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2016-01-23灏,康永*

关键词:甲亢情志中医药

谭 灏,康 永*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综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谭 灏,康 永*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我国古代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瘿瘤早有记载,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药发展也在进步,一代代中医人对这个病进行更加深入研究得出,中医药疗法对患者效果突出,尤其是中医早就提出情绪和精神对于甲亢发生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传统中医药治疗的同时也要进行对情志,精神的调节再配合针灸等具有中医特色辅助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医治疗;瘿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中医范畴又称为”瘿瘤”。从中医的理论来说,甲亢的发病与情志和体质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患者表现为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等一派热象,进而导致胃火炽盛,所以消谷善饥;但是甲亢患者往往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以在食量增大的同时却反而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女性患者会出现如月经不调,经少,经闭等妇科疾病;男性患者则出现遗精、阳萎;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归属“瘿瘤”范畴。若患者素体,是指与生俱来,或幼时因某种原因而引起的体质。中医叫“素体”。更容易引起甲亢。

1 中医分型及治法

甲亢的现代中医证侯分型大致分为:(2)肝郁脾虚痰结型:治宜健脾解郁,化湿豁痰,软坚消瘿。(2)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3)阴虚阳亢型:治以益气养阴,滋肾潜阳。

2 中医药治疗经验及疗效

中医治疗上甲亢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治疗上常常需要长时间治疗,调理,通过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滋阴降火、滋补肝肾、宁心安神、活血通络驱除邪毒等多种方法、多个环节,借以达到调整人体内环境平衡,但是甲亢患者容易急躁易怒,肝郁化火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配合中医特色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

3 中医古方专方

3.1 瞿氏[2]用藻药散加减治疗瘿瘤患者36例,药用柴胡、海藻、黄药子、昆布、穿山甲制后冲粉吞服等,3次/d,30天为一疗程,以达到疏肝理气,滋阴降火,总有效率为91.66%。王旭等[3]自拟益气消痹汤,以益气养阴、消痹散结治疗原则来治疗甲亢60余例,效果显著,且治疗后观察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含量水平均有明显下降,结果显示益气消痹汤具有免疫调节从而治疗甲亢的作用。王学文等在治疗甲亢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患者31例选用甲宁方,经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水平较前明显降低[4]。用甲亢汤治疗甲亢阴虚阳亢的患者,经治疗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3.3%。且治疗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水平均有显著下降,提示甲亢汤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5]。张志羞等[6]自拟疏肝消瘦汤,以疏肝理气、益气养阴、软坚散结为法治疗甲亢例,效果显著。郭宝荣等[7]治疗属心肝火郁甲亢患者,治以清肝泻火、养阴和血,兼以益气、消痹散结,予愈痹片号,不管在症状改善方面,还是通过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方面都具有显著性差异,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

3.2 中药复方治疗

孙朦朦教授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甲亢不仅使白细胞减少,并且一定程度上还对甲亢有预防作用[8];聂有智教授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甲亢,总有效率为95.2%。用复方贝力生治疗甲亢,有效率90%。用一贯煎加味,治疗甲亢,有效率80%[9]。

3.3 外敷法

张氏等以甲亢膏外敷配合汤药用局部外敷法:治疗甲亢66例,膏用生大黄,栀子,青黛,大贝,山慈菇,黄药子,冰片,研为细末,以夏枯草水煎浓缩液调成软膏外敷,每晚睡前敷上,次晨取下,连用50天,用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疗效明显。[10]

3.4 情志护理

管舒婷教授提出要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情志护理:所谓情志护理也就是心理护理。由于多数甲亢患者急躁,易怒,加上部分患者长期治疗无效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还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发展,所以配合情志护理有一定的临床价值[11]。胡松洁教授提出五音疗法角,徵,宫,商,羽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与人体内相应的脏器的活动功能相结合,指出音乐声调高低的不同对人体五脏生理或病理活动以及人的情志变化有不同的影响[12]。由此调节甲亢病人情志,从而配合中药治疗,达到良好的疗效。

3.5 针刺疗法

蔡英杰教授使用自拟参海连翘汤,配合针灸疗法。取穴:天突穴,风池穴(双),人迎穴(双),天鼎穴(双),扶突穴(双),气舍穴(双),廉泉穴,根据病情与病位的特殊性,每日选穴针刺,疗效显著[13]。

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甲亢发生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压力加重对甲亢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致以发病,甲亢治疗过程中具有治疗时间长、易复发等特点。治疗时,若单用中药方法治疗,往往起效慢,疗程长,疗效不明显;若单用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中医药结合治疗方法(针灸和情志疗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状态。近年来国内对甲亢治疗进行大量研究,尤其中医药方面,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医特色治疗应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对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9-277.

[2] 翟忠灿.藻药散加味治疗甲亢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3(3):13.

[3] 王 旭,陈金锭.益气消痹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2):712-713.

[4] 王学文,甄红暄,范春来,薛 靖,白君伟,梁苹茂.甲宁方治疗肝阳上亢、血疲痰凝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7,2,24(1):25-26

[5] 范 华,黄祥武.甲亢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0例[J].福建中医药.2006,2,37(6):33一34

[6] 张志葒,张传平.疏肝消瘦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3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9):26.

[7] 郭宝荣,冯建华,张 娟,等.愈痹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4(2):97-100.

[8] 孙朦朦,陈 惠,倪 青.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白细胞减少[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3:454-455.

[9] 聂有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医刊,2013,03:18-19.

[10] 叶丽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文献杂志,2004,01:40.

[11] 管舒婷.中医治疗及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9:115.

[12] 胡松洁.五音疗疾与养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3):10-11. [13] 蔡英杰.自拟参海连翘汤与针灸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3,09,14-2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259

A

ISSN.2095-6681.2016.32.017.02

康永

猜你喜欢

甲亢情志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