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门”的背后:检测真的靠谱吗?

2016-01-16奎多·冯塔内里卡罗·芝维利李耀洋

海外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排放量大众检测

奎多·冯塔内里+卡罗·芝维利+李耀洋

检测单上的耗油量与实际不符

在实际行驶中,汽车的油耗(和污染)比检测所得的数据要高得多——这一点已由英国网站www.whatcar.com所证实。Whatcar网的技术人员不在实验室中进行测试,而是把车开上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般操作”(在城市、郊外行驶;车上载两人)。实验采用了意大利乃至全欧洲最畅销的30款车型,结果如下:所有样本的耗油量都比车企给出的数据要高;各个车型的差异也相当大(比如,全新起亚Sportage耗油量仅多出1.2%,而雷诺Megane的数值却高达约74%);混合动力车在实操中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这些车子在检测中更多(也更倾向于)使用电子发动机。讽刺的是,车企在检测中绞尽脑汁,各显神通,可是反过来看,这些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却每况愈下,岌岌可危。

看看你的爱车究竟承载了多少谎言

丑闻如海啸般席卷大众汽车,也让消费者不得不接受这个惨痛的事实:爱车的耗油量竟比制造商公布的数据高出这么多!举个例子来说,按12个月行车1.5万公里计算,每年在汽油或柴油上的开销可能比预想的多300到400欧元(约合人民币2059至2746元)。

“柴油门”事件是大众糊弄欧美监管部门的一连串骗局。随着这些骗局的揭露,人们也切身感受到了机动车检测审批的“不靠谱”。汽车制造商正是利用这些与现实情况相去甚远的检测结果,给潜在消费者提供“漂亮”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为了验证真实情况与广告之间的差异,我们采用了英国老牌权威汽车杂志《What Car?》的部分实验方法。《What Car?》没有将实验室作为检测环境,而直接让汽车上路行驶,追求实际的行驶状态和数据——甚至照顾到了一些细节:譬如车上安排两位乘客而不是一位。本次实验覆盖了意大利乃至全欧洲最畅销的30款车型。结果发现,车的实际耗油量比广告宣传的平均多出30%(详见上图),而且每个样本的差异也相当明显。

现在,成为众矢之的的不只是大众,所有制造商的审批系统都必须做出调整。欧盟现已要求,道路排放测试法需提前一年生效(即2016年1月初生效),而具体操作细节尚未公布。届时,欧洲将不再采用实验室环境测试法。更严格的“全球轻型汽车测试程序”(WLTP)预计于2017年开始执行。

检测如何进行?

所谓的“汽车测评”,就是依照足以保证最低性能的硬性指标,在独立实验室进行的测试。从摩托车的头盔到清洗设备,需要审批的部件有很多。因此,一件商品推出市场,至少要符合各种规定。当然,产品性能可以居于标准之上,这意味着它的质量更好,但究竟高出多少则不在检测的范围内。至于汽车,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负责评测耗油量、废气排放量和其他部件的功能——从照明系统到刹车系统,依照欧洲规格进行大大小小52项测试,但在实操中,新车仍处于“初始版本”,没有配件或配饰,此时,生产商会向交通部递交申请,把新车开到审批中心进行检测。待审批的车子,比如一辆新的菲亚特,可以自选检测机构,如罗马赛特巴尼检测中心,或者类似于西班牙伊迪达这样的私营机构(它的分支遍布全欧,包括都灵)。不过要注意的是:交通部虽然允许车企到私营检测中心检测,但并不外包审批权,而且检测必须由指定的或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也就是说,菲亚特有权自选一个经过认证的中心进行新车检测,但必须由交通部门的技术人员经手。

检测时,汽车被置于滚轮组(类似于跑步机)之上,通过一系列加速、减速,模拟城市、农村及综合行驶状况,得出的数据将呈现在车企的公报中。然而,但凡有过驾驶经历的人闭着眼睛都知道,这种模拟不可能与现实完全吻合。50多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定,汽车在城市道路中的耗油量和废气排放量可由滚轮组行驶测得,总的测试时长为1180秒,也就是大约20分钟;其中,780秒用以测量城市行驶数据,400秒是郊区行驶数据;最后,还剩下最多10秒时间,用来检测时速120公里状态下的数据。而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的检测分为五个级别: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时速80英里,即130公里,为该国的最高时速)、空调打开的状态下和低温状态下(零下6.6摄氏度以下)。机动车的检测报告由制造商自行完成并上交,美国环境保护署则抽查样本,有时甚至要求上路实测。

