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文化在现代室内环境中的技术化应用探索

2015-12-27高云荣屠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4期
关键词:技术化桃木木制品

高云荣屠 君

木文化在现代室内环境中的技术化应用探索

高云荣1屠 君2

(1.2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浙江绍兴 312088)

借助大众文化技术化的相关理论阐述木文化技术化的基本概念,进而分析了木文化技术化的层级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木制品、木行为、木价值理念三个方面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论述了木文化在现代室内环境中技术化应用的方法,为木文化在现代室内环境中的普遍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木文化;现代;室内环境;技术化;应用

在工业时代里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技术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在于通过技术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可以使产品批量生产。经岁月积淀而成的传统木文化要想在新时代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就必须把握这个时代的节奏,走出历史的桎梏。

1 木文化技术化的概述

进入20世纪后,高度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它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人类所面临的世界图景,改变了人们审视自然与社会的眼光,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历史命运。“技术的渗透是全方位的,文化同样不能置身于技术化的浪潮之外。技术化对于文化的介入,是20世纪的一大特征,也是20世纪最为突出的文化景观。”

木文化的技术化“是指技术作为全新的文化、审美手段,进而改变了文化、审美本身。技术的介入导致了人类文化的对象、范围、形态的扩展。” 通过技术化过程“使文化产品的生产不必再把持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木文化的技术化是木文化在工业社会里的发展,是批量化、格式化、标准化的生产,其本质为内容丰富的过程。文化内容的存在本身依靠其具体的形式,木文化的技术化会使形式感更强。人类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由本质内容向形式转变的过程。

2 木文化技术化的层级分析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科学知识等。马克思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木文化是通过木、木制品、与木相关的活动来生产和传播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在木文化这个范围内,我们将其简化为三个嵌套层次,按照由外及里的顺序分为“制品——行为——理念”的层级关系。对木文化的技术化研究将按照这样一个层级关系,逐层深入分层研究。

2.1 符号制品层

木文化是以木及其木制品这种最终形式来体现。木的符号制品包括树木、木材、木制品三个大的方面。木文化的变更既是以木符号制品为开始,最后又落实在木符号制品上的。木文化与木符号制品不仅仅是一种映射关系,木符号制品受人们关注的程度,影响木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容;木文化方向的研究热度同样也带动人们对木符号制品的关注。可见,木符号制品与木文化又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2.2 行为层

木文化的行为方式一般包括与树、木制品相关的所有行为活动。与树相关的行为活动是指从种树到伐树整个树木生长过程中人所因此产生的与树相关的行为活动和生活方式,如种树、护树、伐树、树下乘凉等。与木制品相关的行为活动是指将木材锯成材,经过各种工艺加工成精美木制品过程中的人的所有行为活动。

2.3 理念价值层

木文化的理念价值是最为核心的层面,包括人们对木的信仰、风俗等一些精神层面的文化。这些理念价值是人们对木所赋予的象征内涵,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道德观、价值观、文化、政治的反映。

3 木文化技术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方法

3.1 木制品技术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室内环境中的木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木饰面板、木质家具、木地板、木工艺品等。木制品作为有形的物质文化,在技术化方面容易入手,在技术化成果方面容易量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木制品的技术化就已经开始了,华丽的木质家具摆脱纯手工艺生产,由机器切割、打磨。最近激光雕刻技术、3D雕刻技术的普遍应用,精美的木雕也不再是贵族的把玩品,在室内装修中根据设计师的需要,可以雕刻各种尺寸和花纹的木雕。现在在室内装修中看到的纹理自然优美的木饰面板大部分是人造木饰面板,通过机器将木材切成帖皮,黏在其他材料制成的底板上。这样使本来价格昂贵纹理优美的红木通过现代的工业技术变成每家每户的寻常品。木地板的种类已不再局限于纯实木底板,通过合成技术,规格化生产,既满足实木地板的感觉,又环保、低价,特别是复合地板,集合了其他底板的多种优点,现在是家庭地面铺装中最常用的地板。

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室内装修风格的多样化,对木制品表面的美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促进了木制品技术化的进一步发展。如木材表面纹理的强化处理、木材仿古处理、木材做旧处理等技术应运而生。以木材的做旧处理为例,借助色学度的表色系统将木材的颜色分为:浅色、浅淡色、深色、深暗色四个级别,根据木材的特点做旧后的效果有华贵雍容的做旧感、沉稳肃穆的做旧感、沉静质朴的做旧感、舒畅典雅的做旧感、明快活泼的做旧感。通过技术化解决了木材做旧只能依靠岁月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木制品的技术化丰富了木制品的种类,繁荣了木制品符号文化。

