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与教学——体育特长生训练随想

2016-01-19赵荣

体育师友 2015年2期
关键词:特长生热身馒头

□ 丁 宁 赵荣

生活与教学
——体育特长生训练随想

□ 丁 宁 赵荣

教学活动就是一项把自己明白的知识和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使学生由不明白、一头雾水变得理解、豁然开朗的过程。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给予我一定的教学启示,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或现象,与我们的教学活动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只因职业的敏感,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学。如果用这种妇孺皆知的事物、现象比喻我们教学中的某个现象或知识概念一定可以起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我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接触和初中地理课中学习《地球的结构》章节的时候,当时由于学校条件差,没有地球仪等实物教具,只凭教科书上的平面图片,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到“地壳”、“地幔”、“地核”之间的关系,对其概念很是模糊。后来,慢慢理解了以后,在一次切洋葱的过程中,突发灵感:洋葱的结构和地球的结构很是相似!现在想来,如若当年我的老师能用剖切洋葱方式,让我们能观察到其内部结构来教学《地球的内部结构》章节内容的话,同学们一定会很容易掌握这部分内容。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举出很多。在我的教学中,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或概念不能很好的理解之时,我常常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学生觉得复杂的概念、难懂的知识转化成为他们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而这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打比方。用生活中众所周知的,却又与教学内容酷似的事物或现象作比方,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终运用消化到学习实践中。

例如,在给体育特长生教授《推铅球》技术中,在“最后用力”环节讲到“爆发力”这一概念,有些同学怎么也不明白,也就总不能集全身之力作用于铅球。我就用“打喷嚏”这一现象给学生举例子。打喷嚏的过程,就是关闭身体其他部位能够通气的器官,特别是关闭鼻孔出气,最后憋到一定程度时,爆发式地由口腔把体内的气体一下子喷发出来的过程。这就特像我们推铅球时的最后

用力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快对“爆发力”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推铅球的技术动作做了快速的调整,对推铅球的最后用力环节有了另一样的感觉。逐步找到了把全身的力量集中作用到铅球上的感觉,掌握了最后力量技术,使得同学们的推铅球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铅球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又如,在体育训练前的热身准备活动时,要求学生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热身一定要透彻,热身到全身每一个关节乃至每一个细胞都动起来、活跃起来,以防训练过程中剧烈运动中拉伤或扭伤。尤其是冬天训练时,让学生多跑几圈,但学生对我的要求理解不够透彻,总以为热身跑两圈,身体热了就行了,何必那么累?因此很多学生,把准备活动很不当回事,准备活动不到位、不彻底,像是走过场,导致热身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训练中则常常受伤。

针对此现象,我就拿生活中馏馒头现象作比喻。馏馒头,特别是冬天,一定要小火慢热,长时间让馒头从外到里整个热透,吃起来才好。否则用大火快热的馏法,很可能外表皮烫手,而馒头心里面还结着冰。热身也是一样,如果热身不透彻,也像馏不透的馒头,外表在流汗,里面还在发硬,训练过程中,强度稍为大点就容易受伤。作为我们的体育生,业余训练时间本来就有限,如果经常受伤不能正常训练,运动成绩何时才能提高?人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年能有几个一百天?有些同学一两年过去了,常在受伤养伤中,到了临界高考,成绩几乎停滞不前,也有些同学虽然平时训练成绩很突出,临近高考一旦出现受伤,还会误了三年才迎来的高考时机,实在是得不偿失。长此以往,而且还会损伤身体,落下习惯性损伤后遗症。所以,我也告诫体育特长生,在每天每次的训练时一定要养成“热好身、热透身”的好习惯。

还有比如,我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尽管老师苦口婆心讲解、示范了无数次,学生也辛辛苦苦丈量了半天、地上又是蹲又是跪,等到发令枪一响,学生站起来才跑,根本没有蹬地的冲击力作用和感受。因此,在练习起跑的过程中,我不时地用打比方方法来引导他们,先后举了好几个例子,逐步的他们对起跑有了感觉和提高。

如在发现学生起跑慢时,我就拿打枪发射子弹举例子,起跑的蹬地把人送出去,就像枪膛里发射出去的子弹,由静止状态一下子有飞出去的感觉。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打过枪,但是子弹飞出枪膛的速度世人皆知。通过这个比喻就让学生头脑中建立起跑应有的速度之概念。

在发现学生起跑中不知道推手或推手无力时,我就拿公园里划船打比方。我问学生:公园里划船划到岸边的时候,为什么往往拿船桨在岸堤上推一下或船上的人用手在岸堤推一把离开岸边?而不是在水中用桨一下一下划呢?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有力”!“划得快”!。我就顺势说道:你们也明白推地有力就划得快。可是你们起跑的时候就不知道去“推手”,不要以为在起跑时两只手没多大作用、可有可无?要想起跑快,除了腿要有力蹬地外,推手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实际上它就像木浆推岸那样,也为起跑增加动力,增加正能量。自此以后,学生们开始重视和发挥推手的作用了。

在学生起跑“预备”动作中,要求两腿半屈并保持肌肉绷紧有力支撑,以便枪响后能快速有力蹬离地面完成启动。可同学们要么两腿完全伸直,不留余地;要么两腿松软无力。

对于两腿伸太直,我就用“打拳”来说事。

我:屈着胳膊打你一拳疼还是直着胳膊打一拳疼?

学生:屈胳膊!

我:为什么?

学生:力量大!

我:那你们两腿伸直了起跑能登上力吗?能快吗?

针对两腿支撑无力的现象,拿射箭说事。

我:射箭的弓弦拉紧了弓箭才能射的远还是松松垮垮就能射远?

同学们:“拉紧”!

我:那看看你们的腿,耷拉在地上松松垮垮,起跑能有力吗?

同学们:不能!

我:你们说起来什么都明白,做起来什么都不知道。

自这样说过以后,同学们开始注意腿部的动作以及力度,慢慢的,动作越来越规范,蹬地越来越有力,起跑的速度也提起来了。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年度课题

(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425)研究成果之一]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 737202)

猜你喜欢

特长生热身馒头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试论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的建议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馒头办”没了吧?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买馒头
when与while档案馆
半个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