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活
——让百姓幸福梦想成真——来自南郑县文化建设的报告

2015-12-28撰文王庆和摄影安子林

陕西画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百姓广场大赛

撰文/王庆和 摄影/安子林

文化生活
——让百姓幸福梦想成真——来自南郑县文化建设的报告

撰文/王庆和 摄影/安子林

汉调桄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深受汉水流域群众喜爱。图为汉中市市长王建军、南郑县委书记李宏杰看望慰问演员

什么叫幸福?用南郑县老百姓最朴实的话说:“天天快乐那就叫幸福。”这是记者在南郑县城乡采访期间听到的发自百姓内心的最生动的阐释。

怎样才能天天快乐?“有歌声,有舞姿的地方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这是真诚的内心表白。

为了能让百姓能够天天快乐,南郑县委、县政府从2013年就拉开了建设文化大县的序幕。3年来,一串串硕果让百姓共享到充满美感的幸福。

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镇、村、农户四级文化网络全方位免费开放。县文化馆、图书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体育馆、体育场、民乐园、汉江滨江主题文化公园已成为广大市民求知、求美、求乐的中心。男女老少,汇聚一处,歌声、笑声、琴声、声声传递着正能量;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柔力球起伏不断的舞姿流淌着音乐的韵律;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图书室、文化广场已覆盖全县乡村。从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已成为这里的主人,乡村的夜晚灯火灿烂,锣鼓铿锵。

南郑是古人类及汉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的核心景区,山奇水秀,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来南郑进行创作,图为南郑县第四届摄影艺术展览现场

县文化馆辅导阳春镇妇女传习剪纸艺术

南郑县剧团创作演出的汉调桄桄《韩信拜将》,在全省文艺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图为演出剧照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官藤编传习现场

南郑县投资3600万元新建的现代标准化文化影视中心夜景

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春节文艺联欢晚会,正月十五大型街道民俗文化活动表演,社区群众文艺调演,广场舞大赛,南郑民歌演唱大赛,书法美术作品展览,油菜花海摄影大赛,老年健身运动会暨老年健身艺术节,少儿书画大赛,每一项活动都是精心策划组织的文化盛宴,每一张笑脸都在各自的舞台绽放。

非遗在造福百姓中活态传承。建成了四级保护名录。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保护项目73项。有国家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4人,市级11人,县级90人。为确保国家级保护项目名录《汉调桄桄》后继有人,县财政每年拿出150万专项经费,在县职教中心开设艺术班,招收60名儿童学员进行专业培养。为90名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每人发放2000元传习补助。藤编、棕编、竹编、草编、扇编、刺绣已成为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市县文化下乡示范活动在被陕西省命名为社火之乡的协税镇新建文化广场上举行

猜你喜欢

百姓广场大赛
布鲁塞尔大广场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广场
百姓看家“风”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