不靠谱的检测

汽车制造商已学会使用一系列手段,在测试中降低耗油量——比如,将汽车轻量化、对(耗油的)发电机作解耦控制、剥离空调机、使用超流体润滑油、为轮胎超量充气等。汽车史上并不缺因“掺水”而东窗事发的案例:1970年,同样是大众,成为在美国首批因环境污染问题被罚的车企,当时的罚金达12万美元;1972年,福特公司上交了700万美元的罚金;1974年,克莱斯勒公司被判召回800万辆汽车……

道路实测有意义吗?

罗马马可尼大学汽车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法比奥·欧莱奇尼,对未来是否能采用道路实测持怀疑态度:“实验室在条件控制方面可以说是最好的。它对于所有的车型都是公平的,而且可以不断循环往复。当然,让测试更接近现实是正确的努力方向,但在公路上检测毕竟困难重重——花费不少,却无太大作用。因为,如果说在滚轮组上可以‘掺水,那么,我们也不能保证在真正的公路上就能防止造假。”该中心做过多次耗油量测试,实验条件也包括沥青路。10辆车,10位司机,同一个路段,同样速度——总之,在任何方面都追求同质化。尽管如此,实验结果还是不尽相同:燃料耗费的差异在10%上下,废气排放相差幅度更是高达30%到40%。欧莱奇尼解释说:“这是因为,除去以上因素,脚踩油门的压力和瞬间启动速度都对耗油量有很大影响。这些‘瞬时的要素使得油耗增多。”

大众在股市里“报废”了50万辆汽车

柴油机进退维谷

不管检测结果如何,欧洲一半以上(53%)的车主选择柴油车,而且排量都不小。如果不考虑检测数据,我们凭经验几乎都会认为: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更省油,特别是在城市。而现在,也正是这种发动机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它被指控的“罪名”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等。事实上,如今生产的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为每公里139克左右。到了2020年,欧洲的平均值将降至每公里95克,美国则为每公里121克。在氮氧化物方面,大众是在美国栽的跟头:欧洲的相关条例(欧6)规定,柴油机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应在每公里0.08克左右;而在美国,这项标准直接降到几乎一半——每公里0.045克。为了使柴油机符合标准,越来越多既复杂又昂贵的副产品被引进——包括催化剂、微粒过滤器、过滤器再生系统、尿素添加剂等。这些东西汽油车都用不着,但只可惜,汽油发动机耗油更多,因此柴油机也就有了更大市场……

我的大众怎么了?

数百万车主买到了大众“同款”发动机(奥迪、西雅特、斯柯达的车也使用这款发动机),它所搭载的软件饱受诟病。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欧洲车主发现爱车搭载的是这款软件,它是否需要重新注册?理论上并没有什么风险,我们也不必重新注册,只要车企进行软件更新或替换就可以了。意大利和德国的交通部长都已明确表示没有重新注册的必要,因为如果软件没得到修复,也依然无法使搭载Tdi 2.0发动机的车子达到审批标准。

意大利交通部副部长里卡比·念齐尼称,在意大利,需要召回的汽车至少有100万辆;另有2500辆属于大众集团特许经营范畴,现均已停止销售。当然,校正过后,车的耗油量也可能变得更大,甚至需要交由法庭裁决。从全球范围看,现在大众需要召回1100万辆汽车,预计耗费高达6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12亿元)。

美国煽风点火?

大众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遭遇滑铁卢,“德国制造”的销量整体下滑。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教训?

