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要避免轻信或者恐惧西方

2016-01-05郑永年

领导文萃 2015年24期
关键词:过分自由主义开放性

□郑永年

中国要避免轻信或者恐惧西方

□郑永年

就国家安全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中国最直接的危险仍然来自发达的西方’尤其是美日同盟。处理和西方大国的关系仍然是中国长期的挑战。对西方’中国存在着两种倾向性’即过分恐惧和过分轻信。两种倾向性都是极端心理’是自信不足的表现。过度恐惧西方往往是中国民族主义的特征’或者说’对西方的过度恐惧经常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式的反应。一些民族主义者把西方对中国所做的一切都视为是要“遏止”和“围堵”中国’把西方的一切都视为是“阴谋”。在内政方面’过度恐惧西方的表现就是去否定西方的一切’相信西方模式已经衰落’而“中国模式”会取而代之。

过分轻信西方则往往是中国自由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另外一个极端’也是没有自信的表现。在内政方面’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各种体制没有任何信心’总以为中国应当以西方为模式’实行西方式制度。对外方面’自由主义天真相信’一旦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接受西方的价值观’西方就会接受中国的崛起。有人甚至认为’接受西方领导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保障。

就今天的中美关系来说’所面临的挑战与其说是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倒不如说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花了很大的努力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但美国的反应并不是中国所预期的。在很大程度上’今天的美国犹如二战之后的苏联。今天的中国尽管没有像苏联那样来组建反美国的同盟’但美国对中国的恐惧犹如当时的苏联对美国的恐惧’并直接反映在其外交政策的方方面面。

第一’同盟关系建设。美国实行“重返亚洲”政策’强化和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国的关系’努力发展新盟国(如越南等)。

第二’大量增强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二战后的很长时间里’美国曾经是一个全方位的大国。但现在则不一样了’经济实力不如从前’其所推行的软力量即民主自由也到处碰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只好强调军事力量。

第三’发展排他性的战略性贸易。主要表现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方面。TPP是美国主导的区域经济组织’但明显排除中国’并且其中一个目标就是直接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的。

第四’想尽一切办法把其同盟国沦落为“附属国”’听从美国的领导。和日本的关系表现得很明显。安倍上台后走的是反华路线’不仅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而且美国不惜以牺牲和中国的利益’来鼓励日本等盟国挑战中国。很显然’美国所有这些方面的行为和苏联的行为并无二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很多人’主要是民族主义者’也转而恐惧于美国’主张要以牙还牙。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则把目前中美关系的紧张归咎于中国的“强硬政策”’他们希望中国能够在中日关系、南中国海问题、中印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继续“韬光养晦”’配合美国和西方的“情绪”。他们相信’如果中国这样做’西方美国就会接受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的和平性质因此能够得到保障。

中国必须做正确的选择’在内政外交上避免因为过分恐惧西方和过分轻信西方而导致的颠覆性错误。在内政上’中国不可以简单照搬西方经验’但也不可以关起门来’自以为是地搞建设。一方面要意识到中国内部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仍然需要虚心学习西方经验来促动和促进内部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要清醒地意识到学习西方并非走西方道路。这里’中国需要一大批政治企业家’能够结合东西方最佳实践和经验’把内部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搞上去。

在国际层面’中国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继续和国际接轨’在现行国际体系上往上爬。中国不可以学习苏联那样’脱离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另起炉灶’建设和西方相对立的区域或者国际体系。在全球化时代这样做不仅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且不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中国不能盲目相信西方会和平地欢迎中国的崛起。

中国要善于建立自己主导的开放性区域甚至国际性秩序。简单地说’开放性是中国经济的本质。无论是内部建设还是国际秩序建设’都必须秉持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就可有效避免过分恐惧西方或者过分轻信西方的颠覆性错误’同时也可确立和提高中国本身的自信度。

(摘自《联合早报》)

猜你喜欢

过分自由主义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列控系统过分相特殊场景的探讨
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一见钟情
校园欺凌,不是“开过分了的玩笑”
至善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