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蒙山景区梨树生长状况调查分析及治理建议

2016-01-24廉慧草

种子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蒙山锈病梨园

廉慧草

(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5)

太原市蒙山景区梨树生长状况调查分析及治理建议

廉慧草

(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5)

蒙山景区是太原周边主要的休闲景区之一,其植被保留了当地居民原有的栽培习惯。景区梨园近几年生长状况连年恶化,影响景区观赏效果。通过调查分析,明确了梨树生长不良的原因,即由梨树的主要病虫害造成的,并结合景区生态分布,提出了治理建议。

蒙山景区;梨树;生长状况;治理建议

蒙山景区地处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 km,位于晋源区寺底村地界、天龙山山脉北延,景区以全国最高坐佛著称。蒙山风景区自1994年动议,到2005年关停村办煤矿开始修复建设,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休闲旅游景区。植被保留了当地居民原有的栽培习惯。树木种类以原有梨树、桃树、杏树、苹果树、山荆子、白杨、柳树、榆树、国槐、刺槐等为主,增加了胶东卫矛、毛竹、海棠、丁香以及桧柏等部分园林树种。

蒙山梨园是景区主题之一,位于景区水流沿线、“蒙山晓月”南。梨树主要分布在梨园,少量零散分布在景区其他位置。

1 调查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内容

蒙山梨园及蒙山风景区散栽梨树生长状况。

1.2 调查时间

2014年6月—2016年8月果树生长期。

1.3 调查方法

实地走访、采集标本及实验室鉴定。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状况及问题

景区梨园病害发生非常严重,连续3年梨果绝收,梨园梨树100%受到病害侵染,主要病害为梨锈病。每年6月中旬,96%以上梨树叶片有橙黄色病斑产生,病斑部及周围变色。至8月下旬,大量叶片干枯凋谢,形成典型早期落叶现象。遗留叶片病斑处干枯,健部叶绿素退化,生长势极度衰弱。枝干发病量逐年上升,被害枝条大面积干枯死亡,主要病害为梨树腐烂病。

零散分布梨树相对于梨园发病率相同,每株有病叶表现。发病时间延后,发病程度显著减轻,病叶率约32%,8月下旬落叶现象不普遍。生长势尚可,梨树腐烂病零星并稳定。

个别梨茎蜂有折梢现象,梨园梨树与零散梨树无明显区别;蚜虫、梨网蝽为害偶然发生;蛀干害虫零散发生,梨园梨树与零散梨树无明显差别。

2.2 原因分析

景区梨园生长状况极度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梨锈病与梨树腐烂病的侵害。

2.2.1 梨锈病

梨树展叶期是梨锈病(桧柏)担孢子传播盛期,微风多雨有助于梨锈病的传播、萌发与侵染。6月初,梨树叶正面生成近圆形斑,颜色鲜艳,呈橙黄色,上有少量小黑点形成。此为梨锈病的病原性孢子器,内生黄色粉末,显微镜下为小米粒样性孢子。与圆斑对应的叶背面有隆起,部分隆起处有短筒形须状物长出,是梨锈病病原锈子腔,后期会形成大量铁锈色粉末状锈孢子,是梨锈病传播的主要菌源形态。部分病梨果叶柄上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表现出隆起与须状物生成。

蒙山景区的梨锈病发病相对于太原地区其他园林要早,表现出性子器与锈子腔的症状早于迎泽公园约月余,更具体的因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受梨锈病为害严重,部分叶片病斑极度密集,造成整叶变黑干枯,落叶现象普遍。须状物筒壁变薄、变干,周围散落铁锈色锈孢子,碰及时肉眼可视尘埃样锈粉飘落状。铁锈色锈孢子随着秋季风向、风力扩散传播,同景区桧柏类园林树种短距离侵染,如佛台周边栽培了大量桧柏,同时满足2.5~5 km的松柏类植物还有小太山景区、悬瓮山景区、龙山景区以及天龙山景区的巨大面积植株,为梨锈病锈孢子的生命延续提供了丰沃的寄主资源。

冬季,留在病残体上的病原随着寄主落叶完成其短暂的生命历程。被风力带走的锈孢子,在有效距离内找到第二寄主桧柏类植物,开始接触、萌发、侵染、繁殖等一系列发生发展过程,在桧柏的叶腋间形成冬孢子角进行越冬。次年春夏季节,随着梨树萌动展叶,桧柏上的冬孢子角遇雨后吸水膨胀萌发,产生亮黄色冬孢子。随着气温缓和、雨水适宜,冬孢子萌发生成担孢子。担孢子是梨锈病第二寄主桧柏类锈病扩散传播孢子,同锈孢子传播规律。2.5~5 km距离内找到展叶期寄主梨树,开始接触、萌发、侵染、繁殖等发生发展过程,至6月初大量表现症状。如此循环往复,连年递增,造成毁园隐患。

