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周围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2016-01-23王哲焱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皮肤病

王哲焱

(内蒙古中医医院皮肤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周围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王哲焱

(内蒙古中医医院皮肤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血管周围性皮肤疾病包括多种疾病,我院治疗观察的主要是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结节性血管炎及白塞氏病的患者,对上述几种疾病,以中医药为主,进行治疗观察,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明确诊断,病历记载比较完善,患者能坚持治疗者56例,今将其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和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中西医结合;血管周围性;皮肤病

1 病 例

例1:刘XX,女性,42岁,因下肢红斑结节4个月,女阴溃疡2个月而于2011年3月27日入我院治疗,自2010年冬开始,下肢有红斑结节发生,数目较少,时起时消,服中西药而缓解,未引起注意。最近四个月来,下肢出现较多的皮损,全身乏力,下肢沉重,浮肿,近10天来,晚间有发冷发热,下肢皮损有剧疼,以致行动困难,虽在他院应用抗风湿、止痛等药物仍无效。近两个月来,外阴部分发生溃破,有尿痛、局部疼痛,用抗感染治疗后,疼痛已减轻。但红斑结节仍不减退,且在右手背也出现红斑结节,故转来我院治疗。

既往史:有高血压史2年。子宫肌瘤曾做局部摘除术。无烟酒嗜好。

查体:体温37ºC,脉博84/min,血压154/100 mmHg(20.5/13.3 Kpa)慢性病容,下肢行动困难,无全身淋巴结肿大,咽峡稍充血,口腔无溃疡,肝可摸及,无触疼。皮肤无毛囊炎,下肢,右手背有散在紫暗红色结节,指节至核桃大小不一,压疼明显。外阴在小阴唇有1×1.5 cm浅表结痂性溃疡,无红肿疼痛,局部淋巴结不大,下肢浮肿(+)。

化验:血色素12.2 g%,红血球387万,白血球10200,中性76%,嗜酸性2%,淋巴20%,单核性2%,尿蛋白微量,红血球2~3/mm3,白血球4~6/mm3。

西医诊断:结节性红斑,女阴溃疡。

脉滑而少力。

舌质淡而少苔。

辨证论治:下肢结节性红斑连续四个月未愈,慢性病容,有下肢浮肿,心慌气短,全身乏力,月经不调,血色淡而少,舌淡,脉弱,皮疹色暗紫,且有慢性外阴溃疡,乃是气血不足,瘀毒阻于经络所致,发于皮肤而成溃疡,此种斑疹溃疡乃是“寒疡”“阴斑”之类,治宜补气益血,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方用加减十全大补汤治疗。每日1剂,连服6剂,结节性红斑大部消退,已不疼痛,精神食欲均增进,心慌气短也明显好转,再服原方加减七剂而诸症基本痊愈。

例2:云XX,女性,23岁,因发烧,下肢有结节红斑半个月而于2012年9月10日入我院治疗,开始为全身酸懒乏力,下肢无力沉重酸痛,以后在下肢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结节,指节至核桃大小,鲜红色,有自觉疼痛与压痛,曾在乡镇医院服用APC,消炎痛,与中药,病情不减轻,反而日益加重,近两日来发烧38ºC,左右,下肢红斑结节增多,且有肿胀发亮,疼痛。咽干、口渴,二便正常,食欲欠佳,晚上有五心烦热。

既往史,去年夏天也曾在下肢出现过数个红斑结节,不严重,服APC等药2~3周自愈,未休息。

查体:体温37.7℃,急性病容,双下肢有指凹性水肿发亮,散在上肢红斑结节,呈暗紫色,有明显触痛,无全身淋巴结肿大,咽不红,无龋齿,心肺(一),肝脾未摸及,四肢脊柱无畸形。

化验:血色素11 g%,红血球321万,白血球5200,中性67%,淋巴32%,嗜酸性1%。血沉100 mm/h,尿蛋白(±),白血球1~2个,皮肤病理报告为炎性改变。咽拭子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

诊断:结节性红斑。

脉滑较有力,舌质红有薄黄苔。

辩证论治:下肢紫红色结节,疼痛,月经有暗黑色血块,是瘀血阻于经络之征。用加减四妙勇安汤治疗一周而痊愈。2013年追访,该病无复发,仅有时在阴雨天感四肢关节酸痛。

2 体 会

下肢红斑,结节性皮肤病,在病因上可能完全不同,但在临床症状表现上和在病理组织学改变上却有相似之处。但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法则来进行分析,它们也有许多共同之点。因此,我们对上述几种疾病的56例患者,按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做了疗效观察。56例中,痊愈率达39.6%,除3例效果不明显外,53例均收到一定的效果。其中有的结节性血管炎患者,患病数年之久未能治愈,经用加减十全大补汤治疗后获得痊愈,上述有硬红斑患者,以前单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结合用中药后,效果明显提高。又加上述的两例典型病例,经用中医中药按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这使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祖国医学“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优越性。这类下肢的皮肤血管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可能与体内气血两亏,外受风、寒、湿、热、毒、邪使血凝气滞,阻塞经络有关。从目前的疗效上来看,上述的加减十全大补汤、加减四妙勇安汤等对下肢血管性疾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我们体会,要做到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相结合,既用西医的检查方法(包括血沉X线检查和病理等)确定诊断,还要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做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治疗上要吸取两者之长。如我们治疗几例硬红斑,单用西药疗效缓慢,单用中药效果也不明显。后来,我们一方面用西药,一方面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以补气、益血、温寒、燥湿、解毒、活血化瘀等为治则,采用加减十全大补汤治疗,效果就显著提高。

[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皮肤病性病学》[J].2007,424-427,405.

[2]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皮肤病学》[J].2001,859-860,864.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58.6

A

ISSN.2095-6681.2016.32.169.01

猜你喜欢

结节性红斑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木星的小红斑
木星上的大红斑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护理体会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小金丸配合优甲乐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