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友:9招在手,过冬不愁

2016-01-20李文慧

家庭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泡脚糖友情绪

随着冬季的到来,糖尿病患者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冬”。冬季,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自我保健,平安度过寒冬。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邀请糖尿病防治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李文慧博士撰文,提醒广大糖友——

冬季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这是由于天气变冷后,人体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其次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身体产热不足,加之免疫功能降低,遇到气温下降时,常易患感冒,也可导致病情反复;同时寒冷刺激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从而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天应特别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糖尿病患者要想平安过冬,需做好以下几点:

保暖御寒防感冒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每年一到冬季,感冒患者就特别多,原本血糖不是太高的患者,血糖也会升高。糖尿病患者如果得了感冒,在整个感冒期间,无论是一两周还是一个月,只要感冒还在,血糖就会居高不下。这个时候,患者往往很为难:感冒药是吃还是不吃?针该如何打?降糖药的剂量要不要增加?等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群相比,保暖、御寒和防感冒的任务更艰巨。这是因为,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由于常年血糖不稳定,有时候低,有时候高,波动很大,降低了人体免疫力,即使在天气正常情况下,糖友也容易感冒。在寒冷季节,人体免疫力普遍相对较低。每年的12月中旬到1月中旬,是流感高发季节,这时做好保暖工作很重要。有人认为多穿一点就是保暖,但其实,随时增减衣物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如果进入室内没有及时脱掉外套,引起大量出汗,再到室外就很容易感冒。此外,还要注意居室通风,通风时要保暖,不通风的时候要及时调整衣服。

如果患者得了感冒,要密切监测血糖,密切关注饮食和起居变化。不管血糖高或低,在不能进食或进食量比平时少的情况下,要及时调整用药。如果不会调整,就要及时就医,让医生根据血糖的监测结果帮助调整用药。

节制饮食控血糖

随着天气转冷,糖尿病患者的活动量也会减少,饮食要做适当调整,才能避免血糖过度升高。

饮食如何控制,这需要患者自己因地制宜。临床中总有患者喜欢向我们要一个具体的饮食方案,比如:医生请你告诉我,我能吃多少东西,我到底要吃多少东西?我们说,饮食的问题既要尊重科学,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口味来,切不可过于教条。糖尿病患者需要在监测血糖的基础上自己摸索,到底吃多少,吃什么,要根据血糖的情况。如果吃的量合适,但血糖就是偏高,就要想办法在不减食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运动或药物。

室内运动效果好

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的室外活动会减少,室内活动会增加。在室内,糖友有哪些简单易行、又有一定运动量的运动方法呢?

运动锻炼分为有氧运动、力量运动和拉伸型运动3种类型。一次较为理想的运动应该包含这3种类型。

多数人认为有氧运动必须是在室外,其实在室内也同样可以进行。比如,在室内一些宽敞楼道或是其他地方反复来回走上二三十分钟,也会达到相当好的锻炼效果。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走也是很有乐趣的。运动时应保证居室的通风,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吸氧量大幅度提高,不开窗户的运动效果会大打折扣。

室内适当通风,比如每2小时开1次窗户,每次通风10分钟,具体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气温决定。总之,在保证室内空气比较新鲜的情况下做室内运动,效果也不错。

我认识一位朋友,由于家里地方小,他在看电视的时候干脆就踢腿,看完新闻联播,他也踢得大汗淋漓了。这一踢血糖也会好很多。其实,看电视的时候除了踢腿锻炼下肢,还可以练哑铃等锻炼上肢,以及做一些保健操,甚至在室内打打太极拳。这些都是既方便又有效的锻炼方法。如果因为室外冰天雪地就放弃运动,那就丧失了锻炼身体和与疾病抗争的大好时机。希望糖尿病患者能够坚持每天锻炼,把不能在室外做的运动在室内补回来。

冬季护足多泡脚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足部并发症是非常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截肢。

