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放工作面快速过复杂条件探巷技术实践

2016-01-11刘创,晁红彬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15年1期

综放工作面快速过复杂条件探巷技术实践

刘创,晁红彬

(禹州枣园煤业有限公司,河南 禹州 460671)

[摘要]枣园矿23081综放工作面受云盖山大断层影响,在掘进过程中遇大面积薄煤带及断层组,为详细探清工作面地质状况,在工作面中部进行巷探。针对23081工作面的复杂条件,提出探巷锚索梁支护、工作面调斜、开挖通风孔等解决思路,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技术方案,安全快速地通过了探巷,最大限度地回采了煤炭资源。

[关键词]综放面;探巷;工作面调斜;超前支护

[中图分类号]TD263.4[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05-19

DOI[]10.13532/j.cnki.cn11-3677/td.2015.01.010

[作者简介]刘创(1985-),男,河南虞城人,工程师,从事煤炭开采工作。

Technology of Full-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through

Detection Roadway under Complex Condition

[引用格式]刘创,晁红彬.综放工作面快速过复杂条件探巷技术实践[J].煤矿开采,2015,20(1):33-35.

受地质条件的影响,采面在掘进过程中需要通过物探、钻探及巷探对前方地质状况进行探查,以确定前方地质构造来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在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物探和钻探无法使用到位,需不同程度地做探巷以确定采煤设计及回采方案。采面正常推进至老探巷时,会使采面通风系统复杂,同时也会增加采面瓦斯及顶板管理难度。

1工作面概况

枣园矿23081综放工作面位于23采区,地面标高+340~+390m,井下标高为-76~-126m,北为22061工作面(未采),南为云盖山断层,西为井田边界保护煤柱,东黑沟断层。

23081工作面走向长度408m,倾向长度111m。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1煤,该煤层整体较稳定,黑色,呈沥青、金属光泽,粉末状、糜棱状,少量块状,较松软,以亮煤为主,含少量镜煤及暗煤,为半亮型煤。局部含豆状黄铁矿结核,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坚固性系数为0.15~0.37。上、下巷实际揭露煤层厚度最大11.2m,最小0.9m,平均4.32m,煤层倾角18~21°,平均19°。工作面地温平均22℃,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4m3/min,所采二1煤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自燃等级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基本顶平均厚度9.1m,岩性为细砂岩;直接顶平均厚度3.2m,岩性为中粒砂岩;直接底平均厚度0.2m,岩性为炭质泥岩;基本底平均厚度8.0m,岩性为粉砂岩和泥岩。

工作面位于云盖山正断层上盘,总体为单斜构造。该探巷采用锚网索配合钢带进行支护,巷道规格2.6m×2m,该巷实际揭露断层4条,分别为F2-1,F2-2,F2-3,F2-4,落差分别为2.3m,2.8m,2.5m,5m,根据实际揭露情况分析,揭露断层均不导水。探巷平面布置见图1,探巷实测剖面见图2。

图1 23081工作面探巷平面布置示意

23081综放工作面选用MG-160/375-WDI型采煤机落煤,SGZ-630/320型刮板输送机运煤,ZF3200/16.5/27型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顶板,上下端头分别使用2架ZFG3400/17/27型综采放顶煤过渡液压支架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

2问题的提出

由于23081探巷与工作面基本平行,且23081综放工作面受云盖山正断层影响,矿压显现十分明显,经过静压和采动动压影响,探巷顶板已十分破碎。探巷实际揭露4条断层, 断层附近顶板更加破碎。工作面正常伪倾斜角在91°左右,而探巷与机巷夹角为89°,探巷与工作面的夹角较小,使交岔处在工作面大面积同时暴露,造成工作面控顶距突然增大,增加了顶板管理难度。为了减少推进时断层及探巷对工作面回采工作的影响,工作面需提前考虑回采方案。在此过程中,通过此探巷的技术管理难点,主要是工作面通过时与探巷交汇处的支护管理。该交汇三角处,煤体基本酥散,工作面极易发生大面积漏冒,造成工作面出现较大质量事故,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如何增大工作面伪倾斜角,并保证工作面运输机与转载机搭接正常,不影响生产;如何减少工作面与探巷揭露面积、揭露时间;工作面支护强度如何保证,成为本次过探巷的技术重点。

