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的中兽医生涯
——访中国著名中兽医教育家郑动才教授

2015-12-29李益坤杨显朝张润清赵灿芬刘娟朱兆荣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兽医学荣昌中兽医

李益坤,杨显朝,张润清,赵灿芬,刘娟,朱兆荣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402460)

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的中兽医生涯
——访中国著名中兽医教育家郑动才教授

李益坤,杨显朝,张润清,赵灿芬,刘娟*,朱兆荣**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402460)

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系主任刘娟教授的带领下,参加实施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南区传统中兽医抢救与整理(项目编号:2013FY110600),对西南区中兽医专家教授和基层老中兽医进行了采访,其中,在2014年3月26日,采访了中国著名中兽医老专家郑动才教授。

采访组:郑老师,您好!我们是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中兽医班的采访组,了解到您是从我们学校毕业(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的,并为我国兽医、中兽医的发展创新做出了许多贡献。今天能够采访到您真的很荣幸。请问您是哪一年入读我们学校?

郑动才:我1952年入读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的,1955年2月份毕业的,我们那时是中专,学校还没有本科,直到1978年才改成大学,即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当时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当简陋,与当时的农村几乎一样,但是师资力量相当雄厚,像蒋德轩、罗作威、冯振盛等一大批元老都是40-70年代中国著名的兽医老专家,办学传统,学生思想单纯,以学为主,学习气氛浓厚。我很珍惜那时的学习机会,毕竟那个年代求学太不容易。

采访组:您何时开始工作?

郑动才:1955年,我毕业并留校任教,就这样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1958年上语文课,学校老师也不多,所以1959年我一个人就兼教兽医学、解剖学还有组织胚胎学等几科,既要教西兽医课也要教授中医课,后来于1992年评上教授。当时学校条件不好,出版教材少,很多都是手写手刻,然后再油印成教材,写教案更是常常花费我大量的时间,写好教案之后还要几级领导签字才能正常上课。

采访组:郑老师,请问我们学校是什么时候开办中兽医专业?

郑动才:我们学校在1960年开办了中兽医专业,创办这个专业是我教学生涯中感到最骄傲的事。近代,我国没有官办中兽医专业教育,因此,开始我对中兽医专业了解也不深,直到我从参加了农业部全国中兽医师资训练班第一期进修回来之后,学校给我指示,创办中兽医专业,工作的需要,促使我学习专研中兽医,干这一行才慢慢地喜欢上这一行。中兽医教育,在我校逐步办出特色,师资力量逐步增多,越办越有吸引力,在20世纪70-80年代,吸引了全国许多中兽医专家学者来校参观、讲学、办会,中兽医在我校成为中国兽医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专业之一,1978年教育部将原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四川省重点中专)改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大学本科)。

采访组:郑老师,能给我们谈谈您于1959年参加了农业部全国中兽医师资训练班的经历吗?

郑动才:农业部全国中兽医师资训练班共办了五期,我是第一期,那个时候为了培训人才,农业部从全国有名的8位中兽医中给我们请了6位为我们进行培训。由于场地不够,就在食堂里占了一块地方当做我们的教室,大概培训了3个月。北方的冬天是特别的冷,而我是南方人,对寒冷的感受特别深,但那时确实学到了不少中兽医专业知识,虽然身冷却心热,这是我中兽医生涯的起点,终身难忘!

采访组:能分享一下您出国去吉尔吉斯农学院讲学的经历吗?在有语言文化的差异情况,你们是怎么沟通的呢?

郑动才:我去了两次。第一次是1993年,是他们的60年校庆,邀请我们去参加并进行讲学。第二次和黄朝义老师一起去的,主要讲针灸。我们配有翻译员,但是因为所讲的内容是针灸、中药等专业知识,我们需利用俄语词典,把词逐字翻译理解和讲解,双方沟通有一定难度,不像国内教学。

采访组:您在治疗动物疾病或给动物做手术这方面最擅长的或是特别的技能是什么呢?