如果脚有问题导致活动困难,会严重干扰身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如果脚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引起足部的破溃有时很难愈合。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管有问题,常伴有循环障碍,脚又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一个部位,因此足部循环往往是最早和最易受到糖尿病影响的。即便没有糖尿病,随着年龄增大,脚凉腿冷也是家常便饭。70~75岁以上老人常常出现的脚凉和腿脚肿就是循环障碍的表现。因此,老年患者在冬季的护足任务更重。泡脚是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都可以采取的方式,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护足可以多泡泡脚。

足部的循环最好经常自行检查。有的病友就很好,常常摸脚上的血管,摸不清他就问医生。这时我们会建议他做下肢血管彩超,看某根血管是不是狭窄、闭锁。

有的患者没有太多血管问题,只是下肢血管的超声显示有一些斑块,血流不畅,血液流不到脚尖和其他比较远的地方,就会脚麻、脚疼。但是一泡脚就不凉、不疼了。所以建议广大的糖友们,尤其下肢循环不好的朋友冬季多泡脚。

不过,糖尿病患者泡脚时也要小心。一是要检查脚部是否有破溃;二是泡脚时水温不能过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不是很敏锐,容易出现烫伤,一旦烫伤破溃又不容易恢复。所以泡脚不要觉得水温越高越好,最好用有温度显示的足浴盆,控制在40℃左右,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大家要经常检查一下脚,有些老人足部皮肤较干,如果有破溃是不适合泡脚的,要先把脚护理好,一定不能疏忽大意。

监测血糖要定时

糖友在冬季血糖是最高的,波动也较大,那么冬季糖友如何监控血糖?

一般到了冬天,甚至到了某一特定节气,糖友的血糖就会突然升高,这跟气温有很大关系。外界温度越高,人体产热、消耗就越大,这样一来,血糖就会因为消耗大而降低。但是冬天一旦血管收缩,代谢率就会降低,这个时候吃进去的能量不能及时被消耗,而如果运动量还相对减少,血糖就会更高。

此时我们建议患者经常监测血糖。监测的方法具体是:一周内可以找一天,如果当天血糖很不稳定,则隔天查一个全天血糖谱;如果当天血糖稳定,则一周或者两周查一个全天血糖谱。全天血糖谱的监测点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个小时(从每餐第一口饭开始计时)、睡前。这样可以看到血糖变化的规律,如果与进食和运动情况联系起来,就更有指导性。

控糖先要控情绪

血糖波动和情绪有很大关系。寒冷又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糖友在冬季如何避免情绪波动呢?

人的情绪跟身体的生理舒适度关系密切。血糖高了,人体处于相对困顿和缺氧的状态,这时自然会情绪烦燥,甚至会低沉抑郁。情绪烦燥和抑郁,反过来又会影响血压。如果血压有问题,又可能影响心脏。所以血糖和情绪也是相互作用的。当出现情绪问题时不妨及时查查血糖,看看是不是血糖偏低造成的。如果因为心情不好就忽略吃饭、忽略运动,则损失更大。所以糖友要注意及时自行调整情绪。

用药不可瞎增减

糖友在冬天用药需不需要调整?如果出现低血糖应该怎么办?

冬季血糖会偏高,但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吃。冬季大家喜欢吃相对油腻一些的东西,会造成血糖升高,所以要减少吃的频率和数量。假如已经吃了,需要调药时不能擅自增减,要和医生商量后决定。

有人认为既然血糖很高,那就把全天的药加一倍的量,殊不知这是很危险的。如果确实需要调药,也要在能密切观察全天血糖的情况下,适当地把某一顿的药往上加一点。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己临时调一调试试也可以,但要给医生提供血糖监测的结果,以便医生进行判断。

假如出现低血糖,应该及时找到造成低血糖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经常的。如果只是偶尔1次,甚至一个月都不到1次,找到原因,当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注意及时加餐或调药;但如果低血糖经常发生在某一固定时间,就应该从日常用药和饮食运动上去找原因,及时调整,以避免低血糖发生。

随诊间隔要缩短

糖友随诊一般是每3个月1次。如果冬季出现胸闷或头晕,应该马上就诊,不适发生时最好先量血压、测血糖,以便找到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在冬季可以考虑缩短随诊间隔,比如由原来的3个月1次,缩短到1~2个月1次。平时记录好身体情况和血压血糖的监测数据。事先准备好随诊时要问医生的问题,避免并发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家属关注需到位

在冬天,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脑血管问题,比如心肌缺血或脑缺血等,严重时甚至出现这些重要脏器的梗塞。糖尿病家属如何关注这些问题以便及时发现及时送患者就诊呢?