3解决思路

(1)该探巷沿顶采用锚网索支护,断层处巷帮较高,采用帮部锚索梁支护。探巷在工作面回采前,首先对探巷内的帮部锚杆、钢带、金属网进行了回收,然后对巷道进行了密闭。由于探巷内部分地点尚有大量底煤,探巷内帮部无支护时,受采面动压及断层构造压力影响,帮部外移,底板鼓起,大大缩小探巷断面,使工作面回采至此处时,可以减少老巷暴露面积。

(2)在工作面距离探巷20m时,对工作面进行调斜,通过调整工作面伪倾斜角,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人为调整探巷与工作面的夹角, 减小探巷在工作面的暴露长度,避免出现范围较大的压力集中区,降低管理难度。由于探巷内有4处断层,工作面在回采揭露断层时,要及时对空顶部分使用圆木做人工假顶,保证支架初撑力,必要时人工打超前。

(3)工作面在距离探巷15m时,快速调整工作面支架状态,根据探巷实测剖面图,选择降低工作面采高,并割部分底矸,减少揭露探巷空间。

(4)根据该工作面上巷实际揭露情况,距离探巷30m处,煤层逐渐变厚,且受断层构造影响,构造应力大,瓦斯涌出量增大。为防止回采该厚煤段时,瓦斯大量涌出并在探巷内积聚,造成瓦斯超限,因此提前在回采至距探巷50m时,在探巷密闭上部挖开一个通风孔,使探巷内瓦斯缓慢释放。

4施工方案和技术

4.1 施工方案

探巷在施工完毕后,对工作面进行钻探。在工作面安装前对探巷帮部锚杆、钢带、金属网进行了回撤,并进行了密闭工作。在工作面回采至距离探巷50m时,在探巷上密闭上部打开一个通风孔,并通过通风孔对探巷进行观察。探巷内底板鼓起,帮部收敛,但顶板受锚索梁作用,相对较为完整。考虑到探巷内部分地段底煤较厚,探巷空间具有进一步缩小条件,采取对探巷进行静水压慢渗,从工作面上巷探巷左右帮进行深孔注水,加快探巷两帮及底板变形,同时对探巷前后煤体充分湿润增加煤体粘结力。至工作面回采至探巷10m处,通过通风孔,可以看出探巷两帮收敛量很大,仅顶部剩余少量三角空间。

4.2 工作面及探巷瓦斯管理措施

23081综放工作面为高瓦斯工作面,在正常回采时,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在0.2%~0.4%之间,因此工作面过探巷期间的通风管理十分关键。而探巷压力显现十分明显,一般红砖密闭极易碎裂,造成工作面漏风引起工作面风量不够,瓦斯增大。完全密闭探巷,又容易造成探巷内瓦斯涌出,在探巷内形成瓦斯罐,带来安全隐患。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采用编织袋装煤粉,在探巷上部靠近密闭处进行堆放,并在上部预留200mm的通风孔,用来释放瓦斯和观察探巷内情况。

4.3 工作面调斜及伪倾角的确定

从探巷实测剖面图可以看出,该探巷受4个正断层影响,煤层变化大,探巷自上部到下部煤层逐步变厚,23081运输巷布置在探巷下部,采用U型钢支护,因此工作面下部不会与探巷直接交汇,工作面同时揭露探巷上部越少,要求工作面伪倾斜角越大,因此在满足工作面运输机与转载机搭接可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增大伪倾斜角。

因此在工作面机头推进至探巷50m时,开始调斜工作,首先加快下巷替换U型钢速度,以保障工作面调斜时,不影响推进度,保障工作效率。然后对工作面伪倾斜角进行调整,每个原班保证下巷比上巷推进度超前0.6m, 防止工作面支架及运输机大幅度上窜。在离探巷10m时工作面伪倾斜角达到91°,运输机上窜 0.6 m。工作面运输机机头超前机尾5m,每天生产班安排专人对装载机进行落地, 8点班上拨转载机,保证正常运输。工作面每班在正规循环外,对机头进行超前回采。在工作面机头推至探巷下部时,工作面伪倾斜角达到94.3°。 每天8点班上靠装载机后, 保持了搭接和运输。通过调整工作面伪倾斜角, 使探巷与工作面立体交汇三角区域面积大大减少, 降低了工作面顶板管理难度。

