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老区脱贫致富步伐

2016-01-19王军

中国扶贫 2015年24期
关键词:田东县贫困村全县

王军

田东县位于广西南部,人口43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县,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田东县大胆创新,努力构建革命老区贫困治理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4.63万人下降到2014年达到6.58万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14年的4788元,年均增长18.4%,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乡收入比从2009年最高时的4.22:1降低到2014年的3.15:1,连续五年下降。

田东县贫困地区致贫因素错综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低。基于扶贫工作的整体性和长期性特点,田东县及时调整贫困治理模式,创新贫困治理的体制机制,构建系统的制度体系,力求突破新时期面临的农村贫困治理困境。

2014年12月,田东县获批“国家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县”,承担起了国家赋予的构建贫困治理体系的重担。

凝聚起坚决打赢攻坚战的共同意志

田东县委县政府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现阶段重要工作之一,坚持扶贫开发综合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将其贯穿于全县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最大范围地宣传动员,掀起扶贫开发新高潮,唤起县内外民众对贫困问题和贫困群体的关心,凝聚起全县人民扶贫开发的共识。

田东县成立扶贫开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将扶贫工作当做“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的指导下,编制了《田东县县域经济与扶贫攻坚规划》,配套制定了《田东县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全县其他各项工作在内容上也都以扶贫为重要取向,形成同心聚焦同向发力的扶贫大格局。田东县从2015年开始,将“贫困人口”“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村九年义务教育”“贫困村两后生职业技术培训率”五项指标纳入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通过人大表决上升为全县人民推进地方发展的共同意志。县人大通过视察、检查、听取专项报告等方式,跟踪监督扶贫成效。县政协围绕扶贫开发工作建言献策,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田东县把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都引导到扶贫工作上来,充分发挥社会群团组织、商会、文艺团体和经济能人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树立起贫困治理的价值理念

扶贫扶不起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贫困人口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信念,没有以积极的心态去脱贫致富。因此,我们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繁荣农村文化、弘扬文明新风、开展技术培训等,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观念,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不断提高发家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将脱贫由外在推动转变为内生发展。全县广大干部也摆脱了“当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光荣”的错误思想,鼓足干劲积极实施“脱帽子工程”,力争2017年实现全县整体脱贫,绝不拖全国全区后腿。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田东县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来指导扶贫开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从道德的转变、价值的重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格的提升等各个方面综合治理,引导贫困群众奋发向上。着眼长远,积极实施了教育扶贫,让每个孩子学会一门乐器或者擅长一项体育运动,促进下一代的全面发展,积极实施了医疗扶贫,在全国率先对6个月~6岁孩子进行营养干预,全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积极实施生态移民搬迁,转换生存空间,有效保护生态,促进扶贫攻坚和城镇化的融合式发展。田东县坚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来构建贫困治理体系,统领扶贫开发,综合施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起完备有效的脱贫机制

扶贫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需要着力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因此脱贫攻坚的过程就是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的过程,要科学地开展顶层制度设计。田东县锐意改革进取,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谋划建立健全了贫困治理制度体系。

在经济建设方面,田东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使过去沉睡的农村资源转化为资本,为贫困村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仅以田东县贫困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为例进行评估,价值超过20亿元,如果按照70%折扣进行抵押贷款,至少可以抵押贷款14亿元,贫困村平均每户可获得5.7万元贷款。通过农村金融改革,建立了信用体系,为全县信用贫困户提供了免抵押、免担保的贴息贷款,实现了精准扶贫和金融改革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贫困村集体股份制经济,贫困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参与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了“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等贫困村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

在政治建设方面,田东县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促进发展为导向,努力探索各类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贫困村-居委会结对、贫困村-企业结对、贫困村-园区结对、贫困村-协会结对、贫困村-县直结对”等多种结对共建模式,实施“城市帮农村、强村带弱村”活动,营造贫困村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增强党组织的整合和带动能力,在全县形成城乡联动、共同建设新农村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充实县扶贫工作力量,在乡镇安排1名专职扶贫副镇长,在各行政村设置1名扶贫专干。充分发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的扶贫带动作用,大力宣传表彰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全面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全县干部7478人参与结对帮扶18829户贫困农户,真正建立起精准识别、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的贫困治理执行机制。

在文化建设方面,田东县大力弘扬“百色起义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激励贫困群众奋发向上。86年前,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了百色起义,带领壮乡儿女走上了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现今我们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唤起贫困地区时不我待追求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坚持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获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为契机,大力推进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扶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在社会建设方面,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机制。全方位开展教育扶贫,实施儿童优先发展战略,从娃娃的营养改善抓起,强力实施“鸡蛋工程”“温暖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留守儿童购买意外保险等惠民扶贫项目。积极改善中小学教育环境,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提高脱贫致富能力。构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防控体系,免费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贫困村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做到贫困群众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生态建设方面,大力推进移民扶贫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式发展。对农村20户以下的自然村屯,实施“两个有效集中”,即向村部有效集中、往城镇有效集中,进行扶贫移民搬迁。推进贫困村“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结合“美丽田东·生态乡村”工程,打造贫困村优美、舒适、现代的人居环境。

切实落实领导责任,理顺扶贫项目,县委常委会定期开展扶贫研讨会,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扶贫管理信息系统,出台扶贫开发考核办法,建立起贫困治理的监测评估体系,将扶贫绩效与资金分配、项目分配、干部任用调整、评先评优、绩效考评等挂钩,不仅考评扶贫项目数量,更重视质量和效益。

形成共同治理的主体结构

贫困治理是一项公共事务,也与公共利益紧密关联。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促进者和维护者,在贫困治理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但这么多年的实践表明,自上而下单向的资源输送和项目推进方式,尽管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益,但是长远来看不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容易养成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不良风气。田东县党委政府积极探索,转变观念,在继续开展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公共服务环境的同时,通过农村金融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系列改革措施,根据市场规律,因势利导,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助力扶贫开发;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使用”与金融资本的“有偿使用”相结合,培养贫困户“有钱贷、钱要还”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和促进社会公益与贫困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社会帮扶、公益募捐、公益宣传、贫困地区人才培训、定向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党委政府领导、市场参与和社会协同推进“大扶贫”工作的格局,促进贫困群众思想的逐渐改变,使他们从“等靠要”被动接受帮扶逐渐转变为主动寻求脱贫致富路子,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相关主体的各项扶贫措施也都以了解和解决贫困户的真实需求为基础,开发设计参与式扶贫项目,逐步让贫困户成为贫困治理的核心主体。最终形成党委政府、市场、社会和贫困户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多元共治的贫困治理主体结构。

新时期面对新挑战,田东县坚定不移地弘扬“百色起义精神”,树立了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心,为“老少边山穷”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下一步,田东县将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战略部署,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制定并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猜你喜欢

田东县贫困村全县
墨韵书香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广西田东县林逢镇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蒙宥百:流翔高钙来了,角斑病奇迹般的走了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第六届“我是小画家”绘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