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风人物

2016-01-07

世界知识 2015年23期
关键词:图坦卡蒙罹难者

埃及少年法老图坦卡蒙墓室彩照首次曝光

1922年,埃及少年法老图坦卡蒙墓穴被发现,出土了5000多件文物,震惊整个世界。近日,由英国摄影师哈利·伯顿当年拍摄的挖掘过程和墓室的黑白照片以彩色形式在纽约名为“图坦卡蒙大发现”的公开展览中展出。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埃及古文物学者霍华德·卡特获邀主持帝王谷发掘工作。经过15年的搜寻,卡特终于发现通往图坦卡蒙墓室的台阶。1922年11月26日,当卡特等人进入墓室内部后,发现里面保存非常完整。他们发现了5000多件文物,包括图坦卡蒙的石棺、黄金面具以及胎儿木乃伊等。为了记录下整个发掘过程,大都会博物馆派伯顿前往拍照。伯顿拍摄到2800多张黑白照片,包括每个挖掘步骤等。伯顿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记录下整个发掘过程的摄影师,并因此享誉全球。

不过,据了解,图坦卡蒙墓室的挖掘工作远未完成。研究人员认为其墓室中还隐藏两个秘室,它们与卡特发现图坦卡蒙墓室时的情景非常相似,有人认为那里可能还有图坦卡蒙的母亲奈弗尔提蒂王后之墓。

宜家创始人首次在瑞典纳税

近日,宜家创始人、著名税收流亡者之一、全球最大家具零售商宜家(IKEA)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40年来首次在祖国瑞典纳税,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这是坎普拉德自1973年以来首次在瑞典缴纳个人所得税600万瑞典克朗(约合64万欧元),相较于他去年1770万瑞典克朗的收入,比例不小。

据报道,坎普拉德1973年离开瑞典,自1976年起定居瑞士。他说这是因为自己不愿在故乡缴纳重税。在妻子2011年去世后,他2013年回到瑞典生活。但坎普拉德仍然领导着宜家集团母公司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

瑞典一直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税赋曾一度占GDP的一半。自2006年以来,为刺激消费增长,瑞典政府已实施五轮所得税削减计划。目前,斯德哥尔摩已废除财富税,而且坎普拉德也已将其所拥有的股份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慈善基金会,因而不会有任何其他的税务后果。根据彭博社最近的一份亿万富翁名单,坎普拉德是欧洲首富和全球第四大富翁,拥有价值517亿美元财富。但坎普拉德本人否认上述财富额。他个人给予公众的形象是一个节俭的人。宜家集团在全球28个国家经营着328家卖场。在2014~2015财年,宜家实现全球销售额319亿欧元。

首位转基因人将出现?

据外媒近日报道,美国一家医疗公司表示,将于2017年通过修改基因的方法,帮助患者治疗眼部疾病。如果实现,则意味着两年内将出现人类历史上首位转基因人。

据报道,该公司名叫埃迪塔医药,致力于修改基因,帮助病人治疗先天性黑朦。先天性黑朦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受到基因缺陷的困扰,患者机体无法正常产生特定的蛋白质,导致视网膜无法正常工作。患者可能在出生几个月内就出现有关症状,并且最终会彻底失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卡特琳·博斯利近日在美国麻省剑桥市参加会议时表示,有信心通过名叫“Crispr”的最新转基因技术帮助患者治疗先天性黑朦。如果博斯利的设想实现,这将是转基因科技首次在人类身上使用。不过,美国目前禁止修改人类基因,所以该公司将需要卫生部门的特别许可才能实现设想。

据称,Crispr是一种自然的细菌自我防卫体系。细菌在自身的基因中携带了病毒的遗传密码,并且以此识别从外部靠近的病毒,从而生成催化剂,驱逐病毒的遗传密码。有分析说,埃迪塔医药公司打算以此为基础,向病人眼中注射一定剂量的病毒,让病毒摧毁CEP290基因中大约1000个有缺陷的遗传密码。不过,Crispr技术颇受争议,因为它将永久性地改变人类的基因,并且会世代相传,将来可能会造成意外后果。

2014年全球恐袭罹难者创新高

国际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日前发表的全球恐怖袭击指数显示,去年全球死于恐怖袭击的人数激增了八成,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有32658人遭恐怖分子杀害,高于2013年的18111人,这是历来恐怖袭击罹难者人数最大的增幅。2013年增幅为61%。根据这份涵盖162个国家恐怖袭击死伤人数的报告,有超过一半的罹难者是由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组织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组织造成的。报告还发现,恐怖袭击高度集中在阿富汗、伊拉克、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叙利亚这五国,这些国家的恐怖袭击罹难者人数占全球的78%。其中,伊拉克是受恐怖袭击影响最大的国家,该国是遭恐怖分子袭击次数最多及罹难人数最多的国家,去年共有9929人丧命。尼日利亚则是身亡人数增幅最大的国家,去年的死亡人数比前一年多了整整300%,达7512人。在西方国家中,英国因恐袭事件丧生的人数最多。不过,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执行主席基勒里亚指出,近日在巴黎造成100多人身亡的恐怖袭击,可能会改变目前恐怖袭击的形势。

此外,经济与和平研究所的报告估计,去年因恐怖袭击付出的经济成本达529亿美元,这比2000年高了十倍,创下了历史新高。

首届“复旦一北大(北大—复旦)青年国关学者论坛”举办

2015年11月7日,首届“复旦一北大(北大一复旦)青年国关学者论坛”在复旦大学举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教授分别率双方青年学者出席。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与实践”。

复旦一北大(北大—复旦)青年国关学者论坛(以下简称“两校论坛”)是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的高端青年学者年度学术论坛,旨在活跃和加强双方青年学者(即45岁以下)之间的学术交流,孵化国际问题研究新兴学术视角和观点,也加深青年学者之间的友谊。 “两校论坛”将在每年10月或11月利用周末举办一次,会期一天。

“两校论坛”由上述两个机构轮流主办,双方各设论坛协调人二人,在两个主办单位的领导下,负责论坛的组织和会务事宜。每届论坛设立一个主题,由双方青年教师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国际问题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及现实热点议题共同商定,并在主题之下设立两个分议题,分别确定五位发言者,每人需提供一篇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论坛参与者还包括主办方的青年学者。

根据设想,“两校论坛”参与者不完全局限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每年会根据议题讨论需要,邀请国内外一流高校(智库)的青年学者、中国政府外交外事部门的优秀青年官员参加。对北大和复旦以外的青年学者参会实行“个案邀请”制度。

猜你喜欢

图坦卡蒙罹难者
Digging for the past 发掘过去
修复金棺
辽宁团罹难者家属获赔偿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复出
“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