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瓣膜性与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2016-01-23

关键词:利钠人脑瓣膜

谢 辉

(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瓣膜性与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谢 辉

(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目的 着重于分析非瓣膜性与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运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疾病情况分为瓣膜性组与非瓣膜性组各4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瓣膜性组LVEF明显改善(P<0.05),而非瓣膜性组未见改善(P>0.05);非瓣膜性组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等指标显著改善于瓣膜性组(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有效治疗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与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前者疗效相对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非瓣膜性;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临床效果

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到了终末期可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而且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其他患者有极大差异,临床症状也能够表现出这种差异[1]。虽然现阶段重组人脑利钠肽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但是临床少有对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与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药物疗效差异的研究[2]。本次就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发现该药物在临床治疗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40例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瓣膜性组,40例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非瓣膜性组。其中,瓣膜性组患者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14例;疾病统计中二尖瓣脱垂、风湿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分别为12例、19例与9例;年龄在54~79岁,平均为(65.8±4.6)岁。非瓣膜性组40例患者,女15例,男26例;患者年龄53~78岁,平均(65.6±4.4)岁;4例患者为肥厚型心肌病,15例患者是高血压心脏病,7例患者为缺血性心脏病,14例患者为扩张型心脏病。两组除疾病类型外,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用于本次研究。

1.2 方法

两组均行洋地黄、华法林、他汀药物、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除此之外,两组均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先将1.5 μg/kgrhBNP(企业名称: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33)负荷量静脉推注,再选用0.0075~0.01 μg·kg-1·min-1的速率持续泵入120 h(5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指血清CRP(C反应蛋白)、BNP(b型钠尿肽)、LVEF(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相比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均明显改善(P<0.05),瓣膜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P<0.05),非瓣膜性组左室射血分数未见改善(P>0.05);与非瓣膜性组相比,瓣膜性组C反应蛋白与b型钠尿肽改善效果略低(P<0.05),但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于非瓣膜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分析(±s)

注:a表示与治疗前P<0.05,b表示与非瓣膜性组治疗后P<0.05,c表示与治疗前P>0.05

组别(n=40) 时间 BNP(pg/mL)CRP(ng/mL) LVEF(%)瓣膜性组 治疗前2080.3±212.6 9.5±1.4 39.5±6.5治疗后 1426.5±168.5ab 7.2±1.6ab 42.3±5.4ab非瓣膜性组 治疗前 2103.6±197.3 9.8±1.2 38.6±7.2治疗后 1121.4±205.7a 6.2±1.5a 38.9±7.5c

3 讨 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既有单纯性血管扩张剂的效果,也有多种生物作用,包括利尿、促进纳排泄、阻滞心力衰竭恶性循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等作用。由上述结果可知:非瓣膜性组BNP、CRP可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稍高于瓣膜性组,这说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更好;研究表明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与非瓣膜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BNP、CRP、LVEF等指标相比治疗前获得了显著改善,尤其是LVEF的改善与非瓣膜性组极为不同,后者LVEF几乎未见改善,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在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临床推测可能是瓣膜病心衰大部分存在LVEF降低,而且这一病理改变相对非瓣膜病心衰更为严重,故在治疗过程中瓣膜性组LVEF的改善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效果确切,而且对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LVEF的改善极为明显,可显著改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BNP、CRP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张晓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冻干重组人

脑利钠肽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23(01):70-71. [2] 徐宝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瓣膜性与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

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04(21):5304-5306.

本文编辑:王 琦

R541

B

ISSN.2095-6681.2016.32.059.01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瓣膜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烂”在心里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