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F发病后的死亡及卒中风险存在地区差异

2016-01-24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抗凝研究者口服

•循证视窗•

AF发病后的死亡及卒中风险存在地区差异

一项涉及全球47个国家的大型研究表明,心房颤动(AF)发病后的死亡及卒中风险存在难以解释的地区差异。

研究者对2007年12月~2011年10月来自47个国家164个中心的15 400例AF或心房扑动患者进行了长达12年的随访分析,最终共计15 361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1年时,共计604例(4%)患者罹患卒中,总死亡率为11%。进一步分析发现,与首次被诊断为AF者相比,再发AF患者随访1年时的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更高(5% vs. 3%,P<0.001和16% vs. 6%,P<0.001)。此外,各地区AF患者随访1年时的卒中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随访1年时的卒中发生率以印度最低(0.8%),非洲最高(8%);南美、非洲、北美/西欧/澳大利亚随访1年时的死亡率分别为17%、20%和10%。死亡原因分析发现,最常见的死因为心力衰竭(HF)、感染及卒中。进一步分析发现,除南美及东南亚地区以感染更多见之外,HF是各地区AF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研究者认为积极预防HF及其相关死亡应作为AF患者治疗的重点。

丹麦奥尔堡大学医院的Torben Bjerregaard Larsen及Peter Bronnum Nielsen评论认为,该研究中多达46%的患者并未按照指南推荐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故卒中风险非常高。因此,全球医务人员应积极行动起来向患者处方口服抗凝药物以降低卒中及死亡风险,从而降低AF负担。

(转自国际循环)

猜你喜欢

抗凝研究者口服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Mutually Beneficial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