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思考与建议

2016-01-24赵宏伟

种子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林业政策

赵宏伟

(宾县新甸林场,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关于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思考与建议

赵宏伟

(宾县新甸林场,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减缓温室效应、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对退耕还林有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生态林业相关制度,可促使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逐步迈向规范化和高效化。概述了我国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生态林业工程;生态保护

加快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现代林业工程的主要发展思路是以林业资源为基础,结合先进的理论知识,将动植物、生态环境与社会建立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的整体。生态林业的建设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颁布相关的政策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保证生态林业工程高效、规范、有序地发展。

1 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保护意识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相当数量的人群并没有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仍然持续着原始的耕种方式,对原始森林的破坏极其严重,滥砍滥伐、植被破坏等行为最终会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会导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因此,相对薄弱的生态保护意识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阻碍非常严重。

1.2 居民用地和工业用地占据了部分生态工程空间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建筑用地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大。无限制地征用土地作为建筑用地,不但对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具有阻碍作用,而且对于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二者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1.3 林业工程建设经验不足

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需要一个系统的规划,同时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及理论基础。而我国处于生态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经验还是技术上都不能满足需求,对整个系统很难进行有效的规划,无法快速有效地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

2 推动我国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建议

2.1 强化和完善对于生态建设的政策指引

政府对于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领导层面完善相关政策和规范,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统一发展,统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到底。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方面进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协调农业、林业的健康发展,切实从农民的自身利益出发,兼顾生态发展需求,使得政策有可执行性和有效性。继续完善对于原始森林的保护力度,防止人为滥砍滥伐、偷砍偷伐的破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防止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发生。

2.2 从各个主体的切身利益出发,促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

生态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必然会在实施的过程中触及不同层面的群体利益,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冲突。此时,统筹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政策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倾斜,不断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动员各个主体的积极性,争取赢得各层次的大力支持,为现代生态林业建设拓宽渠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3 正确认识生态林业工程

现代生态林业建设不能停留在林业经济效益的肤浅层面上。在这种传统意识下,大量地、一味地营造经济材林,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林木之间的协调生长,对于生态林业的建设极为不利。应该将生态建设作为长远目标,以先进的经营技术为前提,充分考虑物种之间的协调生长,更深层次地研究木本植物之间的相互竞争与依赖关系,把握不同木种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结构功能,使得生态林业向正规化方向发展。积极动员当地人民群众,使其认识到对生态林业的保护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将目光放长远,真正实现生态林业的综合价值。

2.4 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改变人民群众的观念意识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需要以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作为前提。所以在民众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的时候,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其的约束和督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现代生态林工程的规范、高效发展的基础是相关制度和政策的扶持,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顺利可持续发展。制度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应区别对待,建立适宜于当地林业工程的特色政策,得到当地广大民众的支持,以确保其顺利地进行。

1005-2690(2016)09-0044-01

:F326.2

:A

2016-07-01)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林业政策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政策
政策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助企政策
政策
land produces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