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林业建设中的苗种管理工作

2016-01-24张峰

种子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态化苗种幼苗

张峰

(成县林业工作站,甘肃 陇南 742500)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林业建设中的苗种管理工作

张峰

(成县林业工作站,甘肃 陇南 742500)

作为林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工作,林业苗种工作质量对绿化造林质量好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未来新形势下,面对各方面对林业建设苗种工作的诸多挑战与影响,如何就我国目前的林业苗种工作做到高质量、高水平的管理,以为我国的林业建设提供更好的基础性保障,是当前摆在林业苗种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从提升苗种管理工作质量的角度出发,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林业建设当中的苗种管理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深入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林业苗种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优化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林业建设;苗种管理;管理职能;管理措施

在过去几年中,经过众多林业建设苗种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林业建设在苗种管理方式、技术以及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目前的林业生态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林业生态化建设工作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充分满足了我国在实行林业生态化建设方面的需求。我国在取得林业育苗建设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应客观意识到当前我国在林业育苗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林业生态化建设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为顺应当今社会对生态、环保的需求,我国在林业生态化建设方面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在各方面也对我国的林业建设苗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的林业建设苗种管理工作正在经历由盲目对育苗数量的追求向培育高质量苗种方向转变的新时期。因此,对于我国的苗种管理工作者而言,必须在对苗种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力求在生态化林业建设理念的导向下,努力探寻新的管理方式和技术,不断提升苗种质量,在新时期赋予苗种建设以重要的基础地位。

1 强化林业种子管理的职能

1.1 突出管理职能

就林业种子管理职能而言,需对其种子管理的行政管理职能进行强调,简单而言就是赋予林业苗种管理相关机构一定的执法效力,使其能够通过严格的法律条例对林业苗种市场进行依法管理。而就职能范围而言,其主要负责对上级林业部门以及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进行传达和具体实施布置;对本区域内林业苗种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发布;构建起属于本区域的优良林业苗种体系。

1.2 全面抽检种子质量

制定科学、合理的时间段,对本区域分布的各个林业苗种经营点进行定期的抽查检验,进而通过对本区域林业苗种样品质量的抽检,估测出本地所销售苗种的整体质量。通过对各网点苗种销售情况强有力的监督及检验工作,来保障所销售林业苗种的质量,从而有效保障全县林业种子质量安全。

1.3 广泛开展宣传培训

每年都要集中人力分赴各乡(村)开展良种、良法、科技宣传活动,采用乡村大喇叭广播、海报张贴、传单散发、媒体宣传等形式,提升人们对优良苗种的培育意识,使人们摒弃“数量为先”的育苗理念。

1.4 强化林业苗种市场监管

对于林业苗种市场监督体系的强化而言,首先要指定专业部门和人员负责在每年的农业生产关键时段,对辖区内的林业苗种市场,在所授苗种的品种、标签、质量以及授权、审定情况等方面,开展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有制造、销售假劣产品的违法行为,要依照相关法律条例进行依法处置。

2 加强林业苗种管理的措施

2.1 苗期管理

种子播下后,要时常就种子发芽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并计算种子发芽率。在苗种发芽率达到70%以上时,将覆盖在苗床上用于保温的草逐层揭去,一直到苗床发芽率达到90%以上方可将草席全部揭去。出芽后的苗种逐渐进入苗期,这时的苗木尚处于幼嫩时期,在抗逆、抗旱、抗寒等方面的性能都较差,为此,要加大观察频率,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并在每天的早晚时期进行适当的浇灌。

育苗工作进入夏季后,为防止阳光对幼苗的伤害,要在苗床上加盖遮阳网,以抵挡阳光照射所造成的蔫、枯情况发生。同时,在林木幼苗的成长过程中,还要根据其成长繁盛、稀疏情况,进行合理的间苗、补苗工作,以提升苗床幼苗生长的整齐度。在炎热的夏季,同样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对幼苗进行合理的灌溉,以及时补充幼苗缺失水分。

进入秋季后温度下降,里面幼苗生长速度逐渐放缓甚至停止,这时苗木为保护自身能够顺利度过严寒的冬天,开始逐渐向木质化发展,为越冬准备。因此,秋季对苗木的管理应逐渐减少灌溉频率,直至完全不灌溉。对于施肥种类来说,以磷肥为优,切勿追加氮肥量,以此来满足苗木根系在秋季的顺利生长。

等真正进入到冬季后,要针对苗木的安全越冬管理工作来进行,在天气寒冷的冬季,既要使苗保持一定数值的湿度,还要做好苗木的保温防寒工作,在苗圃之间以安全距离为限,点燃堆草,通过堆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为苗木起到保温的效果。

2.2 造林管理

当造林季节来临时,要先做好起苗工作,做到苗木完整,然后将起出的苗木分级,选用1~2级的苗木造林,这样的苗木抗逆性好、生长状况好。起出的苗木要及时送到造林地点进行造林,这样才能保证新造林有较高的成活率。在栽树时要保证苗木根系的舒展性,裸根苗木要打浆,条件允许时要浇足定根水,将穴土踩紧培成馒头型。

2.3 中幼林管理

中期作为幼苗的关键成长期,主要是需做好幼林修枝工作。当幼树生长到一定年份,自然整枝差的树木需要人工修枝,即将近地面的轮生枝(多年生)人工剪除,这样做能促进树木长高,还可以增加树木的枝下高度,在冬季地面火难以上树。

总之,在新经济形势下,加强林业种子的管理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生产技术的培训及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行业中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005-2690(2016)09-0062-02

:F326.2;S723

:A

2016-07-16)

猜你喜欢

生态化苗种幼苗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鲟鱼苗种长途运输技术要点
默默真爱暖幼苗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