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灵扶正片质量标准研究

2016-01-13刘丹静,朱庄松,温海涛

药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研究

芪灵扶正片质量标准研究

刘丹静1,朱庄松1,温海涛1,王志梅2

(1.梅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梅州 514000;2.梅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目的建立芪灵扶正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及显微鉴别对制剂中代表药物进行鉴别。结果建立了本制剂中黄芪、麦冬、三七的薄层层析鉴别方法,建立了本制剂中三七的显微鉴别方法。结论建立的薄层层析法及显微鉴别,具有专属性强特点,可用以芪灵扶正片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芪灵扶正片;薄层鉴别;显微鉴别;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简介:刘丹静,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物制剂,E-mail:13823830020@139.com

中图分类号:R927.1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quality stand of Qiling Fuzheng Tablets

LIUDan-jing1,ZHUZhuang-song2,WENHai-tao1,WANGZhi-mei2

(1.MeizhouMunicipalPeople′sHospital,Meizhou514000,China;2.MeizhouMunicipal

InstituteforFoodandDrugControl,Meizhou51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Qiling Fuzheng Tablets.MethodsThe representative drugs in Qiling Fuzheng Tablets were identified by TLC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ed.ResultsThe TLC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astragail radix,ophiopogonis radix,notoginseng radix and the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notoginseng radix were established.ConclusionThe establishe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were specific,and it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Qiling Fuzheng Tablets.

Key words:Qiling Fuzheng Tablets;TLC;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Quality control;Study

芪灵扶正片是由黄芪、灵芝、太子参、麦冬、女贞子、三七、鸡血藤、炙甘草等8味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养阴,扶正固本的作用,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各种疾病及肿瘤病人的辅助治疗[1~3]。为了控制其制剂的内在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参考相关文献[4~7],本实验进行芪灵扶正片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建立了该制剂贵重药材三七的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君药黄芪、臣药麦冬的薄层鉴别及片剂项下的有关的各项规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方法和实验数据。

1仪器及试药

1.1仪器显微镜、超声波清洗仪(上海跃进医用光学器械厂);薄层用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批号:20140108);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超净工作台(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生化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霉菌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崩解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1.2试剂与药材芪灵扶正片(梅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批号:20130618、20130808、20131108);麦冬对照药材、黄芪对照药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三七皂苷R1对照品、黄芪甲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

2试验方法与结果

2.1显微鉴别三七: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见图1)。

图1 三七树脂道碎片

2.2薄层鉴别

2.2.1三七的TLC鉴别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水2 mL,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15 mL,密塞,振摇10 min,放置2 h,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或离心分层,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1 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各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阴性对照液的制备:取空白样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5种溶液各1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 ℃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8]。

图2 三七TLC鉴别图

2.2.2麦冬的TLC鉴别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3.6%盐酸溶液20 mL,加热回流1 h,放冷,滤过,滤液加二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0 mL,合并二氯甲烷,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 g,加水煎煮1 h,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液的制备:取空白样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各种溶液各5~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冰醋酸(12∶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7]。

图3 麦冬TLC鉴别图

2.2.3黄芪的TLC鉴别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 mL溶解,移入分液漏斗,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萃取3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液,用1%的氢氧化钠洗涤2次。每次20 mL,再用水洗涤3次,每次20 mL,将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阴性对照液的制备:取空白样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液;③黄芪对照药材的制备:取黄芪对照药材5 g,加甲醇15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作为对照药材供试品溶液;④黄芪甲苷对照品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4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 ℃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5~7 min 。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9]。

图4 黄芪TLC鉴别图

2.3检查

2.3.1崩解时限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 A。取药片6片,分别置崩解仪吊篮的玻璃管中,调节并保持崩解仪内水温和烧杯内水温为(37±1)℃,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1 h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崩解不完全,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2.3.2片重差异标准规定平均片重在0.3 g以下的,其片重差异限度为±7.5%。

包糖衣前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标示片重相比较(凡无标示片重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平均片重比较),超过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过限度 1倍。

2.3.3微生物限度检查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 C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3讨论

3.1三七显微特征与现行版药典相比,药典规定“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 μ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 μ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 μm。”但三七在制剂中的量较小,导管与草酸钙簇晶不易观察到,所以仅保留三七的树脂道的鉴别。

3.2三七为贵重药材,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及三七皂苷R1等,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三七项下的方法,除展开剂三氯甲烷更换为二氯甲烷外(考虑到二氯甲烷的毒性比三氯甲烷小),保留其他的操作方法,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3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甲苷。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黄芪项下的鉴别来设计方法,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果,斑点对应性差。考虑到其为方中君药,起主要作用,在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再次查找资料,重新设计方案,经多次试验,上述的方法分离效果良好,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4太子参为方中臣药,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太子参项下的方法来设计方案,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不显斑点,故未将其列入标准中。有待继续研究方中其他药材TCL鉴别专属性强的方法,将现有的质量标准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莎,符州.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4):203-208.

[2]程黎晖.太子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近况[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5):307-309.

[3]邓海林,吴佩颖,王建新.灵芝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2):141-143.

[4]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化学试剂目录手册[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5]常新全,丁丽霞.中药活性成分分析手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6]苗明三,李振国.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7]来国防,徐怡,张元杰.HPLC法测定痛舒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Rb1[J].药学研究,2013,32(2):63-65.

[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9]孙晓勇.复方当归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 (2):14-15.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