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6-01-25申滢娜王宇航张玉静闫婷婷李晓天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跟腱药理学药学

申滢娜 王宇航 张玉静 闫婷婷 李晓天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临床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申滢娜 王宇航 张玉静 闫婷婷 李晓天▲
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临床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与药学专业教学、科研与临床实践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对临床药理学课程进行改革,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根据临床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从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革新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经过改革探索与实践,使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可以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科学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药理学;改革;探索;实践;合理用药

临床药理学作为药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用于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阐述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其目的为保障人民合理安全用药,是临床医学与药学专业教学、科研与临床实践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1-2]。通过学习临床药理学,可以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作出科学评价,最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近年来,根据我校临床药理学教学经验总结以及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探索,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课程缺少实践环节,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教材内容脱离实际等[3],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以求培养出务实型临床药学人才。

1 教学模式的改革

临床药理学授课对象分为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两大体系,针对学生性质不同,授课内容以及授课方式有所区别。其中,对于本科生的课程改革从理论知识、案例教学以及实验操作三方面进行,而硕士研究生由于本科阶段已接受过临床药理学的学习,因此其课程改革应着重于实践环节。

1.1改变理论知识讲授模式

在临床药理学教学过程中,过去以教师围绕课本在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课程内容缺乏新颖性,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引进了当前普遍流行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4-5],其强调以问题为基础,将学生至于课堂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对班级学生分组,每6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每个学习小组整合本组同学通过提前预习发现的问题进行发言,其他小组可补充,教师对每组提出的问题点评对比,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供相应的参考材料,并继续抛出相关问题用于学生当堂讨论自由发言,以此来督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整合应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程最后,对学生的期末考核方式并没有完全采用传统的考试评估,而是通过其在课堂上的小组得分、个人得分、以及考试得分得到一个综合成绩。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表示为了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自己课前会更好的预习。并且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自主讨论以及检索文献,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与灵活,使其跳出了死记硬背的模式,知识层面得到不断扩展,思维也更加具有发散性。

1.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药学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临床知识[6],这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模式中,医学与药学教育相对分离造成的,因此补充药学专业学生有关临床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授临床药理学知识时适当压缩纯理论讲授比例,不断穿插临床知识,列举临床用药案例[7-9],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案例讨论过程,将所讲授的新知识、新理论融入其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临床现状及临床用药的认识,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

例如当授课教师讲解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时,可以引入案例:患者,男,35岁,诊断为陈旧性左跟腱断裂伴随感染,进行跟腱清创,翻转重建,邻近皮瓣转移术。处方:(1)头孢哌酮钠3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2次,共20d;(2)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0.2g,静滴,每日2次,共20d。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当堂讨论,授课教师进行引导,最终得出分析结果。分析:本案例存在的问题是抗生素选择不当并且使用时间过长,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主要不良反应除过敏反应、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外,偶发生跟腱炎或跟腱断裂[10]。本例患者陈旧性左跟腱断裂伴随感染,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抗生素选择不当,而且治疗20d,疗程过长,对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愈合有影响,导致伤口愈合不好。建议:(1)使用抗菌药物不但要注重其抗菌谱、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用法用量,还要密切关注其疗程、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这样才能确保合理用药。(2)跟腱炎或跟腱断裂伴随感染及其术后感染的治疗不应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更不能长期使用此类抗生素。(3)临床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发生踝部及跟腱红肿、疼痛、跟腱断裂等症状,应考虑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引起,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对症治疗。

1.3支架式教学方法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实验课程是临床药理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安排实验课程,是确保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在此次教学改革中,引用了支架式教学方法,即教师为学生提供概念框架,引导学生在框架内探索新的知识内容,最后,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强化知识要点的一种教学方法[11-12]。本次临床药理学实验课程改革主要分为以下两步进行。

在实验课开始前,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并告知其所要进行的实验题目和内容,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现有条件拟定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方法步骤以及预期成果等,并且设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内容。小组将实验方案提交给老师进行审核,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使其方案基本可行。并且学生可以帮助老师准备实验,包括药品配制、仪器调试、预实验等。

在实验课环节上,由教师进行实验原理讲解、基本操作演示以及注意事项介绍等,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实验状态。同时实验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自主实验方案进行,剩余部分按经典实验方案进行,授课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学生同时参与和观摩两种实验,可以进行对比学习,思考分析实验方法的不同和优劣,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优化实验方案。

在临床药理学实验课程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分析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进行临床药学实践和医药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4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模块

临床药理学的教学需要紧贴临床实践,以往的教学很少有实践内容,造成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或者不清楚哪些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对学习的目标仅仅停留在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尤其对于硕士研究生,因已经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为其在课程实践中开设了临床见习活动,利用我校多家附属医院的优势,突出临床药理学的教学特色,派遣学生深入到临床药学工作[13-14]。一方面,让学生实际了解医院各科室临床用药情况,并结合专业所学,分析用药原因及其合理性,并撰写书面性的总结报告。另一方面让每位学生均参与到药物临床试验、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等具体工作中,使其远离课堂,切身体验新药研发的全部过程。例如在本次实践中,组织学生参与抗高血压新药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以及DAS软件求算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于临床药理学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空前高涨,能够充分接触到临床最新用药,并能与临床医生就用药合理性进行广泛的交流,不仅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对于新药临床试验以及临床用药的理解更加深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建立了一套临床实践-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学习体系,能够推动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研究。

