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2016-01-05李广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李广运

【摘要】 目的 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心衰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药物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对照组为1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胺碘酮注射液;急性心力衰竭;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26

急性心衰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衰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 并将该病的治疗重心转移至改善患者预后[1]。急性心衰患者易并发心律失常, 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因此, 对于急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需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心率, 减少心肌耗氧量[2]。但临床上一直将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重点放于抗心衰治疗上。为了改善这一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 作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上联合胺碘酮注射用进行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 年龄58~76岁, 平均年龄(65.2±3.4)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 年龄58~75岁, 平均年龄(64.8±3.2)岁。纳入标准:①左室射血分数<40%;②NYHA分级均在Ⅲ~Ⅳ级;③两组患者对于本次调查分组知情无异议。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比性较强。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药物胺碘酮注射液进行治疗, 具体情况如下:胺碘酮注射液(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国药准字J20070056)150 mg, 静脉滴注给药。15 min后观察患者病情有无改善, 若无明显改善者再增加150 mg。6 h后, 按照微泵注入给药, 给药量为0.5~1 mg/min, 后期逐渐减慢至0.5 mg/min, 连续治疗1~4 d。后期观察病情调整给药剂量。

1. 3 疗效判定标准[3] 24 h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有效:治疗24 h后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 心功能改善1级或<Ⅲ级, 或心电检查改为窦性心律, 心室率降低<100次/min;无效:治疗24 h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有效率=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有效46例, 治疗有效率为92% (46/50);对照组治疗有效35例, 治疗有效率为70%(35/5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31, P<0.05)。

本次调查中, 观察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低血压3例、静脉炎2例、恶心呕吐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共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低血压3例、恶心呕吐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3, P>0.05)。

3 讨论

急性心衰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近年来受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使得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急性心衰并发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需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主要以药物保守疗法治疗急性心衰, 但在心律失常治疗上存在一定的不足[4], 使得许多患者在治疗后预后较差。在本次调查中, 本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胺碘酮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药物胺碘酮为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该药具有广谱性, 对于各种原因引发的心律失常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给药后可减慢心率, 并延长心室、心房和房室结的动作电位时程, 逐渐恢复正常的心率。此外, 胺碘酮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并协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预防炎症反应的发生, 改善患者预后[5]。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胺碘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结果可充分表明,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但在药物治疗安全性上, 观察组出现血压下降、静脉炎等情况,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相应的测量, 一旦出现异常, 可通过减慢滴注速度等手段进行改善, 必要者可使用多巴胺进行治疗。此外, 以深静脉给药为主以预防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但治疗过程需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提高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查高飞.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2(4):391.

[2] 李抒玮.院前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1(4):60.

[3] 何李佳.胺碘酮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48 例.临床医学, 2010, 30(3):45.

[4] 赵玉玲.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1(1):306.

[5] 杨伟昆. 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医学信息, 2015(15):51-52.

[收稿日期:2015-08-12]

猜你喜欢

快速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疗效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钠肽对心肌梗死所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肾功能的影响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