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四维关爱”机制做好农民劳务工思想政治工作

2015-12-28赵娜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劳务工职工机制

文/赵娜

构建“四维关爱”机制做好农民劳务工思想政治工作

文/赵娜

随着煤炭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农民劳务工成为煤炭企业生产一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章村矿先后共招收农民劳务工1146人,占职工总数的32%,占采掘一线的57%。为做好农民劳务工思想政治工作,章村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关爱农民劳务工的新方法、新机制,将“提升政治待遇、激发工作活力、搭建学习平台、提高生活条件”作为关爱农民劳务工的路径,积极构建以“政治保障机制、工作人本机制、生活关怀机制、素质提升机制”为主体的“四维”关爱机制,让农民劳务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提升政治待遇,建立政治保障机制

关爱农民劳务工,首先应确立其在企业中的政治地位,使他们真正融入企业,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章村矿一方面完善用工制度和人事制度,在用工上逐步打破农民劳务工与合同制工之间的界限,使具有真才实学、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劳务工,与合同制工一道平等地参与岗位竞争,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体系和管理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引入优秀农民劳务工参加先进评比机制,给予同等参政议政权利,增强农民劳务工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在各区队建立完善宣传栏和矿务公开栏,确保了矿务公开率达到100%,使每一名农民劳务工都能对企业的重大事项、本区员工收入、奖惩情况及经营任务完成进度有详细了解。近年来,章村矿先后有549名农民劳务工转为合同制员工,13人被破格提拔为区队长,150人担任基层班组长,占班组长总数的79%,进一步增强了农民劳务工队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进了队伍团结,凝聚了力量,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

优秀劳务工转正体检

为井下职工送上暖心毛巾

激发工作活力,建立工作人本机制

关爱农民劳务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收入水平上下功夫,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章村矿农民劳务工全部工作在采掘一线,受矿井开采年限长、开采条件差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非常艰苦。为此,章村矿投入巨资改善井下生产设备和作业环境,通过引进先进的综采设备,革新采煤工艺、换代改造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综采智能化、掘锚一体化、本质安全化、运输集控化、供电远程化、生产清洁化、管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安全水平和生产能力,并通过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拓宽精品工程覆盖范围,在井下建成安全文化走廊等措施,大大改善了工人们的作业环境。同时,为解决生产战线长、职工行走困难等问题,章村矿还在26采区皮带下山新安装了一部全长700米的架空人车,使矿井架空人车达到了5部,解决了职工爬千米大坡的问题,大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与此同时,章村矿建立了与农民劳务工“互惠双赢”的薪酬机制,对其工资标准、审批程序、发放原则等方面均明确规定,保证农民劳务工薪酬合理并按时足额发放。在完善工资制度过程中,章村矿不断调整农民劳务工的定额工时单价,基本上达到了与合同制工“三同”,即同薪、同酬、同待遇,缩小了收入差距,提升了农民劳务工的幸福指数,让他们成为矿山建设的主力军。

搭建学习平台,建立素质提升机制

关爱农民劳务工,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方式,积极搭建学习平台,丰富其安全生产知识,提升农民劳务工的岗位操作技能,并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将“学习是职工最大的福利”方针落到实处。

培养知识型农民劳务工。章村矿成立职工培训中心,针对农民劳务工知识结构现状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培训档案,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文化理念、事故分析案例、危险源辨识、职业病防治、先进技能操作维护等针对性培训教育,并对培训方式、学时进行规定,把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和首席技术员工评选作为提高农民劳务工技能素质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14年共开展培训班85期,培训农民劳务工2442人次,实现了农民劳务工培训工程的全覆盖。

培养技能型农民劳务工。在农民劳务工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使他们迅速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技术能手,勇于创新的能工巧匠。同时,章村矿还自上而下地建立健全农民劳务工档案,将农民劳务工的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各种奖励证书作为聘用、提拔农民劳务工的重要依据。

提高生活条件,建立生活关怀机制

关爱农民劳务工,必须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关爱,提高农民劳务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从而推动和谐文明矿区建设,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和谐相融。

一是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章村矿党委运用“四五六”访谈工作法和“职工情绪动态晴雨表”等手段实施舆情管理,并每月下基层开展一次农民劳务工思想动态座谈会,倾听大家意见,促进了队伍稳定。同时,还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全过程,用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功能和文化的力量,促进了农民劳务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改善农民劳务工的生活条件。章村矿党委从生活上给予农民劳务工关心和照顾,先后投资近千万元,新建了现代化职工洗浴中心,重新装修了职工营养餐厅和标准宿舍楼,统一安装了水源热泵及中央空调,并将室内家具和床上用品更换一新。农民劳务工每天都能享受免费营养餐,且在生活、福利、待遇上,和合同制工一视同仁。

三是情暖贫困农民劳务工家庭。章村矿党委十分注重关心弱势群体,把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农民劳务工作为关爱对象,开展了“阳光工程暖冬行动”,保证其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矿工会还大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将劳务工子女纳入帮扶对象,确保困难劳务工子女能顺利进入大学。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矿党政工团每月组织一次井口送温暖、送清凉、送健康、送安全等活动,为职工缝补工装,送去各种慰问品,嘱咐职工时刻注意安全。女工委组织全矿女工与区队开展了安全手拉手活动,为职工赠送安全鞋垫、安全手帕等;组织标宿楼的女服务员成立安全协管小分队,在热心、热情服务的同时,帮助农民劳务工缝衣、钉扣,帮助生病的农民劳务工看病、打饭,并协助区队了解职工的思想情绪,及时做好这部分职工的“三违”帮教、谈心活动。此外,为丰富农民劳务工的业余生活,章村矿还重新装修了文化活动中心,并在各基层单位设置职工阅览室,逐步提高农民劳务工的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如今,矿区农民劳务工思想情绪稳定,全矿呈现出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章村矿)

(责任编辑:周琼)

猜你喜欢

劳务工职工机制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2007—2012年深圳市沙井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劳务工医疗保险门诊费用调查研究
深圳地区外来劳务工群体图书馆服务需求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