郑动才:我校兽医教育,历来重视临床,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常言道:“打铁全凭墩子硬”,我作为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学高为师嘛,我是一名教专业课的老师,从事动物疾病临床诊疗活动多,那个年代牛马等大动物多,加上我校对周边的影响力,动物疾病多在我校动物医院进行诊疗,尤其是疑难杂症及大型手术,因此,我最擅长的是牛的剖腹产,我能快速熟练地在很短时间内做好剖腹产手术。我也经常做牛心包切开,马肺切开以及羊肠吻合术。而且在外科手术中能把皮肤、肌肉等一刀切到位。

采访组:郑老师您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药方用的最多的是哪一个?

郑动才:我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当老百姓(养殖者)发现牲畜(猪牛羊等动物)不吃时,才知道牲畜病了,才请诊疗,衡量治疗效果的标准也是看牲畜“是否开口吃饲料了”,所以,我认为给牲畜治病,首要任务是“治病先治吃”;药方用的最多的自然是“平胃散”了,临川用时可临症加减,灵活运用,如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脾虚胃弱者,加白术、山楂等。

采访组:郑老师您在兽医之路上经历了这么多故事、拥有这么丰富的经验,请您给正在学习或即将学习中兽医的同学一些好的建议好吗?

郑动才:在我看来,中兽医应该是前景很好,它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兽医有自己的特色,会起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作用,比如猪风瘫适用中医,而西医效果就不那么好,还有牛、马的肺气肿,用白矾散效果较好。我的建议是:第一要有兴趣,要学好中兽医,要从古籍、经典学起,钻进去了,爱好兴趣慢慢就有了;第二要灵活变通,勤思苦学,敢于提出质疑;第三要学习运用好辩证论治,整体观念;第四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大学阶段;第五要勤于思考总结,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第六要有积极心态,阳光向上,眼光长远。

采访组:郑老师,在学习中兽医过程中,你有什么推荐的丛书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呢?

郑动才:同学们可以读《黄帝内经》《伤寒》、60年代农业出版社的《兽医针灸学》、于船主编的《中兽医针灸学》等古现代中医中兽医书籍,这些书都有利于你们更好的学习中兽医。

采访组:是什么动力让您坚定的走继承发展中兽医这条路?

郑动才: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我喜爱中兽医,愿意为其奉献一生。当然,中间也有许多挫折与考验,因此,才会对中兽医学钟爱有加,力图精益求精。中兽医事业,我已经坚持了一辈子,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也期待更多的年轻人致力于中兽医学。

采访组:感谢郑老师接受采访,我们相信有像您这样一批热衷于中兽医事业传承和发展的专家辛勤工作与创新,让我们看到了中兽医的前途和希望,振兴中兽医将不再会是一句空话,我们共同祝愿中兽医的明天更加美好!

采访后记:郑动才教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将青春奉献给了中兽医教育事业,培养了刘娟教授、谢慧胜教授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在采访郑老师的过程中,我们见到的不是一个拥有无数荣誉光环的中兽医专家,而是他那颗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的心……最后祝郑动才老师健康长寿!■(编辑:狄慧)

人物介绍:郑动才,男(1936-),原四川省荣昌县人。著名中兽医学家,我国现代中兽医学奠基人之一。多次应邀到有关国家和国内院校、师资培训。参加了农业部全国中兽医师资训练班第一期进修(1959.09-1960.02)。曾任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所长、部主任、系主任、省、市政协委员。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一、二届委员及中药专业组副组长,全国中兽医学分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重庆市畜牧兽医学常务理事、中兽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兽医药的系统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为中兽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成绩”荣誉证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中兽医功勋奖等诸多荣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国家级著作14部、省级4部、主审6部中兽医方向书籍。合作主持制定国家标准《兽药规范(草案)》(二部)1979年版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二部),填补了国内外兽医中药标准的空白。

郑动才教授拍摄于2014.10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1.038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0600-03)。

李益坤,男(1992-),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中兽医学,E-mail:yikunli@foxmail.com。

*通讯作者:刘娟,女(1961-)教授,从事中兽医药研究,E-mail:liujuanb@163.com。

**通讯作者:朱兆荣,男(1958-)副教授,从事中兽医药研究,E-mail:zzr58@126.com。

猜你喜欢

兽医学荣昌中兽医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中兽医学杂志》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重庆荣昌: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研发中心8月建成
冰山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