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导演』战争活剧

2016-01-08文/周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舆论战争社交

文/周 雷



社交媒体『导演』战争活剧

文/周 雷

当前,军事斗争舆论工作在营造有利战略态势、化解和控制危机中的作用愈加突显。伴随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加速变化,未来战争的媒体环境正深刻改变。个人用户制作的内容和非专业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逐渐增加,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开始改变受众的新闻消费模式,受众对虚拟社交网络中的评价和关注程度更能决定新闻的价值。尤其是社交媒体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国家形象塑造中体现出的巨大战略价值决定了其在未来战场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将改变整个未来战争形态与作战样态。

毋庸置疑,社交媒体在未来战争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与军事行动的深度融合必将大幅改变作战思维、作战样式、作战方法等各个方面。而透过近几场局部战争的硝烟,不难发现,社会媒体“导演”战争活剧将是新态势。

社交媒体设计战争时代的到来

“社交媒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网络社区研究专家安托尼·梅菲尔德于2007年提出,是指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主要包括博客、微博、论坛、社交网络、播客、维基、内容社区等七种形式,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和连通性等特征。美军普遍认为社交媒体吸引的实际受众已经远远超出许多国家的人口总数,并鼓励美军官兵广泛使用社交媒体,对社交媒体一直抱有极大的热情,为此,美军公共事务主任办公室专门成立了网络与社交媒体处,全权负责对社交媒体的管理。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军队不约而同地把社交媒体的地位提升到了打赢一场战争的战略层面。在可以清晰预见的将来,“媒体战”必将领衔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态。

当前,“媒体战”日益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无论是“伊斯兰国”在全球招募圣战者,还是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抑或历次“颜色革命”,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社交媒体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当前,在战争形态研究领域,产生了一个新概念,叫做设计战争,而社交媒体设计战争也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美国人说,21世纪的战争是班长的战争,它是从基础作战单元的视角看待未来战争,今天我们可以自信的说,世界上三流军队是尾随战争,被战争牵着鼻子走,缺乏预见性与主观能动性;二流军队是应对战争,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缺乏积极性与远虑,必将受制于人;一流军队是设计战争,只有牢牢的掌握主动权,方能站在战争的最上游和整个战争链的最顶层。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作战形态及样式,必将不断适应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军队普遍看重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型在线媒体在军事信息传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强本国军队军事传播能力,试图发挥社交媒体在战场中的最大威力,以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完美威慑之功效。社交媒体创建伊始,仅仅是基于满足人类的社交需求和实现跨越时空的连线这个单纯的目的,并未设想其未来可能演变的趋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分别被称为 “广播战争”和“电视战争”,社交媒体战争有没有可能升到与之比及的地位呢?其实,早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军士兵就有利用社交媒体撰写“我的战争”的经历日记,当时引发巨大轰动,这是令当事人都始料未及的事情,一件简单的日记一经推送到社交网络平台,产生的“核爆”效应极其深远。

以色列在社交媒体建设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爆发武装冲突,当时以军主管军事传播的新闻发言人只是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传统媒体身上,对社交媒体毫无重视;直到2008年铸铅行动中,社交媒体开始走出幕后,成为“另一个战场”,以至于被称之为“社交媒体战争”,令世界为之惊叹。

至此,以军开创了世界多项军事传播纪录:第一个军方YouTube频道、第一次Twitter战争直播、第一次新媒体军事传播专业团队,等等。比如,2008 年12月29日,以巴爆发冲突的第三天,以军便在全球最知名的视频共享类社交媒体YouTube创立idfnadesk频道,此举也向世人宣告以军成为世界上首支在YouTube开设官方军事行动频道的军队,除此以外,以军还通过创建发言人博客(IDFBlog)网站、开设Twitter账号实时更新战况,面向全球500余知名博客提供多种多样的战况简报,为50多个重要的美国博客提供实时信息。这些举措奠定了以军在赛博空间进行网络舆论战战胜巴军的基础,因此爆发于2008—2009年之交的战争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交媒体战争”,这是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全新战争形态与样式,战争首次在社交媒体领域打响,社交媒体开始作为新型作战力量运用于军事作战成为现实。

为增强信息传播效果,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的战时信息发布手段多种多样,不仅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发布信息,发言人办公室值班中心24小时回答记者提问,还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具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上开设官方账号释放军事信息,做到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军事信息发布有机融合,同步致效。

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真正让外界了解,恰恰是由社交媒体发布的图文推送、视频录像和评论跟帖。在这场危机中,社会媒体成为来自叙利亚国内外不同政治势力和宗教派别进行博弈的主阵地,我们看到,叙利亚反对派利用YouTube上传海量视频,借助Twitter推送和制造话题,引发舆论;BBC、半岛电视台等国际媒体也借助于社交媒体参与到这场 “媒体混战”,争夺新闻事件的首发权和阐释权;ISIS等极端恐怖势力借力造势,不断发布暴力视频,企图制造“媒体恐慌”。一场紧紧围绕社会媒体话语权争夺的“媒体战”就此打响。社会媒体“导演”战争活剧的制片人越来越多,社交媒体“导演”的一幕幕战争活剧会不断上演。

