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体育课堂,推进区域学校体育大发展

2015-12-30屈明王晓峰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400050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九龙坡区区级教研

屈明 王晓峰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400050)

立足体育课堂,推进区域学校体育大发展

屈明 王晓峰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400050)

九龙坡区开展scl教研组长培训

重庆市九龙坡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部,全区所辖有城区学校、农村学校、城区结合部学校、厂矿学校、私立学校等各种层面学校102所,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全区在校学生12万余人。以“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为目标,全区学校体育工作立足学校体育课堂,面向全体,坚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体育教研管理,加大体育科研投入,提升体育竞技水平,营造学校体育文化,助推了区域学校体育的大发展。

体育课堂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主阵地,怎么把学校体育工作落到实处,怎么强化监督与执行,怎么由下而上进行区域推进,让“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近几年九龙坡区体育教研工作以“体育品质课堂”建设工作为抓手,采用“教研培”一体化形式,立足学校实际,精心策划,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培训搭台,提升体育教师教学力,实施“《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普及化

学校体育的发展,很重要的是要抓好体育教师队伍。通过研、训、培方式,即通过调研了解学校教师情况与需求来开展教研培训与提高。

(一)区级层面

在区级层面,培训以“世界咖啡”方式,采取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活动式学习,最大限度调动了体育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准确领会和切实把握九龙坡区提出的“《体育与将康》品质课堂六元素”的内涵,专业性、全然性、趣乐性、思辨性、践习性、化成性是对“《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特性的高度概括。采用以体育教师为中心的“课例呈现—自主解析—小组合作—教研引领”四段模式,让体育教师通过自主研究、合作研究、展示研究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体会不同的体育课堂给学生的发展影响;充分认识体育学科价值,做到体育课堂效益最大化,通过体育课堂赋予学生更多的体育元素。

(二)学校层面

在学校层面,各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一是通过“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市区体育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到校开展校本培训;二是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多所学校都能安排体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以及课改先进地区培训学习,如派选体育教师、体育干部到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高校参与培训,并同时参加献课和赛课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各学校通过开展校级,参与片区、区级赛课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许多学校评选出了“体育优秀课例”,激发体育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为体育课堂建设提供动力。

二、教研跟进,提升体育教师创新力,实施“《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效益化

(一)开展以“六元素”为主题的系列区级教研活动

中小学体育教研近3年共10余次开展了体育品质课堂教研活动,突出体育品质课堂“六元素”的评价与实践研讨。开展区级主题教研活动15次,重点研讨了体育品质课堂“六元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问题。

(二)组织开展体育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的反思与研究活动

围绕报告对体育学科质量的状况进行分析,开展对体育课堂的讨论与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的建设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三)研制“《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教研员凝聚了九龙坡区名特教师、骨干教师一边实践一边提炼,初步研制出了征求意见稿。彻底转变了体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锻炼方式,提供了操作依据和评估工具。

(四)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活动

九龙坡区开展教学研讨课

为了进一步增强常态课的研究,近三年组织10余名骨干教师做“《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教学示范课,组织体育骨干研修班学员的汇报课及送教活动,组织体育学科带头人及学员上汇报课和送教到新建学校的活动。九龙坡区体育教师参加观摩活动,课后运用“《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六元素”评价量表开展了广泛深入地研讨,收到了良好效果,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九龙坡区开展班级体育特色展示

三、科研引路,提升体育教师研究力,实施“《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科学化

各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进“《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建设,将大课题与小课题结合起来,以大课题指导小课题,小课题助推大课题,形成了“国家级—市区级—校本小课题”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如九龙坡区承担的国家级课题《重庆市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部分体育教师通过“激趣导入(主要体现趣乐性)、自主立标、合作探究(重点体现全然性和践习性)、交流分享(重点体现思辨性和化成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个性、灵性和人性,切实解决了体育课程建设中的真问题,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

四、管理跟进,促进学校管理力,落实“《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制度化

(一)深入研究——推动九龙坡区及学校体育制度的建设

1.区级层面

组织体育中心组成员和体育教研组组长深入讨论和学习体育课程与相关体育课堂教学理论,结合中小学课堂调研和指导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征求意见稿),为九龙坡区“《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建设提供科学的操作依据和有效的评估工具,在此基础上形成《重庆市九龙坡区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意见》,从制度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2.学校层面

组织体育教师研读现行课程标准,讨论学习“论品质课堂之六元素”、《重庆市学校体育课堂常规》等,边讨论边实践九龙坡区“《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征求意见稿),制订出体育课堂教学操作办法,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引导和评价。

3.教师层面

深入领会“《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以此来指导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提高体育随堂课的质量和效益。

(二)调研评估——开展全区性“《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调研和评估,把握好体育课改现状和课堂质量。

1.区级层面

组织对九龙坡区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实施情况的调研,重点对体育课堂教学、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推进情况等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

2.学校层面

各中小学围绕“《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六元素”,对体育教研组和课堂教学开展针对性调研和评估。

五、整体推进,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区域发展

在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通过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和区级主题教研推进“六元素”的“《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加强体育教学视导与督察的基础上,九龙坡区全力推进学校体育整体改革。

(一)以课间改革为突破口,强健学生体魄

以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为基点,把学校体育育体、育人的宗旨运用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九龙坡区体育课间“六结合”特色:课间改革以人为本,注重与学校整体改革相结合,与学生发展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与社区、家庭相结合,与场地器材改革相结合。

(二)以多元化活动,提升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一方面,每年开展体育特色学校体育展示活动与“体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简便灵活、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力求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着力培养学生掌握2项伴随终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另一方面,组织开展10项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督促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各项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各中小学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春秋季运动会的开展,体育竞技特色发展喜人。九龙坡区体育四大特色项目—乒乓球、足球、游泳和国际象棋发展势头良好,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居全市前列。

九龙坡区学生乒乓球水平居于全市翘首,囊括所有单项和团体总分冠军。

九龙坡区足球基本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片区—区级联赛制,较好地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有序衔接,并在全市取得多项冠军,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足球队以全胜战绩获西南地区第一名,并参加全国五人制足球比赛在赤峰获全国冠军。

九龙坡区学生的游泳水平居全市前列。

国际象棋项目发展势头良好,九龙坡区学生参加全国及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获得了20个冠亚军;4个学生入选了中国国际象棋少年队,杨中肖依依同学进入了国家国际象棋集训队。

九龙坡区排球、田径等项目也齐头并进,取得了骄人战绩,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重庆市九龙坡区以体育课堂建设为抓手促整体改革,以体育教科研促教师发展,以教师发展促学校体育发展,以体育发展促学生、学校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九龙坡区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猜你喜欢

九龙坡区区级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如何更好地走好区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带你全面了解,勃艮第/Bourgogne带补充地理标识的大区级法定产区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九龙坡区“讴歌十九大,畅想九龙坡”诵读会在铁路中学举办
浅析区级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和策略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氧化氮污染现状及对策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对加强区级财政审计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