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消灭小儿麻痹症?

2016-01-21卢伊

凤凰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温格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卢伊

“在没有脊髓灰质炎的世界里,人类将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疾病而诱发终生残疾。”这是国际扶轮社项目执行官卡洛·潘妲克心中描绘未来世界的模样。

如果一切顺利,这一美好愿望很可能在2016年实现。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这种俗称小儿麻痹症的古老顽疾,可能成为继天花之后第二个被人类彻底消灭的传染病。

自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发起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倡议以来,脊灰发病数已从当时估计的35万例锐减至2014年的359例。对于绝大部分地区而言,脊灰这一随时可能剥夺人类站立行走能力的可怕疾病,即将在人们的记忆中尘封。

尽管距离一个零脊灰的美好未来已不再遥远,受卫生状况不佳、不安全局势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消灭脊灰的最后一公里仍需艰难跋涉。

一再推迟的时间表

“疫苗,疫苗,疫苗。”WHO消灭脊灰执行官哈米德·贾法瑞在《凤凰周刊》书面采访时接连写下三个“疫苗”,强调疫苗接种对于根除脊灰的重要性。由于人类至今未能找到治疗脊灰的方法,所以只能通过接种疫苗等预防手段来阻断病毒传播,保护易感人群。

1952年,首支疫苗的研制成功使人类终于有能力扭转脊灰大规模流行的不利局面,口服疫苗的出现更加速了疫情的遏制进程,效果立竿见影。1988年,脊灰已在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及澳大利亚彻底消失,

这促使人们在当年召开的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设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2000年彻底根除脊灰。

经过持续不懈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以及数轮强化免疫活动,中国在2000年被WHO认证为无脊灰国家。尽管彼时脊灰在全球范围内的年发病数已减少99%,但仍在多达20个国家流行,原来的根除计划落空。更为糟糕的是,部分国家停用疫苗的行为殃及到其他无脊灰国家,一度导致数以千计的儿童感染。

“如果不能彻底消灭脊灰野病毒,即使是那些此前已完全消灭该病的国家,疫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盖茨基金会全球脊灰项目负责人杰伊·温格说。

2008年底,WHO推出新的全球根除脊灰计划,预期到2013年底实现全球无脊灰目标,希望能够提振各方士气,继续推进根除计划。

2012年,随着印度成功遏制脊灰的本土传播,世界范围内的脊灰病例数骤减至223例,创下迄今为止的历史最低值,脊灰流行国也仅剩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其疫苗接种率均有显著增长。这些好消息令世界卫生组织在报告中判断,如能保持这股势头,全球有望在2014年底彻底消灭脊灰。

2014年3月,涵盖印度等11个国家18亿人口的东南亚地区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已摆脱脊灰阴影,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80%的人口能够在无脊灰地区生活,但彻底消灭脊灰的目标仍未实现。

尽管计划再次落空,比尔·盖茨对于根除该病仍持乐观态度:“2016年将会是人类消灭脊灰的关键年份,假如2016年我们医治好了最后一例脊灰病例,再观察3年,没有出现新的病例,我们就可以宣布脊灰是继天花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二个被完全消灭的传染病。”

最困难国度的攻坚

贾法瑞对印度儿童饱受病痛折磨的经历印象深刻,“脊灰甚至剥夺了他们获得名字的权利”——由于印度的公共卫生条件和医疗手段极其有限,儿童一旦患病,存活机会微乎其微,他们往往只有在熬过周岁生日后才能被家庭认可,在此之前,有些父母甚至都不愿为他们起上一个名字。

极高的人口密度和糟糕的卫生状况使得印度成为脊灰病毒繁衍的温床,被公认为消灭脊灰技术难度最大的国家。温格也曾在印度工作过5年时间,他说:“整个疫苗接种工作会有大量涉及管理、技术、监督、训练的细节需要反复操作,或许这听起来有些单调,但它们能确保每名儿童都能接种疫苗。”正是温格口中这单调而必要的疫苗接种工作,令印度直至今天未再出现新的脊灰感染病例。