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家属的关注。比如患者每天有何不适,睡得怎样,吃得怎样,是否查了血糖和血压,有没有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如果能够给患者一些提醒和关注,常常能够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头晕、情绪烦燥、无力、精神不好、胸闷的症状。头晕和胸闷是脑部供血不好,或者心脏循环差。如果这些症状是一过性的,不是经常有,可以视为偶然事件;如果每天在固定时间出现同一症状,这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作为患者,每天面对糖尿病,心理上难免有一些阴影。作为家属,首先要理解,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采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适度关心其饮食起居,出现情绪波动时,要及时和疾病变化相联系,而不要认为只是一般的情绪波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警惕而宽容地帮助患者,做他们的贴心人。

附:

糖尿病患者常见问答

问:我外婆有糖尿病,但是这几年控制得还可以,一直在用拜糖平,冬天的服药量要调整吗?另外她最近皮肤瘙痒得很厉害,怎么办?

答:不管用的是拜糖平还是其他降糖药物,是不是需要调整用药,一般我们都要查血糖谱,最好是有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根据这些数据医生会判断用药是不是适合。如果不适合,则需要调整。皮肤瘙痒有几个原因:第一,冬季天气比较干;第二,老人的血液循环不好;第三,老人牙不好,吃水果和蔬菜比较少,维生素比较缺乏;第四,老年人吃油太少,食物过素。以上原因导致皮肤营养不良而瘙痒。平时可以抹点润肤油,但光抹油不如内外兼治效果好(编者注:皮肤瘙痒问题可参见本期疾病诊疗栏目文章《痒吗?可以这样》)。

问:我父亲今年70岁,现在一直打胰岛素,甘舒霖70/30的混合装,早16,晚16,早上空腹血糖基本正常,中午饭后2个小时再测时血糖值高达26~30,小腿也有些浮肿。请问下一步该怎么治疗?

答:一般来讲,单纯打胰岛素有的时候血糖不一定很稳定,所以多数情况下,还要合用一些口服药,如二甲双胍等。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如果肝肾功能允许,就应考虑和口服药联合用药。如果没有任何口服药,单纯使用胰岛素,长期稳定控制血糖又不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具体治疗用药及剂量需要到医院就诊才能确定。

腿浮肿有很多原因,比如说血液循环不好、血液黏稠度很高。应该尽快把血糖调好,同时到医院查一下肝肾功能,必要时做下肢动脉和静脉彩超。

问:糖尿病患者冬天吃哪些东西比较好?

答:我们选择吃什么通常是选择自己喜欢吃的,吃了自己觉得舒服的和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有时候自己喜欢吃的可能很不健康。从中医的理论来讲,冬天应该适当进补,但冬天也怕补过了,需要泄一泄。大家要参照健康饮食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喜好,同时掌握一些简单的中医理论,反复试验、观察和调整,就能够找到相对适合自己的食物。当然,作为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根据血糖的监测结果来进行判断,一定要避免偏听偏信,一成不变的教条式行为方式。

小贴士

监测血糖先暖手

糖友如果在家里或其他医疗机构查指血血糖,要注意手很凉时不要采血。可用热水洗手或者用热毛巾先敷一下,手暖和后,或者跟自己胳肢窝的温度差不多时,再采血测血糖。这是因为如果手或手指尖很凉,测的血糖是不准的,甚至偏低。

在采血的时候要注意消毒。有的时候手抹了护肤油,或者拿了吃的东西没有洗干净,都可能会影响监测的结果。

猜你喜欢

泡脚糖友情绪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夏季别忽视了泡脚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
泡脚可以加点药
泡脚驱寒消百病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