首先,所有的媒体都报道丑闻,但丑闻实际没这么简单——它终归是种种欺骗手段的叠加。反观当初美国银行丑闻(称之为“犯罪”也不为过),媒体似乎都没如此具有攻击性。经历了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欧元区同业拆借利率和其他事件,又传出五大银行操纵金价的丑闻,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当时有过报道的媒体仅限于少数通讯社和内部材料的只言片语。

德国人应当注意到,不接受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经济方案将产生重大影响。大众的尾气问题原本只是“家丑”,但在一系列冲击之下,现在正是考验默克尔魄力与领导力的时候。

大众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造假是没什么疑问的。需要按规章办的,大众必须做,也必须赔偿。

让人好奇的是,欧洲、美国、日本的其他制造商竟然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一语不发,看样子要在沉默中“腐烂”。

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大众的研发经费花得并不少(在某些情况下还比竞争对手多出三倍),曾被认为是车企的技术领头羊,到底是否名副其实?我个人倍感欣慰的是,欧洲政府、各大机构很快依法对所有品牌做出地毯式的排查:不止是电子控制单元,还包括其他全部组件。

后续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译自意大利《全景》]

在检测中取得高分的小伎俩

官方检测鲜有“真实”可言,“水分”掺得不少。近日,意大利消费者协会为菲亚特Panda和大众高尔夫两款车型在实验室中重做了一次检测。结果发现,它们的耗油量比车企公布的数据要多。这是怎么回事呢?以下是他们的常用伎俩。

减轻重量

通过去除某些标准配件,汽车制造商可以在测试中减轻车身重量。

使用特种润滑剂

使用特种油,能让发动机保持润滑,因而效率更高。

驾驶风格

比一般司机开得更快,减少耗油量与废气排放量。

设定混合动力偏好

实验室检测和城市道路行驶两种状况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内燃发动机与电动机)在实验室中使用电控发动机的频率更高、时间更长。因此,结果所显示的耗油量也更少。

关闭交流发电机

检测时,交流发电机处于断电状态。如此一来,发动机产生的能量就无需为电池供电了。这种小伎俩既算不上违法,又可在测试中耗费更少的油。

加“外套”

在检测中,车身往往被缠上胶带,以减少空气阻力。

给轮胎多充气

为了减少摩擦,在测试期间,轮胎要比平时多充50%的气。这样的话,消耗将降低2%到3%。

调节温度

汽车可在两种温度状态下进行测试:20至25度之间,或25至30度之间。选对温度可降低1.5%到2%的油耗。

结果四舍五入

最后一点——但同样重要的一点,检测机构可在一定范围内将测试结果下调4%。

关于排放量的严酷事实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环保组织Transport & Environment做过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而言,柴油汽车的废气排放量比欧洲规定的上限高出5倍。在某些情况下(如奥迪A8),甚至几乎达到上限的22倍。

欧洲最爱柴油机

在欧洲,53%的新车装备柴油发动机,而美国只有2.7%。

在全球范围内,柴油汽车占市场份额的19.8%。

柴油机饱受争议,甚至有人认为应当通过立法将之淘汰。果真如此吗?以下是两种不同的观点。

反柴油派

柴油发动机是一项具有60年历史的技术产物。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发动机发电技术的发展及燃料精炼技术的提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确呈下降趋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汽车的性能来看,耗油量和污染物排放量都只是推导而来,检测也仅限于实验室营造的理想环境,因此,现实中柴油机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可能还是很高,甚至比限定值还要高出22倍之多。另外,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同时也意味着细尘与氮氧化物排放的增多。如此一来,污染其实变得更大。新一代柴油发动机必定有所改进,但细尘与氮氧化物排放量平均依然超出限定额的5倍。那么,如果想解决全部问题,则需要在生产效率方面多下功夫。

挺柴油派

如今,由于芯片技术的发展,共轨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有所提升:与同等功率的汽油发动机相比,柴油机消耗率要低30%,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要少25%。它没有电子点火系统——既无电火花塞,也无点火线圈——只需通过压缩(至少35马力)和加热(大约550摄氏度),柴油就会燃烧。此外,柴油机也无需太多的维修保养。

柴油机排出的废气中氧份含量更多而少有一氧化碳。可以说,它在本质上更为洁净。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燃烧(加热空气至1400摄氏度)所衍生的氮氧化物(Nox)也非常多。如果功率开到最大,还可能产生颗粒物——不过,现在可以通过FAP型废气过滤器来完全消除。废气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并不是将大颗粒转变为小颗粒,而是将之变成挥发性气体。而且,现在所使用的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从原油中即可大量提取(提取率超过50%),成本较低,也不需要汽油添加剂。

猜你喜欢

排放量大众检测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6300万富人的碳排放量大于31亿穷人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城市公交车非常规气体排放特性研究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大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