周教授系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河南省中医药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行医50余载,经验丰富,临床治病擅用虫药。全蝎、僵蚕皆属虫类药,具有平肝熄风的作用,临床多用于中风、头痛、痹证等治疗。郑教授临证常将此二药作为药对共用,运用于脑病及内科杂病的治疗,疗效显著。现将郑教授运用全蝎、僵蚕药对经验介绍如下。

1药对浅析

全蝎性辛、平,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效,常用于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和顽固性偏正头痛等病证[1]。《开宝本草》曰:“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涩,手足抽掣。”《本草从新》曰:“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斜……厥阴风木之病。”

僵蚕性咸、辛、平,归肝、脾、胃经,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之效,临床多用于惊痫抽搐、风中经络、口眼斜、风热头痛、痰核、瘰疬等病证[1]。《本草纲目》曰:“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一切金疮,疔肿风痔。”

2经验发挥

全蝎、僵蚕皆入肝经,均有消风散结之功效。然而,全蝎息风之力较强,以消散内风为主,散结之效源于攻毒之力;僵蚕祛风力弱,内、外风皆可消,因其可化经络之痰而有散结之效。郑教授临证常将此2药共用,用于治疗痰、痛、风、癌等疑难病证,多有很好的疗效。

3病案举隅

3.1风痰阻络之多发性硬化

患者,女,26岁,2014年6月18日初诊。主诉:左侧肢体麻木2个月,右侧肢体无力1个月。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伴左侧胸背部发紧,1个月前右侧肢体出现麻木无力,呈进行性加重。现症:左侧肢体麻木,伴左侧胸背部发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纳可,大便干,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全脊柱MR平扫检查示:C2-T2水平脊髓异常信号。脑脊液常规检验示:寡克隆IgG、IgE(+)。西医诊断:多发性硬化症。中医诊断:痿证,辨证为风痰入络。治宜熄风化痰,补肾通络。方予自拟补肾息风通络汤,处方:全蝎10 g,僵蚕15 g,莪术25 g,皂角刺20 g,天竺黄12 g,半夏10 g,淫羊藿30 g,山茱萸20 g,女贞子20 g,菟丝子30 g,葛根30 g,桂枝15 g,黄芪30 g,重楼30 g,六月雪30 g。1 d 1剂,水煎服。服药7剂,患者右侧肢体无力明显好转,左侧肢体麻木减轻。继服15剂,患者双侧肢体麻木基本消失,但仍有左下肢无力。上方加益气活血之品,续服9个月,患者肢体活动如常。随访2 a,未复发。

按郑教授认为:痰证多由脾失运化、肝风内动、痰阻经络所致,中风病之半身不遂、口眼斜或痿证之四肢麻木、无力皆属此类。自拟补肾熄风通络汤方中全蝎走经络,主息风止痉;僵蚕善于搜剔络脉中之风痰,主化痰通络。二者合用,息风通络之效大增,风息痰化则气血经络通畅。

3.2瘀血日久之带状疱疹

患者,男,38岁,2014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右足底疼痛5 a,加重1个月。患者5 a前患带状疱疹,疹除后遗有右足底疼痛,以足前掌为重,呈刺痛,夜间尤甚,按摩后可减轻;1个月前加重,遂前来就诊。现症:右足底疼痛明显加重,疼痛时右下肢感觉异常、行走无力,纳差,眠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脉沉细。西医诊断:带状疱疹神经损伤。中医诊断:痹证,辨证为瘀血阻络。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止痛。方予当归补血汤加味,处方:黄芪30 g,当归20 g,赤芍20 g,川芎12 g,水蛭12 g,红花12 g,川牛膝25 g,全蝎10 g,僵蚕10 g,葛根30 g,莪术20 g,泽泻30 g,半夏6 g,白芥子10 g,薄荷12 g。1 d 1剂,水煎服。服药7剂,患者足痛减轻。续服7剂,药尽病除。

按郑教授认为:临床上较为顽固性的头痛、腹痛、胸痛、痹证等,均有瘀血内停日久、阻滞经络之因素。本例患者瘀血日久,经络不通,气血津液受阻,则痰邪内生,久之形成痰瘀互结之势。倘若单用活血通络止痛法,疗效欠佳。故以全蝎通络止痛;僵蚕化痰散结,辅佐全蝎。瘀血化,痰结消,则经脉通,气血畅,痛自止。