2.2.2 梨树腐烂病

腐烂病菌是弱寄生菌,当其侵入寄主后处于潜伏状态,只有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抗病力降低时,病菌才迅速扩展,使寄主表现症状。梨锈病的大面积严重侵害,造成梨树生长势极度衰弱,给梨树腐烂病创造了良好的侵染环境。

梨树腐烂病有以下两种表现症状:①溃疡型。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侧枝以及剪锯口处皮层。发病初期,病部红褐色,略显湿润,随后逐渐扩大,质地变软、糟烂。春季生长势旺发病时,呈水渍状,稍隆起,有时流出红褐色汁液,有酒糟气味。随着梨树生长,病部失水下陷,颜色变深,表面出现黑色小颗粒。②枝枯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在小枝上形成病斑,病斑不呈水渍状,有时下陷。病枝生长衰弱,当病斑环绕枝条一周时,病枝多在开花以后枯死。

腐烂病的年发病周期:始于夏季,病菌先在落皮层上形成表层溃疡斑;秋末冬初,表皮层病菌侵入健康组织,形成坏死点;深冬季节,内部发病数量激增,但不表现明显症状。一年有春秋季节两个发病高峰。

此外,蚜虫、梨网蝽等刺吸害虫为害,可进一步加剧树势衰弱,同时引起煤污病,影响梨树正常生理合成与代谢。随着树势的逐年减弱,蛀干害虫会越来越严重发生,给整个景区树木带来很大隐患。

3 治理建议

(1)在2.5~5 km有效距离范围内,分离第一寄主梨树与第二寄主桧柏类生长环境,是治理梨锈病最有效的措施。从目前树种分布来看,桧柏类栽培越来越多,涉及到小太山、龙山、悬瓮山、天龙山等整个山脉,改造不太现实,故只有考虑改造蒙山梨园。改造方法包括:①更换品种。在保持蒙山景区特色、保留原居民栽培树种意愿上,更换品种是可行的途径。选择对梨锈病较强抗性的品种,比如西洋梨系列品种,不强调结果率,重观赏性。②更换树种。针对目前发病程度,更换树种相对于更换品种更能彻底解决梨锈病问题。建议选择远缘果树,比如枣树、柿子树等,一方面适合当地生长,可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适合当地农家习惯和民俗,村前屋后栽果种豆,可保持景区文化特色一致性。

(2)在更换树种前,加强病虫害治理,治理与缓解病害发展。①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水,适时修剪,提高梨树生长势;及时清洁田园,减少侵染源;落实入冬铲除剂使用。②早春剪除近距离桧柏上的冬孢子角,减少侵染源。在每年梨树展叶前用药。梨萌芽期喷第1次药,以后每隔10 d左右喷1次,酌情喷1~3次。药剂使用1∶2∶(160~200)波尔多液、15%三唑酮乳剂2 000倍液及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等。③加强害虫治理,及时防治蚜虫、梨网蝽等刺吸害虫,减少为害。常规防治蛀干害虫,保证梨树正常生长。

4 结论和讨论

(1)蒙山景区梨树生长状况恶化严重,特别是景区梨园,近年有毁园隐患。主要原因在于梨锈病大量发生发展以及梨树腐烂病等并发,管理粗放使得梨树生长势极度衰竭,造成恶性循环。

(2)客观上景区建设树种选择出现偏差。相邻“蒙山晓月”主题附近有少量桧柏栽植,佛台周边有大面积桧柏设计,造成梨锈病转主寄生的两种寄主相互加持,梨锈病毫无节制地泛滥成灾。

(3)建议考虑更换树种或者品种,从根源上解决梨锈病问题,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更换前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选择合理用药,增强树势,改善景区观赏效果。

(4)蒙山梨园梨锈病症状表现相对于太原周边其他梨树早月余,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1005-2690(2016)09-0085-02

:S661.2

:B

2016-08-30)

猜你喜欢

蒙山锈病梨园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梨园周年管理历
梨园闹春
梨园寻梦淮安缘
“梨园”演变考述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广州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古风盎然的蒙山山歌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