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2016-01-02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电子制作 2016年24期
关键词:面向对象变电站安全性

郑 文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简论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郑 文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高压变电站逐渐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有效提高了变电站的效率,还从根本上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电力行业一直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国家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一直是非常重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力建设已近进入到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本文将对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从而促进我国电力建设的不断发展。

超高压变电站;制动化系统;发展策略

引言

在电力建设的所有项目中,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相关部门对此也是极为重视的。同时变电站技术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并且在220kv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我们也都采用了大量的自动化技术,以此来促进我国电网的现代化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网调度以及输配电的可能性,降低超高压变电站建设成本,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带来帮助。

1.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 系统集成方面

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建设者应该更加强调模块协调、资源共享、功能集成以及实现数据,此外,除了要满足系统的基本要求,还应该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设计,从而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1.2 减少投入资金

为了使超高压变电站的运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在建设时就应该合理的减少占地,并且要控制所有装置使用的元器件数量,以及施工人员的数量,同时还需要降低后续的维护资金,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反映出新型设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3 面向对象问题

相关部门应该对面向对象进行统一并且明确的定义,因为不同的面向对象就会有不同的基点,并且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理念,从而就会影响到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因此设计者需要根据面向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基点,以此来设计出高效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1]。

2.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新动向

2.1 系统的体系结构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也在不断改变,由以往单一的集中模式逐渐转变为相对分散式以及分层分布分散式等多种体系结构,并且在功能方面,也由各功能单独考虑向系统功能综合考虑的方向转变,以此来不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使得顺利运转。

2.2 总线结构

无论是间隔级、模块级还是站级,都是由专用、标准化、高速转变,并且由于传统的PLC技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分布式实施控制性能的要求,因此长期实践证明,在现今所有的网络技术当中,太网技术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太网技术对今后的发展需要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并且其具有高传输速率以及自适应。第二点,太网技术高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极强,此外还具有完善的集线器技术。第三点,在进行传输时,几乎不需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极强的灵活性;第四点,其传输物理介质多样化,不仅是双绞线,光线、同轴电缆以及无线通道都可以容纳[2]。

2.3 安全性方面

随着技术开放度的提高、网络功能的渗透,以及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就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实际建设时,不仅要加强传统的安全机制,还应该为其配备专门的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黑盒子”,通过“黑盒子”实时记录自动化系统中所有的操作过程以及通信状况。这个“黑盒子”与飞机上面的极其相似,不仅具有极强的存储能力以及物理性能,还能够准确的记录特定时间内的内、外部操作,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为了防止人为的攻击以及破坏,“黑盒子”必须在物理层面上与其他网络进行隔离,数据传输也应该为单向。如果系统采用的使网络数据传输的形式,就需要进一步考虑防火墙、数据加密、多级网管等多个方面的网络安全措施[3]。

2.4 通信方式

无论是主站系统之间的相互通信还是站内模块与设备间的互相联系,采用的都是最先进的通信技术,比如光纤、无线、高速通道等等,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避免数字通道模拟使用以及高速通道低速使用的弊端,以此来使各个方向上的通信变得及时、高效。

3.关于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认识

超高压变电站的自动化不仅能够使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还可以降低变电站的造价,从而使变电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随着变电站等级的不断提高,其自动化系统必须要具有完备的功能,以此来帮助变电站更为顺畅的运行。

4.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超高压变电站在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就应该将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从而为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1]付强. 智能变电站网络与二次设备状态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马博. 750kV变电站二次设备智能评估专家系统设计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

[3]郭美志. 集中控制系统在500kV变电站的应用设计与实施[D].华北电力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面向对象变电站安全性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面向对象方法在水蓄冷PLC编程中应用分析
面向对象的组合软件工程研究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