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盆地小麦生产形势与品种布局利用

2016-01-24王育楠

种子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春性半冬性郑麦

王育楠

(南阳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南阳 473000)

南阳盆地小麦生产形势与品种布局利用

王育楠

(南阳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南阳 473000)

南阳栽培小麦历史悠久,全市各地都适宜小麦生长,但因产量瓶颈,以及干旱、洪涝、风雹、病虫害等灾害频繁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小麦生产形势与品种布局利用提出对策,对南阳市小麦产量、质量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南阳;小麦;生产形势;品种

1 南阳盆地小麦生产形势

小麦是南阳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67万hm2左右,在全国、全省的粮食主产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阳小麦连续13年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市小麦平均单产已达到415 kg/667 m2,已经接近450kg/667m2的高产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本市小麦生产水平正处在由中产水平向高产水平跨越的重要节点上。从生产潜力上讲,大田生产中产量达500 kg/667 m2的地块随处可见,试验田中小面积单产已经突破600kg/667m2,说明小麦生产潜力还非常巨大。但是,本市小麦生产还存在部分问题。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市中低产田面积仍然很多,土壤基础肥力低,有效灌溉面积仅占49.8%,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二是科技支撑乏力,良种良法配套水平低。连续多年连作,病虫害严重。以品种为例,多乱杂问题非常突出,据调查,今年夏收小麦品种达到150多个。三是管理粗放,本市农业现在基本上仍是以一家一户为主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劳动力少,管理粗放。四是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呈加重态势。南阳市属典型的盆地小气候,干旱、洪涝、风雹、病虫害等灾害频繁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2 南阳小麦品种选择与布局利用意见

综合以上因素,南阳市小麦要创高产,在品种选择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因地制宜,科学选种

农谚“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麦种调一调,好比上遍料”。实践证明,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3%以上。选用优良品种是小麦增产的基础,再好的品种也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因此,南阳对小麦品种选用原则要遵循以下原则:一要选择抗性强的品种。特别是抗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等病虫害的品种。二要选择半冬性早熟品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延长小麦生育期,提高产量和质量。三要选择适应性广、高产、优质品种。选择单产潜力大的优质品种,改善品质结构,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四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

2.2 依据考察结果合理安排布局

根据以上选种原则及种子管理站近几年的品种考察与试验示范筛选出以下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利用。在品种布局上,分为不同区域,合理利用品种。2016年秋播小麦品种布局总要求:

东北部风口冷凉区,以半冬性早熟抗病品种为主,搭配弱春性品种。半冬性品种:西农979、洛麦26、中麦875、衡观35、豫农416、郑麦0943、郑麦583、许科316、泛麦8号和众麦2号;弱春性品种:中洛1号、郑麦9023、郑麦7698、中育1123、兰考198和先麦12,弱春性品种注意晚播防冻。

盆中平原高产麦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搭配半冬性早熟抗病品种。弱春性品种:中洛1号、先麦8号、郑麦7698、郑麦9023、兰考198、漯麦18和中育1123;半冬性品种:郑麦379、西农979、衡观35、濮麦9号、郑麦0943、郑麦583、许科316、泛麦8号、众麦2号及新麦21。

浅山丘陵区,以弱春性耐旱品种为主。主推品种:内农科201和洛旱10号。

稻茬麦区,以弱春性早熟品种为主。主推品种:先麦12号、先麦8号、邓麦996、宛麦18和宛麦19。

与湖北接壤的地区,主推郑麦9023。

3 播前准备

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生产简化栽培模式的推广,现在小麦种植要特别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的理念,种好小麦是关键。做到小麦播种后及时出苗,苗全、苗齐、苗壮,耕层无明暗坷垃,土壤塌实,墒情适宜,经过播前精细准备,早春达到80%为一、二类苗。针对这样的苗情,应重视冬前、春季、后期管理,为小麦丰收奠定基础。

3.1 精选种子

播前要精选种子,去除病粒、霉粒、烂粒等,并选晴天晒种1~2 d。种子质量应达到如下标准: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

3.2 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

在条锈病、纹枯病、腥黑穗病等多种病害重发区,可选用戊唑醇(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或6%亮穗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氟咯菌腈(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小麦全蚀病重发区,可选用硅噻菌胺(12.5%全蚀净)悬浮剂或苯醚甲环唑+氟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对上季收获期遇雨等造成种子质量较差时,不宜用含三唑类的杀菌剂进行包衣或拌种。

3.3 造足底墒

足墒下种是培育壮苗、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小麦在播种时,要求土壤湿度应保持在70%~80%,在黄墒(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条件下播种,出苗慢而不齐,发育迟缓,且低位大蘖易形成缺位,冬前难以达到壮苗标准。据试验,灌足底墒水较黄墒播种,同样播量,每667 m2基本苗多1万~1.5万,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有所提高,增产25%~35%。农谚“麦收隔年墒”和“麦收八十三场雨”,这些传统经验说明底墒的重要性。

3.4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地块,每667 m2可用40%辛硫磷乳油0.3 kg,加水1~2 kg,拌细土25 kg制成毒土,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3.5 精细整地

施足基肥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时用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2~3遍,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为5 cm左右,并抛撒均匀,再用大拖拉机耕翻掩埋后造墒,塌实土壤,避免秸秆翘空。

一般产量为400 kg/667 m2左右的麦田施纯氮(N)12~14 kg,磷肥(P2O5)5~7 kg,钾肥(K2O)5~8 kg,硫酸锌1 kg,硼肥0.5 kg。磷肥、钾肥、微肥和80%~90%的氮肥作为基肥,基肥在应耕地前撒施或用旋耕播种机机施,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追施下余的10%~20%氮肥。

4 适时、适量播种

南阳盆地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8—15日,弱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15—23日。但也要根据降雨和土壤墒情,做到“有墒不等时”,趁墒早播。适期播种范围内,墒情适中的早茬地基本苗控制在18万~20万/667 m2,一般播量9~10 kg/667 m2;墒情适中的中晚茬地,基本苗控制在20万~22万/667 m2,一般播量10~12.5 kg/667 m2。如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差、因灾延误播期或整地质量差、土壤肥力低的麦田,可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晚播3 d,每667 m2增加播量0.5 kg,但播量最多不能超过20 kg/667 m2。

1005-2690(2016)10-0056-02

:S512.1

:A

2016-09-03)

猜你喜欢

春性半冬性郑麦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北疆超晚播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
汝州市2018年度12个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春性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新郑市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中熟春性小麦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