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分析

2016-01-23

关键词:末梢分析仪血常规

陈 莉

(黑龙江省江滨农场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4243)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分析

陈 莉

(黑龙江省江滨农场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4243)

目的 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分析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10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血液采集位置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实验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血采集的方式,对血常规进行检测;实验组患者采用末梢血采集的方式,对血常规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分析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液采集0 min、10 min、30 min后,其血小板和白细胞指标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采集具有可靠性、稳定性强的特点,具有临床分析价值。

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

在临床医学检查中,血常规检测具有良好优势,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使其检测结果更具精准性的优势。当前关于血常规检测,均依据血细胞分析仪辅助完成,其分析仪具有检测流程简便、速度快和准确度高、可重复检测的特点[1]。而在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测中,血细胞分析仪存在不同地检测结果。对此,本文以以我院就诊的患者102例为例,对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分析价值进行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10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血液采集位置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实验组51例。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在10至62岁,平均年龄为(35.5±0.5)岁;身体健康患者30例、各个科室疾病就诊患者21例。实验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12至60岁,平均年龄为(34.8±0.7)岁;身体健康患者25例、各个科室疾病就诊患者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无任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仪器

血细胞分析仪(产地:日本、型号:SYSMEXK4500)、抗凝管(内部含有抗凝剂)、稀释液、溶血素等[2]。其中稀释液和溶血素产地均为国产。

1.3 检测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血采集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末梢血采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两组患者需在空腹的条件下,方可对血液进行采集,其中静脉血采集利用采血管静脉抽取的方式,取患者约2 ml静脉血,结合抗凝剂的使用,避免患者血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凝结的可能;末梢血采集主要从患者手指末端处,以末梢采血针,完成患者末梢血的抽取工作,其中末梢血采集量在20 μl左右,之后选用稀释液(剂量在1.6 ml)对患者末梢血进行稀释[3]。最终,对患者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

2 结 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中,可知对照组患者在静脉血采集0 min后血小板指标数为(232±68)×109/L、白细胞指标数为(7.7±2.3)×109/L;10 min后血小板指标数为(2 3 1±7 5)×1 0 9/L、白细胞指标数为(7.3±2.1)×109/L;30 min后血小板指标数为(22 6±6 4)×1 0 9/L、白细胞指标数为(7.5±2.4)×109/L。实验组患者在静脉血采集0 m i n后血小板指标数为(2 0 3±5 3)×1 0 9/L、白细胞指标数为(1 0.7±2.5)×1 0 9/L;1 0 m i n后血小板指标数为(2 7 4±6 3)×1 0 9/L、白细胞指标数为(9.3±1.7)×109/L;30min后血小板指标数为(2 8 3±7 4)×1 0 9/L、白细胞指标数为(9.6±2.7)×109/L。两组患者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血常规检测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疾病的主要手段,更是为各项病症的诊断与救治工作提供有利条件[4]。现阶段,医院常采用血细胞分析仪作为血常规检测仪器,其原因在于: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准确、便捷以及可靠的特点,同时还可完成重复血液样本检测工作。在本次实验中,由于两组患者采取血液样本位置的不同,致使血小板和白细胞指标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差异,如在30 min时,静脉血血小板指标数为(226±64)×109/L、白细胞指标数为(7.5±2.4)×109/L;末梢血血小板指标数为(283±74)×109/L、白细胞指标数为(9.6±2.7)×109/L。由此可知,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采用末梢血血液样本检测的方式,具有临床分析价值。

[1]刘英芹.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80-581.

[2]米宝华,邢云萍.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分析[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15(3):197.

[3]张依军.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53-54.

[4]陈 卉.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2):74-7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46.1

B

ISSN.2095-6681.2016.36.141.01

猜你喜欢

末梢分析仪血常规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