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6-01-27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文化站225700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站农村活动

周 娟 (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文化站 225700)



浅谈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周娟(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文化站225700)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之后,国家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除了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外,大力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也被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农村文化是指农民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含道德、信仰、文艺、教育、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相比城市而言,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偏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增强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的源泉,对国家综合国力竞争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我国人民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程,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先进文化的改革进程,在促进我国农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1.近些年,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但也存在农民群众不分是非、缺失公德心等不良行为,以上问题的存在对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可以说,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不到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就不可能完满成功。从某种角度来看,强化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减少不良公德行为的发生,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文化风貌,所以,有必要将文化建设渗透至新农村建设事业中。

2.进一步强化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也是农村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其文化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乡镇以下农村地区,不论是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还是在文化教育、文化传播活动等方面,都严重匮乏。虽然以往许多传统落后的文化已渐渐走向衰败,但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腐朽文化,新时期文化事业并未得到完好发展,还需进一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所以,在社会转型方面来讲,强化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它又如何发挥自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呢?我觉得可以从挖掘、利用当地民间特色文化资源方面来开展新农村文化活动。

发掘、利用民间特色文化资源开展新农村文化活动,首要的前提是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应切实做好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普查成果进行妥善的整理、建档及保管,有条件的应建立电子数据库,以便查阅、利用。其次,在全面掌握资源的情况下,应根据各种文化资源的不同性质、特点、现状,采取不同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利用,这些手段与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原真性的完整利用。对于民间文化资源中保存完整、内容健康、形式感强,具有较好展示、观赏价值的项目,可在进行原真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利用。例如,符合以上要求的民间歌曲、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可以直接用于演出活动;民间美术、手工艺作品可以直接用于展览活动;带有综合性成分的民俗活动,也应鼓励、支持其按民间固有的方式开展。对于这一类项目需掌握的重要原则是,能够保持其原貌的尽量保持原貌,即使其中存在一些缺陷,只要无损大体、不会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的,也不要轻易改动。因为这类活动的意义不仅是一般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的历史信息、传统风情,对今天的观众尤其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新奇感,具有其他活动所无可取代的特有价值。

2.保留特质,进行移植、加工、改造。应该说,民间文化资源中可供现成完整利用的项目只是极少数,较大量的是形态已不完整,或其内容、形式只具有部分的利用价值。对于这些项目,可通过移植、加工、改造等手段,以不完全等同于原貌的形态,为现实文化活动所用。例如,利用民间歌曲的曲调填上新的歌词,以传统戏曲的声腔、表演手法上演新的剧目,以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新的器具,对民间舞蹈的编排、服装、道具进行改进,对民间体育项目的活动方法、规则、器具进行重新设计等。需要把握的原则是,应尽量保留这些项目的原有特质,如民歌的原有旋律,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特色等。同时在改造的部分,也应该贴近其原有形态的格调,使之内容、形式、表现方式相统一,保持其民间特色文化项目的风貌。

3.吸取素材,进行重构、创造。民间文化资源中有大量的内容是缺乏可观赏形式的,如各种生产习俗、生活消费习俗、商贸习俗等。或者是有些本来具有较强形式感的项目,但已经失传,只留下片言只语的记述。对于这些项目,就需要通过吸取其基本的要素、题材,进行合理想象,重新构思,创造出可用以文化活动的新的项目。这类手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手法,一是吸取传统项目题材、内容的要素,赋予形式上的新的创造。例如,根据本地生产习俗、生活消费习俗中的某些内容,吸取其中具有表征意义的语言、行为、场景、氛围等要素,可以舞蹈、歌曲、器乐等形式,创编表演作品;或者根据民间传说的人物、情节创编戏曲、曲艺作品等。二是吸取传统项目表现方式的要素,进行模仿、再现、出新,用以表现各种新的内容。如我们本地的“茅山号子”“板桥道情”就是典型的成功例子。

要想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作为乡镇文化站自身也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多汇报、多请示,争取领导的支持,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日常的议事日程上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投入,领导重视,是行之有效的最好办法,是解决文化设施的重要依据。

2.加大力度,争取农村文化阵地能发挥作用,使农村文化百家争鸣,农村文化是提高群众素质的发源地,争取农村阵地的发展,是引导农村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形成健康的精神粮食,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函养素质。

3.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4.注重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使之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办文化的重要补充。注重从农民群众中选拔出热爱文体活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作为农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由乡政府和文化站支持,从各种渠道配备图书报刊、文艺体育器材和硬件设施,使其具备开展小型文化体育活动的条件,成为乡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自然延伸。

总之,乡镇文化站在工作实践中,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探索和研究本乡文化活动特色,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才能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日益繁荣,为新农村的新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文化站农村活动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唱响“工人先锋号”米市文化站获殊荣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乡镇文化站现状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浅谈如何提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