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庆表彰讲分寸

2016-01-26

共产党员·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背囊嘉庆银子

一个孩子在山西广宁的河道上,捡到一个背囊,里面装着银子。这孩子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感到很害怕,就把这个背囊拿到他的舅舅家。舅舅是个本分人,想到这些银子的主人可能正在为丢失钱财着急上火,就把这个装着银子的背囊交官了。经官方查验,背囊里的银子足足四百两。这两个平民百姓怎么也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惊动了皇上。

皇上得到奏报,马上下旨,嘉奖这两个拾金不昧的百姓,从失主的银子中,拿出一百两给这舅甥二人,并特批官布四匹,分别送给他们作为奖励。让当地官府制个匾额,送到这两家去挂在门上。剩下的三百两银子,由失主领回。失主是个回民,四百两银子虽然领回三百两,总比都丢了好,千恩万谢而去。

这两个百姓,舅舅叫吕有才,外甥叫张自得。时间是嘉庆十二年十一月初十。

本来这事到此就可以结束了,但有一个叫周厚辕的给事中,给皇帝上了个折子,要求将此事宣付史馆,并让各省督抚把皇帝的圣旨布告天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号召百姓向这两个人学习。嘉庆皇帝看到折子,马上批复四个大字“殊可不必”。

嘉庆在接到大臣奏报之后,清醒地意识到“若此等尚义之举,必欲过为铺张,以示嘉美,将来无识之徒,必有饰其事以动观听,异徒冒赏者,不可不防其流弊”。他觉得如果将此事广泛传播,虽然是弘扬正气,传播义举,但是大规模宣传,恐怕劳民伤财,最重要的是,如果大肆张扬,必将招来虚饰贪冒之徒,随之还要甄别真伪,再行奖赏,引来社会动荡也未可知。最后说,周厚辕这类折子,以后就不要再上了。

嘉庆皇帝精通当帝王的道道儿。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啥意思呢?老子在说: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就不会使老百姓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就不会使老百姓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就不会使民心被迷乱。那么,依此类推,不过度宣扬山西两位拾金不昧者,那么也不会引出来民间争名夺利的烂事儿。(文/名可名据《新一代》)endprint

猜你喜欢

背囊嘉庆银子
宋慈大智慧·十两假银子
智慧背囊
从嘉庆元年继德堂观戏谈起
英国发现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告示考释
不数碎银子的店小二
再也不怕了
清中期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中心的探讨
植物背囊
负重登山有诀窍
连长抢了我的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