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溪茶:孝庄皇后的专用饮品

2016-01-24伊国华

中国茶叶 2016年4期
关键词:皇太后漓江茶叶

□伊国华

四川广元是一个盛产茶叶的地方,中国第一个以茶叶命名的地方(葭萌)就在广元境内。《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荼(茶)、蜜……皆纳贡之”。《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明代杨慎《郡国外夷考》:《汉志》“葭萌”,蜀郡名。《方言》:“蜀人眉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用茶的方言名称“葭萌”来封名封邑,由此可见广元茶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天下盛名了。

据支运亭主编的《清代皇宫礼俗》中记载:苍溪“巴江东障,剑阁西横接葭萌之险,为阆中犄角,境环江山,陆海要区,控万山之雄,扼两江之险,西秦锁钥,北蜀屏藩”。用茶马贸易来挟制、羁縻边疆少数民族是唐宋以来中央政府的传统政策。据《明史·食货志》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因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明太祖朱元璋说“绸缪边防,用茶易马,固番人心,以强中国”。嘉靖时御使刘良卿说得更明确:“盖西陲藩篱,莫切于诸番,番人恃茶以生,故严法以禁之,易马以酬之,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非可以常法论也……”因而《大明律》定“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并凌迟处死”,十分严格。16世纪中,蒙古俺答汗基本控制了蒙古地区,将喇嘛教格鲁教派(黄教)传入蒙古,尊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始于此,又将其迎至归化传教,使黄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从嘉靖年间起,俺答屡遣使至明廷,要求通贡互市,隆庆五年(1571)明封俺答为顺义王,并开11处马市与中原互市。万历五年(1577)俺答款塞,请开茶市,明议不允,反复周折到万历十三年(1585),开西安、凤翔、汉中之禁,招商给引,抽十三人官,余听自卖,但设官监督,“分任责成”,“陕之汉中关南道督之,府佐一人,专驻鱼渡坝,川之保宁,川北道督之,专驻鸡猴坝,率州县官兵防守”。“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苍溪茶就可以通过西安、大同、宣府、张家口、山西水泉营、宁夏等沿边各马市流入蒙古地区。及满洲崛起,饮茶仍是其固有风俗,天聪崇德年间,凡有掳掠、赏赐、陪嫁中,均常有茶,而在与张家口马市的贸易中,也有买卖茶的记录。《清代皇宫礼俗》记叙得非常明白,苍溪茶由茶马古道进入了满洲地区,也逐渐成为了孝庄皇后最爱的饮品。

由孟昭信著的《孝庄皇后——辅佐大清三代帝君的幕后女人》,记述孝庄皇后(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历尽艰辛,晚年诸事顺遂,幸福安泰。在物质生活方面,不求豪华,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她使用的物品,损坏之处,修理了再用,不轻易换新的,她常捐银救助灾民,犒赏将士。“如果说太皇太后在饮食上有什么嗜好,需要特殊开支的话,那可能就是饮茶了。例如,宫廷开支银两的账目中记载着:十七年三月,太皇太后、皇太后一个月所饮苍溪、伯元茶,二斤八两,此一斤以八钱计,银二两;十九年正月,令商人购买太皇太后、皇太后一个月饮用的苍溪、伯元茶二斤八两,一斤以银八钱计,用银二两;二十年十月,太皇太后、皇太后一个月饮苍溪茶一斤八两,伯元茶一斤,此一斤以七钱四分计,银一两八钱五分;二十一年八月,太皇太后一个月饮苍溪茶一斤八两,此一斤以七钱四分计,银一两一钱一分;二十五年五月,皇太后一个月饮用伯元茶一斤,银六钱五分。与太皇太后共同饮茶的皇太后(康熙皇帝的母亲),是她的儿媳、侄孙女博尔济吉特氏。这位顺治帝的皇后,当年在冷宫苦熬,差一点被废掉。康熙奉她为皇太后,孝敬如生母。太皇太后年迈,她在身边陪伴、侍候,共同品茶聊天,尽晚辈的孝道。有这样的儿媳在身边,老太太既能得到周到的照顾,又不寂寞”。

据清道光年间续修的《放船台陶氏源流》残本记载:“淑唐公(陶淑唐,苍溪县城陶家巷人,其父陶怡因开铁山关、八字堡,在云阳飞刀斩吴三桂爪牙,被先后封为百总、千总、太子府四品典仪,袭太子府正七品典仪,累官至正四品知府)以邑之漓江茶奉后,甚得后心,以太子府六品典仪赏加正一级记”。有专家说,家谱反映的历史是最真实的历史。这段家谱的记载,充分证明了“苍溪茶”进入皇宫的历程。

“九龙山中泉,漓江顶上茶”是苍溪茶文化的经典。现在“苍溪茶”的主产地在漓江镇,茶叶已经成为漓江镇特色产业之一。以龙亭山茶场为核心,辐射发展了凤娥、玄坛、山王、盐海、猴树五个村,现有茶叶面积3700亩。特有品牌“漓江茶”品质上乘,曾荣获西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蒙顶山茶杯”国际茗茶银奖,享誉省内外。

猜你喜欢

皇太后漓江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漓江情画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光华呈爱日 仁寿遍和风 从寿康宫佛堂内部陈设看崇庆皇太后多元的宗教信仰
香喷喷的茶叶
还我们美丽的漓江
漓江夕色
穿长裙的“皇太后”
请“皇太后”走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