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书记”的大追求

2015-12-29刘向宇

共产党员·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南村水飞全村

刘向宇

大伙儿口中的“小书记”,就是三南村党支部书记姚洪礼,今年才33岁,是土生土长的三南村人。过去,村班子不团结,村民收入少上访多,曾被列为后进村。家乡的贫困状况,姚洪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10年,28岁的姚洪礼毅然放弃镇政府机关工作,向组织申请回到三南村,发誓要实现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这一目标。

2010年1月,姚洪礼全票当选三南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民代表会上,年轻的他设定了一个全村人想都不敢想的目标:“两年赶超镇里先进村,5年赶超县里先进村!”

“连老支书都整不好,他一个‘小年轻的能整好?”村民们将信将疑。在大家怀疑的眼光中,姚洪礼开始迈开脚板,对全村640户村民逐一走访。对于村民反映强烈的个别人占用集体土地问题,姚洪礼带领村“两委”班子逐一清查。利益受损的人自然不甘心,各种谩骂、刁难向姚洪礼蜂扑而来。面对各种困境,姚洪礼不急不躁,以柔克刚,既论乡情又讲道理,最终让200多亩“黑地”顺利回归村集体。通过公开发包,过去一无所有的村集体账面第一次有了50多万元。

村集体经济充盈了,姚洪礼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村民修路。2011年9月,经过多方努力,80万元修路资金筹集到位。在姚洪礼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放下自家的活儿,从进料到铺路养护,不分昼夜坚守在工地现场,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誉。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崭新平整的6公里柏油路、3公里农田砂石路修建完工,三南村彻底告别了“晴天刮风满脸灰,雨天蹚水两脚泥”的历史。同年,姚洪礼争取到县水利局的支持,投资100万元改建了4座过水桥,全面整修了村农田水利设施,彻底改善了水利设施的调节能力,让村民在旱涝年头也能睡上安稳觉。

过去,村民多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姚洪礼认为:“干部好不好,关键要看能不能带领大家致富。”通过朋友介绍,姚洪礼了解到中草药种植收益十分可观,适宜在三南村推广种植,就多次带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去盛产中草药的辽东山区学习考察。“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成归来,姚洪礼带头承包土地种植中草药———水飞蓟,当年每亩地收益1000多元。村民们“眼馋”了,纷纷找他请教种植技术。

脱贫致富的星星之火,就这样被姚洪礼成功点燃了。他耐心地为村民传授技术、算经济账、讲明政策,还不定期请来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施教。目前,全村发展水飞蓟、挂金灯、五味子等中草药作物800多亩,发展蔬菜大棚600多亩,种植寒富苹果树300多亩,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2014年三南村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增加6000多元,在全县名列前茅,姚洪礼提前兑现了上任之初对村民的承诺。

钱包鼓了有心气,人心齐了有人气。为树立三南村群众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新风气,姚洪礼狠抓文明村建设,先后修缮了1个农民活动室,建设了2个科普画廊、12套健身器材和一个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经常组织村民开展文体活动和科技文化培训……“三南村越变越好,越来越美,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伙儿都爱对外炫耀!”一位村民如是说。

“明年,我们还将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要为村民免费办理合作医疗,让村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这就是“80后”村官姚洪礼的短期目标。而长远的,更美好……

猜你喜欢

南村水飞全村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南村谈艺录(视频)
全村唯一收件人
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探访芦南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水飞蓟油的提取及应用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5种成分的溶出度
莲花县南村水山洪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分析
水飞蓟宾处方前研究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