2015年9月25日,又一个好消息传来:WHO宣布将尼日利亚从脊灰流行国的名单中剔除。这意味着脊灰在最贫穷的非洲大陆消失。

消灭脊灰在尼日利亚同样不易,最大的阻力源于当地人对接种疫苗的抵触情绪。在尼日利亚北部,疫苗质量、接种目的甚至接种人员都成为人们怀疑甚至攻击的对象,当地人一度认为接种疫苗是一场“西方的阴谋”,目的是为了让穆斯林女子绝育。

极端组织“博科圣地”也严重阻碍着尼日利亚的“灭灰”行动。2014年,“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在包奇州的疫苗接种中心绑架了3名医疗工作者,并在北部城市卡诺脊灰免疫中心的袭击事件中杀害9人。

为了结束疫情,当地政府、民间团体、宗教领袖以及全球数以万计卫生工作者的援助力量不断涌入尼日利亚。根据联合国网站的数据,在20余万名志愿者的协助下共有超过4500万名5岁以下的尼日利亚儿童接种疫苗,成功摆脱脊灰威胁。

阿米努是脊灰免疫志愿者中的一员,他早在多年前就因罹患脊灰而终生瘫痪,其子奥马尔也未能幸免,这样的家庭悲剧在尼日利亚曾经比比皆是。在体尝脊灰带来的种种不便与痛苦后,阿米努成为当地脊灰免疫行动的发起者之一,他不时带上奥马尔去劝说仍未免疫的家庭尽快接种疫苗,“因为我会告诉他们,你绝不希望在未来看到自家孩子无法行走而追悔莫及,就像我现在这样”。

最后一公里

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开展近30年后,脊灰流行地区史无前例地缩小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国。但只要还有一名儿童受到感染,世界各地仍会继续面临感染的巨大风险。

巴基斯坦是继印度后挑战最大的国度,大量儿童仍未接种疫苗。一些儿童身处医疗团队难以进入的偏远地区,一些生活在局势较为紧张地区的儿童则由于家长对疫苗治疗和医疗团队的动机产生怀疑而无法接种疫苗,还有些儿童因跟随家庭四处游走而错过一次又一次的免疫机会。

为应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巴基斯坦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由总理直接负责消灭脊灰活动的国家,总理行动小组会定期召开会议监测工作进展。同时,巴基斯坦当局不断鼓励当地妇女和熟悉情况的社区人员参与疫苗接种工作,宗教人士也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都有助于解开部分地区民众对接种疫苗的心结。目前,医疗团队已为巴基斯坦儿童接种了约5亿剂疫苗。

国际扶轮社目前也正在巴基斯坦发起一场高质量的免疫活动。据潘妲克介绍,2015年9月,该行动已在巴国锁定了约3600万面临高感染风险的5岁以下儿童,其中大约50万儿童是被此前的疫苗接种工作遗漏的。目前,超过20万医务工作者正在相关区域搭建卫生营地,为超过35万人提供疫苗和卫生设施。在一些局势不稳定的地区,国际扶轮社发动更多女性志愿者推广疫苗,此举大大减少了增加武装安保人员的需求。

阿富汗也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注射脊灰疫苗。此外,在人员流动频繁的阿巴边境,为防止脊灰病毒由流动人口带向邻国,边境两侧均设立医疗团队来检查出入境的儿童手上是否留有接种疫苗的标记,如果没有便立刻为其接种。目前,每天都有大约2000名儿童在边境补种疫苗。

“而对其他国家而言,成功斩断脊灰流行也并非意味着高枕无忧。”温格说。尽管目前世界各地仍在广泛使用这种“迄今开发的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但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口服疫苗中的减毒病毒仍可能产生变异并恢复毒力,进而导致接受免疫的儿童罹患脊灰。仅2015年一年,马达加斯加、乌克兰和老挝就先后报告了11例儿童因口服疫苗变异而瘫痪甚至死亡的病例。这些日益显现的副作用均表明,要想永久遏制脊灰,就必须在全球实现彻底根除脊灰野病毒的目标后,用灭活的注射疫苗逐渐取代口服疫苗。

WHO认为,为应对口服疫苗衍生的脊灰病毒,各国必须维持高水平的常规接种覆盖率,否则将面临更高的传染风险。

猜你喜欢

温格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他从丹麦渔村骑向环法冠军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温格与特朗普
温格13年首胜穆帅
阿尔贡古捕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