3.3内风引动之胃肠痉挛

患者,男,2岁零9个月,2014年8月26日初诊。主诉:反复呕吐2 a。患儿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呕吐,呕吐持续5 d,缓解2 d,循环发作,于某医院做剖腹探查后诊断为先天性胃肠神经节细胞缺乏症,术后症状消失,1个月后诸症又现。现症: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呕吐当天无大便、无矢气,呕吐缓解时大便正常,嗜睡,纳可,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头颅CT、脑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先天性胃肠神经节细胞缺乏症。中医诊断:呕吐,辨证为内风引动。方予自拟熄风定吐汤,处方:柴胡3 g,桂枝3 g,赤芍9 g,刀豆子6 g,香附3 g,炒莱菔子3 g,半夏3 g,厚朴3 g,党参6 g,砂仁2 g,川牛膝6 g,藿香3 g,全蝎6 g,僵蚕3 g。1 d 1剂,水煎服。服药4剂,患儿呕吐明显减轻,呕吐发作时可有矢气,纳眠可,舌质淡,苔薄,脉沉细。上方加减,继服5剂,呕吐止。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郑教授认为:凡反复发作的肢体痉挛、抽搐、震颤,或顽固性的呕吐、呃逆等,皆可从内风论治;或因肝风内动,或因阴虚生风,或因脾虚生风。全蝎、僵蚕二药皆入肝经,均有平肝息风之效;全蝎息风之效显著,僵蚕祛风兼化痰。两者合用,对于内风尤为适宜。

3.4痰瘀互结之肺癌

患者, 男,62岁,2013年12月2日初诊。主诉:胸闷、胸痛2 a,加重并伴后枕部疼痛7 d。患者患肺癌2 a,现症:头痛,胸闷,胸痛,乏力,口干,纳眠可,大便干,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涩。头颅MR平扫检查提示左侧顶叶占位,考虑为肺癌脑转移。西医诊断:晚期肺腺癌伴远处组织转移。中医诊断:肺癌,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毒结。治宜益气活血,化痰解毒。自拟益气活血化毒汤,处方:黄芪30 g,党参20 g,麦冬20 g,当归20 g,莪术30 g,全蝎10 g,僵蚕15 g,半夏10 g,胆南星15 g,苦参15 g,重楼30 g,六月雪20 g,半枝莲25 g,白花蛇舌草25 g,生杏仁10 g,炒葶苈子10 g,生薏苡仁30 g。1 d 1剂,水煎服。服药7剂,患者头痛明显改善,仍胸闷,胸痛,双腿酸软乏力,纳可,睡眠差,流涎,小便正常,大便溏,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涩。上方加全瓜蒌30 g、薤白25 g、白术20 g、泽泻30 g、山茱萸20 g、五味子10 g、佩兰10 g。服药7剂,患者胸闷、胸痛明显减轻。上方随症加减,再服半年,患者无明显不适,复查头颅MR平扫提示左顶叶病灶较前缩小。

按全蝎辛、平,可攻毒散结通络;僵蚕咸、辛、平,可化痰散结通络。两者合用,共奏活血通络、攻毒化痰之效,且散结消肿之力更强,对于痰瘀毒互结之癌肿效果良好。郑教授认为:凡以邪毒内侵、痰瘀互结为主的病证,皆可运用此对药。

4讨论

全蝎和僵蚕皆归肝经,但功效各有独到之处。郑教授抓住二药的共性和特性,以对药形式灵活运用,认为此二药具有息风通络、活血解毒、化痰消肿的功效。郑教授强调:对药的运用并非简单的叠加,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重视辨证的作用,使对药的性、味及功效切合病机。临证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①全蝎与僵蚕二药皆为平性,于五脏六腑无明显的补泻作用,故治疗慢性病时不作君药统方。②虫类药类似兵法中之“奇兵”,对于久治不愈之顽疾或重症效果较好;但新病或病情较轻者一般不使用,此乃兵家“以正合,以奇胜”之意。③全蝎有毒,且性峻猛,用量不宜过大。④虫类药对于年老体弱、过敏体质、肝肾功能衰退者要慎用,孕妇多禁用。⑤虫类药物不宜高温炮制,以免所含动物蛋白变性,损伤其功效。

5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编辑颜冬)

文章编号:1001-6910(2016)04-0029-03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6.04.15

通信作者:王丹,主治医师,1504821725@qq.com

*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郑绍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河南省普通科技攻关计划[122102310458(2012)25];河南省中医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

收稿日期:2015-12-01;修回日期:2016-01-25

猜你喜欢

全蝎僵蚕中医师
基于粉末X射线衍射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对全蝎的检测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全蝎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蝎药材市场流通现状调查及展望△
赵国岑主任中医师治疗瘿瘤经验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
高冬来副主任中医师治疗白塞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