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规划设计中造林树种及密度选择分析

2016-01-24任明兴袁宗珍

种子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立地条件规划设计树种

任明兴,袁宗珍

(思南县青杠坡镇林业环保站,贵州 铜仁 565100)

造林规划设计中造林树种及密度选择分析

任明兴,袁宗珍

(思南县青杠坡镇林业环保站,贵州 铜仁 565100)

造林规划设计作为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关系到造林工作的成败,对林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树种生物学特征,遵循因地制宜以及适地适树等原则,有效确定造林的密度,科学选择造林树种,从而促进人工林经营质量的提升,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造林规划设计中造林树种及密度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造林规划设计;造林树种;造林密度

造林树种及密度选择是造林规划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满足适地适树原则,结合立地类型来选择造林的树种及密度,从而提高树种的成活率,避免资金与种苗的浪费,实现良好的综合效益。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由于造林树种选择单一性以及造林密度不合理等方面的限制,往往会形成残次林分或低质低效林,影响林业的发展[1]。当前如何优化选择造林树种及密度,实现林区森林资源的长远经营,已经成为林业部门需要重点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1 造林树种的选择

对于造林规划设计中造林树种的选择来说,其主要选择材质优良、生长迅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综合利用大的珍贵树种及乡土树种为主。在实际选择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混合配置以及适地适树的原则,这是因为有些地区的立地条件和环境气候都逐渐恶化,林地持续偏贫瘠与干旱,森林植被逐渐被次生群落所取代,需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来选择树种;同时自然适生树种单纯,可以混合配制和重复选择树种[2]。通常来说,不同的林种对树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防护林多选择根系发达、树冠枝叶茂盛、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能够防风固沙和固土保水的灌木与乔木树种,如迎春、油松、枫杨、白桦、水杉、红桦、火棘、青海云杉、秦岭冷杉等;风景林则选用花色鲜艳的灌木或树姿优美的常绿乔木;经济林往往选择经济价值高、寿命长、稳产丰产、生长迅速的经济树木,如黄连木、栓皮栎、漆树和银杏等。

例如在小陇山林区人工林建设过程中,为了扩大与恢复森林植被,将森林多种效益加以充分发挥,促进森林质量的提升,造林树种的选择需要以树种生物学特征、林种要求和立体条件特点等为依据,综合考虑经营与造林的目的,选择优良的乡土灌木或乔木树种。该林区造林的灌木树种可选择火棘、香荚蒾、迎春、珍珠梅、黄刺玫、沙棘等;乔木树种中的阔叶树种可选择山杨、红桦、枫杨、漆树、连香树、水青树、锐齿槲栎、白桦等,而针叶树种可选择秦岭冷杉、云杉、雪松、华北落叶松、华山松、油松、雪松、青杄等。

2 造林密度的选择

造林规划设计中密度的选择应以当地自然经济条件、树种等为依据,进行合理设计与优化选择。通常用材林的密度应小于防护林的密度,慢生树种的密度应大于速生树种的密度,干旱地区造林的密度则相对要小。造林密度应严格把控,造林密度过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位面积的收获量,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密度过大会导致林木个体缺乏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使林木生长速度有所降低。

在造林密度的选择上需要严格按照以下几项原则进行:①以当地经济条件为依据确定造林密度。对于具有较好经济条件的区域,其造林密度可适当大一些,这是因为其具有充足的劳动力和便利的交通,幼林在各生长阶段可间伐抚育,并且间伐的小径材有一定的销路[3]。②以立地条件为依据确定密度。具有较差立地条件的区域可适当密植,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而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适当疏植。③以树种生物学特性为依据确定密度。自然整枝不齐、耐阴、干形弯曲、初期生长缓慢的耐阴性树种可适当密植;而自然整枝良好、喜光、干形通直、初期生长快的喜光树种可适当疏植。④以造林目的为依据确定密度。营造用材林的主要目的就是生产木材,因此造林密度的选择需满足优质、丰产、速生等要求,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可适当密植,并对林分的密度进行及时调整,促进林木的生长。由于用材林的材种不同,这使得造林密度也不大相同,如大径材的密度稀、小径材的密度应稍大[4]。营造经济林是以经济收益为目的,因此其密度的确定需以树冠最大发育程度为主加以确定,适当疏植,使林冠具有良好充分的光照条件。

小陇山林区具有坡陡山大的特点,森林的主要功能是固土防水,因此造林树种多选用三角形进行配置与栽植。但是由于立地条件的差异性,树种的选择有所不同,如宜林区域的海拔低于1 500 m时,造林树种多选用火棘、迎春、平枝栒子、珍珠梅、栓皮栎、核桃、大翅色木槭、枫杨、侧柏、漆树、水杉、华山松和油松等。其中火棘、平枝栒子、珍珠梅等的造林密度为3 000株/hm2;栓皮栎与核桃等的造林密度为1 500株/hm2;大翅色木槭与枫杨等为2 250株/hm2;侧柏和漆树等则为3 000株/hm2;华山松和油松等为3 750株/hm2。海拔超过1 500 m时,往往需要营造山杨、白桦、红桦、冷杉、青杄、云杉、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等树种;海拔超过2 000 m时,多营造沙棘、红桦、冷杉、青杄、青海云杉和华北落叶松等树种。其中沙棘、山杨、白桦和红桦等的栽植密度为2 500~2 700株/hm2,而华北落叶松与日本落叶松的栽植密度为3 000株/hm2。

3 结语

造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直接影响着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与效果。而造林树种及密度的选择是造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需要以树种生物学特征和立地条件为主,严格按照适地适树和因地制宜等原则,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与自然地理环境,有效选择造林树种与造林密度。这样才能保证造林密度与树种的科学性,促进人工林经营质量的提高,实现造林的综合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刘九龙.造林规划设计中造林树种及密度选择[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06:26-27.

[2]许友.浅谈造林树种选择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 232.

[3]杨姗姗.浅谈经济林树种选择及造林密度[J].现代农村科技, 2016,07:36.

[4]王春梅,邵彬,王汝南.东北地区两种主要造林树种生态系统固碳潜力[J].生态学报,2010,07:1 764-1 772.

1005-2690(2016)09-0088-02

:F326.2

:B

2016-08-18)

猜你喜欢

立地条件规划设计树种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基于小型核电站构建海岛型微电网的规划设计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