社交媒体成为“混合战争”的利器

俄罗斯在应对克里米亚危机、乌克兰东部争端的行动中,所采取的军事行动与非军事行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常规手段与非常规手段综合使用,融合了正规作战与非正规作战的作战样式,这明显不同于之前任何一场传统战争,这种新型作战样式被北约军事专家称之为“混合战争”。譬如:俄军在叙利亚打击ISIS的军事行动中,就充分发挥媒体舆论战的巨大威力,发挥到极致,始终牢牢占据道义制高点,坚持军事行动的正义性、正当性与合法性,不断影响国际社会、民众的舆论走势,轻而易举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舆论和道义支持,大面积减少了反对声音,国际舆论场呈现出罕见的“一边倒”的倾向,有力配合了军事行动,社会媒体与军事作战相得益彰、协同支持,最终收获“满堂彩”。

尤其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区域性合作愈发深化,“地球村”早已成为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正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已经形成。可以大胆预见,未来各国爆发常规战争甚至是核战争的可能性将大大缩小,一旦爆发一场战争,面对的世界舆论将更加强大,发动战争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出预期考量,但是,依靠社会媒体进行网络和舆论作战,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甚至会得到难以想象的战争“红利”,各国军队纷纷重视运用社会媒体运用于军事作战行动,成为一致的选择。

一是战时,社交媒体能够及时发布战场实时信息,使部队掌握战场话语权。比如,阿富汗战争中,驻阿富汗联军第82联合特遣部队使用空中火力消灭了塔利班武装分子,事后,塔利班声称是美军误杀平民,为了澄清事实,美军第一时间将行动视频发布在“优兔”网上,从而一举撕毁战场谣言,建立威信。

二是社交媒体在搜集情报以及提高部队作战精准性、实现联合致效方面上有着不俗功力。第二次黎巴嫩战争,真主党便利用即时网络媒体(SNS)以及谷歌地图作为重要情报来源决定火箭弹道的着陆点,大大加强了火力袭击的精准性和战略信息联合致效。

三是社交媒体可以作为战略武器进行推扬,在舆论战领域开辟没有硝烟的战场,召唤舆论场集体记忆。比如,在加沙战争中,以色列和哈马斯纷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开辟“第二战场”,进行激烈的舆论争夺。交战双方在博客、“优兔”、“脸谱”以及微博上直播行动,支持己方,博得舆论场的支持。以色列直接对哈马斯网络系统进行攻击,达成“噤声”之作战效能,利用社交媒体弥补自己的战略纵深,在网络空间上构建出了一张无形大网,积极争取宝贵的作战时间。

有“融”乃大,无“网”不胜成为当前社会新趋向。媒体融合、军民融合、战法融合不断影响着人们对未来战争的认知,媒体融合让社交媒体的威力越来越大,军民融合不断开拓未来人民战争新境界,战法融合让多样化作战形态融为一体、相互补充,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帝国的全面崛起,网络空间开始成为新的作战空间,互联网成为未来战争的最大变数。

社交媒体领衔的网络战让“不战而胜”成为可能

恩格斯指出:人类以什么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方式作战。“如今,社交网络作为政治变革的工具展现了惊人的力量。霸权国家在100年前是发动世界大战,50年前是发动核大战,今天就是发动网络战。”那么,提高网络信息产品制作生产能力,就是适应信息生产方式、打赢当今网络战的必然基础。

制信息权是未来战争中交战双方率先争夺的核心权益与战略目标,而媒体恰恰就是发布、整合信息的载体。战争交战双方围绕制信息权的争夺,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网络空间进行作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重视网络空间以及运用网络战已经成为诸多军队的共识,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时代,快速,才能把握舆论主导权;准确,才能树立良好传播者形象;持续,才能一直抓住受众眼球,引导舆论走向。从2010年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伊始,西亚、北非、中东一些国家爆发的“颜色革命”(西方所谓的“阿拉伯之春”),特别是2011年1月25日爆发的埃及革命,社交网络成为暴乱组织进行扩散的重要工具和主要手段,更是被冠以“Facebook革命”“推特革命”之类称号,社交媒体主导酿成的“新媒介革命”成为“阿拉伯之冬”的始作俑者。

俄军对网络作战极为重视,更是将“网络突击”视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火力突击。2007年爱沙尼亚红军铜像事件、2008年俄格战争、2014年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地区危机以及2015年土耳其击落俄军战机事件,网络空间都是作战主战场。

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军队作为一种武装集团,不是活在真空中,概不例外。以色列国防军是世界上第一支使用社交媒体的军队,迄今已在近十个西方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账户,并可通过6种语言同时推送信息。“据悉,他们在世界知名社交媒体Facebook上拥有持续关注的粉丝超过5.71亿,在Twitter上的粉丝也超过1.46亿。以色列是国际敏感地区,常驻的外国记者近千人,一旦有军事行动,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新闻舆论信息。因此,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一再强调,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消息,是有效防止谣言,消除不利影响和负面报道的前提。

社交媒体作战体系宜融入到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必将是打赢下一场战争的新趋向。社交媒体逐渐融入到军事作战行动、侧重外宣展示部队形象、释放信息引导国际舆论等方面,凸显整合力量、聚焦能量,职责明晰、精干高效等优势。对此,不断提升涉军信息产品的国际传播能力,培育运用社交媒体作战的专业力量,构建扁平化的战时信息发布机制,将是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必由之路和题中之意。★

责任编辑:邢玉婧

猜你喜欢

舆论战争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社交距离
被风吹“偏”的战争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他们的战争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