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芯战”更需要“心胜”

2016-01-05

国防 2016年7期
关键词:战斗力志愿军军队

夏 凉

“芯战”更需要“心胜”

夏凉

作者:夏凉,北部战区陆军济南综合训练基地教员,中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潮起潮落,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悄然发生改变,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和系统支撑下的“芯片战争”映入人们眼帘,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现代战争还需不需要强化战斗精神?

“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心胜则兴,心败则衰”,“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中”。在金一南教授的《心胜》中能找到铿锵有力的回答。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固然要靠武器装备,要靠信息系统,要靠体系支撑,但没有“软件”,只有“硬件”,也是不能打胜仗的。正如习主席所强调的,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革命军人还是要有血性。

我军素以强大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凭着旺盛的士气和无比的英勇,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震惊全世界。上甘岭战役,敌军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发射190余万发炮弹,但始终没有攻下那个小山头。他们咒骂志愿军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疯子”,甚至怀疑中国军人“很可能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而这种“特殊药物”就是志愿军官兵“保家卫国”“不惜牺牲一切”的战斗精神。

任何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无不具有坚强的战斗精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阿富汗、利比亚到伊拉克,美军依托信息系统把诸军兵种力量和尖端武器装备拉入“网”中,打赢了一场场嵌入最新科技的“芯战”。一直以来,美军都让人感叹其无“网”不胜、随“芯”所欲的作战能力,但纪实文学《艰难一日》的作者还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美国海军陆战队)来自不同的背景环境,习惯和兴趣也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很大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愿意为伟大的目标和公众的福祉奉献自己的生命”,“我们不是超人,但我们拥有共同的不可战胜的信念,那就是勇于奉献,愿意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战友情谊和团队精神献出一切。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我们才会身赴险境也在所不惜”。可见,美军能打赢一场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仅是靠高科技装备的“芯战”,更是靠无所畏惧的“心战”。

与过去相比,信息化战争并没有因为注入了“文明”和“人道”色彩而变得“诗情化”“仁慈化”,而是更加残酷、血腥和激烈。狭路相逢勇者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真正锐利的刀刃”。一名战士没有血性,不可能勇往直前、视死如归;一支军队没有战斗力、凝聚力,不可能所向披靡、决战决胜。

烽火岁月,战场是锤炼英雄气质的熔炉;和平时期,严格的军事训练是砥砺部队战斗精神的最好课堂。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训练中经常经受极度的劳累和困苦,只有在劳累和困苦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精神的幼芽才能生长。”

对于一支30多年处于和平环境中的军队来说,打赢的利刃很容易变得锈迹斑斑,而战斗精神的锈蚀则更为可怕。当下,我们某些官兵虎气减少、娇气增多,打仗思想淡化、武备意识弱化、战斗精神退化。“武器制胜论”“安全至上论”“勇敢无用论”“技术决定论”等错误认识,成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思想桎梏。我们这一代军人享受着前辈威名的庇荫,但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但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却永不过时。

“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一支军队只有从精神上强大起来,才会永不言败、无往不胜。

(责任编辑:何荷)

ISSN1002-4484(2016)07-0087-01

E251

C

猜你喜欢

战斗力志愿军军队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一封志愿军战士的“表情包”家书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