4.4 工作面及超前支护顶板管理

考虑探巷揭露断层情况,工作面在回采至此时,亦会受断层影响,经研究决定对工作面回采方案进行调整。在工作面距离探巷10m时,工作面逐步降低采高,在距离探巷5m时采高降至1.9~2m。同时下压工作面运输机,在拉架推溜前,反复推拉运输机进行落底工作,落底后,再进行拉架,以保证工作面最小限度地直接揭露探巷,同时避免揭露断层进行挑顶工程,降低施工难度,增加安全保证。

工作面调斜后,每循环6架支架与老巷自下而上立体交汇,此时工作面支架位于探巷下部。原探巷煤体湿润,受动压及构造应力影响后,基本无可塑性,近似流体,工作面坚持移超前架, 追机移架, 及时护帮。采煤机割煤前坚持使用荆芭配合川杆进行打架缝,严防漏煤流煤。采煤机割煤后及时伸出伸缩梁、护帮板,并对暴露空间进行闭帮。回采至探巷上部时,工作面通过降低采高及下压运输机,工作面未揭露断层,只揭露部分探巷采空区,且探巷顶板受顶部锚索及锚索梁影响,基本未垮落,只需人工对支架上方悬空部分进行圆木充填,保证支架初撑力。

工作面上下巷超前支护压力显现明显,上巷与探巷直接交汇,交岔处,用锚索梁加固,顶板控制相对稳定,超前支护段延长至30m,单体支柱穿400mm×400mm铁柱靴,并坚持循环补液。工作面下巷上部有顶煤,底板尚有底煤,采取超前落底,循环落底至煤层底板。下巷超前支护延长至40m,由原“一梁一柱”变更为“一梁两柱”,每根单体支柱穿400mm×400mm铁柱靴,并安排专人循环补液。

4.5 工作面放煤管理

工作面过探巷期间,坚持探顶煤作业,充分了解煤层赋存情况,以及探巷与工作面相对位置关系。同时利用工作面校检钻探情况,确定前方煤体状况。由于回采前对探巷进行了超前注水以及静压水渗透,探巷周围煤体基本成流体,极易发生漏冒,导致空顶,工作面煤壁易发生溃帮,造成工作面支架失效。经研究决定,在过探巷期间,支架顶煤厚度在3m以上时,每2刀放煤1次,放煤时采用间隔放煤多轮放煤,第1轮放4号、6号、8号……,下一轮放煤3号、5号、7号……,放煤以见砂岩顶板为止,如放煤时发现为上部探巷流体煤,则停止放煤,并将后尾梁挑起,后插板伸出;支架顶煤厚度在3m以下,2m以上时,每4刀放煤1次;顶煤厚度在2m以下时,严禁放煤。

5结束语

过探巷回采前,制定好的详细工作安排和技术组织措施,通过超前的准备工作,在过探巷过程中,采取加强现场劳动组织管理及合理措施,保证了按计划正常组织实施过探巷,工作面自机头开始揭露探巷到工作面机尾完全推过探巷,共用10个生产班,其间平均日产量2200t。由于措施得力,准备充分,过此探巷过程中没有发生掉顶、冒顶等顶板问题,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也没有发生瓦斯超限事故;同时最大限度地回采了煤炭资源,保证了矿井产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类似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也为综采工作面过特殊探巷和类似的老巷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永圻.煤矿开采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2]涂兴子,张俊岭.综采工作面中切眼的作用与通过方法.煤炭科学技术,1995,23(12):41-44,56.

[3]李九成.河南省放顶煤开采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4]华心祝,李志华,杨科.超长大采高综采面安全推过大断层合理方法研究.煤矿开采,2013,18(2):18-21.

[5]耿宏标,郑奎军,程福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煤矿开采,2009,14(2):30-32.

[6]张寅,杨睿,闫旭恒.综采工作面过特殊切眼方法研究与实践.煤炭技术,2007,26(4):124-125.

[7]张文涛,陆庆刚,张睿.综采工作面缩面回采的技术研究与应用.煤炭工程,2013,45(1):57-59.

[8]常中保,方圆.屯兰矿合并煤层放顶煤开采巷道布置方案分析.煤炭工程,2013,45(10):15-17.

[9]赵志杰,尹中凯.综采工作面调采延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煤矿开采,2009,14(2):25-26.

[10]贾连鑫.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探巷安全技术管理.陕西煤炭,2010,29(6):94-95,121.

[责任编辑:周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