2 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临床药理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以药学知识为主体,以临床知识为主导,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此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15]。这样就对教师的临床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定期进行临床知识培训,增加临床用药经验

传统的临床药理学教师在课堂上仅仅传授给学生药学知识,临床知识穿插的少之又少,这是由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所限,无法达到培育学生临床思维的目标。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特定的专业知识培训,查阅最新相关文献,派遣教师深入临床与医生共同参与给药方案的制定,以增加授课教师对新药临床实验的理性和感性知识。同时又要求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制定讨论计划,针对讨论环节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计,以便更好地掌控课程进度。对授课教师严格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其更能适应改革中的授课模式。

2.2聘请临床专家参与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聘请相关临床专家以讲座形式为学生以及教师授课,讲述临床药理学在常见疾病方面的应用以及在临床试验中遇到的问题,以丰富授课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接触到最新的药物和了解药物治疗方案,增强临床知识。特别是对于药学专业的研究生,专家在授课内容上可以突出新药研究与开发,使学生熟悉新药从药学研究-药理和毒理学研究-临床研究的全过程,对其研究课题起辅助作用。

3 革新教材内容

教材是课堂授课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质量。临床药理学课本的编写要体现临床药理学的特色,在实际运用中做到更好的因材施教,既不脱离课本,又让学生学有所成。

目前,教材的编写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完全反映临床实际,造成学生所学与所用不完全一致,既不符合临床药理学的教学初衷,也与学生的培养目标不符。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临床药理学教研室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编写特色教材,在教材编写时注重知识更新,将临床的新增用药加入其中,使学生能够从手中的教材接触到最新的药物知识[16-17]。

在教材内容上避免与药理学课本内容重复,应侧重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证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基础内容,同时以药物的临床评价为主线,以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为核心,强化药物质量和安全意识。例如在药物相互作用章节和各论中,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抗菌抗病毒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等章节,应大量引入临床案例,以案例为引导,启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增加学生对药物的深层认识。另一方面,应详细介绍新药评价的知识,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为基础,介绍各期临床试验的内容,目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并用具体的经典药物试验加以说明,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能够自主设计一个新药的临床试验,为以后的临床药学工作打下基础。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既要求对药理学知识进行延伸和补充,又要与临床中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因此有必要对临床药理学课程进行改革,以药理学为基础,从提升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注重实践入手,优化重建了符合临床药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授课体系,合理整合了课程群,通过改革探索与实践,使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可以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 李俊.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8-142.

[2] 王建刚.临床药理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45-60.

[3] 赵秀丽.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方案[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S1):216-217.

[4] 初阳,梁宇,姜明燕.PBL教学法在临床药理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7(9):81-82.

[5] 方玲,金华,周鹏,等.基于PBL的临床中药学实训教学[J].药学教育,2010,26(4):53-156.

[6] 马宏图,睢凤英,叶先才,等.临床药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411-413.

[7] 刘宪军,陈世才,赵桂宏.在临床药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2015,28(8):667-669.

[8] 王金红,毛淑梅,康白,等.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病例分析模式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6(3):83-84.

[9] 宋丽华,郑王巧,郭春华.案例式教学法在临床药理学各论理论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11):108-110.

[10] 周军,段福贞,王金志.左氧氟沙星致跟腱炎并高热[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6):407.

[11] 刘建明,江东风,徐曙,等.支架式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J].科技视界,2015,5(4):65-66.

[12] 黄俊卿,王佳,刘建明,等.支架式教学法在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9):95-96.

[13] 李娟,朱深银,邱峰,等.临床药理学的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药房,2012,23(4):379-381.

[14] 朱学慧,张俊,颜久兴.加强临床药理学实践教学为培养临床药师服务[J].药学教育,2006,22(4):48-50.

[15] 丁全.临床药理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业,2015,24(6):9-11.

[16] 周琦,滕亮,杨建华.浅谈关于临床药理学教材的几点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8):125-126.

[17] 温强,乔海灵.临床药理学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4):505-507.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SHEN Yingna WANG Yuhang ZHANG Yujing YAN Tingting LI Xiaoti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Clinical pharmacology is a noticeable subject for clinical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forming the clinical pharmacology courses can develop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e mainly explore and practice from reforming of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the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reforming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 Through refor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purpose is to make students really have, and then they can make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drug, and can guide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Clinical pharmacology; Reform; Exploration; Practice;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

R969;G642.0

A

2095-0616(2016)17-46-04

郑州大学研究生核心学位课程项目(YJSXWKC201567)。

(2016-05-24)

猜你喜欢

跟腱药理学药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跟腱炎及跟腱周围炎的预防
脚使不上劲或因跟腱断裂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跟腱急性闭合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