3.2 木行为方式技术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与木相关的行为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前面章节中已经论述,这里不作獒述。实现木行为方式的技术化需要在众多的与木相关的行为活动中选取典型的行为方式,通过技术化,达到一种公式化的复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对与木相关的行为活动要搜集全面,从行为的辨识度、典型性强弱、所传达的文化含义、是否可技术化等多方面对木行为分析,从中选取可供技术化的行为方式。再次,从可供技术化的木行为方式中根据被技术化后应用的范围是否广泛、是否能在室内环境中得以应用、推广性、复制性是否强、传达的核心价值是否被人们普遍认可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取最佳可技术化的木行为方式。得到可技术化的木行为方式之后,对该木行为方式进行技术化处理。这里选取“大树底下”为例,论述从木行为方式技术化在室内环境中应用的过程和方法。

图1 激光雕刻的木工艺品

图2 大树底下原型

图3 木行为方式的技术化

图4 “大树底下”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表1 木文化层级分析

中国有句古话“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不但为人们限定了向心性的活动空间,宽大的树冠也可以为人们遮阳挡雨,树叶的蒸腾作用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挥发出一些水分,为树下的人们带来一丝清爽。由于大树的这些功能,人们在树下不但可以乘凉,还可以品茶、聊天、摆地摊等,所以树下空间变成了社交、游戏、贸易、餐饮场所,大树的概念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为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将“大树底下”这个概念进行技术化,一方面将大树的模型技术化,技术化后的大树模型为一个垂直方向的“树干”和一个水平方向的“树冠”组成,“树干”与“树冠”重在意象,忌具象,材料不局限于木材;另一方面将大树下的行为活动技术化,凡是大树的概念存在就会激发人们在大树底下的行为活动。将技术化的“大树底下”根据室内环境中不同功能的需要灵活运用,再现一幅“大树底下”极具生活化的场景。

3.3 木价值理念技术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中国古人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做类比,用主观的意向赋予“木“种种意义。“木”在古代代表树,《说文》中记载“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所以木的人文属性最早是从古人对树的崇拜开始的。“寒木春华”,树木的生生不息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相吻合得到古人的推崇。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尚木情节”。在《春秋繁露》中记载“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在五行中,“木”位于东方代表春天,象征生命力和生长的力量。《白虎通》中记载“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明清时期,江南的文人“将多种纹理天趣、花纹自然、质地坚致的优质木材通称为‘文木’”。木于无形中映射着文人的温文尔雅的性情,蕴含着文人对它的解读。文人注重精神生活,讲究格调,追求高雅,“丹漆不文,白玉不雕,珠宝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至质至美”明代的家具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注重展现木材本身的纯朴清雅,注重体验木环境营造的怡然自得的氛围,这与古人追求含蓄、平淡的审美情怀极为吻合。木成为文人承载自己闲情逸致的载体,南京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万历年间制作的书桌上刻着“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假尔为冯(凭),逸我百年”的四言诗。木的不燥不火、温润如玉的品性正与古代文人的怡情息息相通,在今天人们依然在追求木的这种精神性格,如日式的传统室内装修,通过大面积不加粉饰的木材来营造怡然自得、闲适的空间氛围。

在民间流传着“桃木辟邪”的说法,《淮南子诠言》中记载“羿死于桃口”。东汉许慎注“口,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木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木制品以压邪,此仙木也。”木文化中的桃木具有辟邪保平安的象征作用,通过将桃木文化技术化处理,加强其辟邪的文化象征意义,弱化其他方面的象征意义,从而使桃木成为辟邪保平安的文化符号。如此以来人们便由桃木很自然的联系到辟邪保平安的象征作用,完成桃木文化理念的技术化处理。

将技术化后的桃木文化理念应用于室内环境中时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室内环境设计中需找插入点,使该理念价值自然的融合在室内文化氛围中。在中国传统民俗中,习惯于在户门上贴门神以辟邪,倘若用桃木做户门同样可以传达出辟邪保平安的寓意,相比贴门神这种传统的方式,其适合应用的场合更广、更方便。另外,用桃木做成各种工艺品陈设在室内中,不但增加室内的艺术氛围,还能满足人们求平安的心里需要。这样通过桃木文化价值理念的技术化处理,不但传承了桃木文化而且为桃木文化在现代社会里的发扬注入了新活力。

木价值理念主要是人们对其所赋予的一些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木的理念价值是不同时代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结果,有些理念是特定地域、特定年代的产物。在选择可以技术化的木价值理念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新时代的需要选取木价值理念,不但满足现代人的心里需要,也能很好的在室内环境中得以应用。

4 结语

本文对木文化技术化做了相关阐述,并根据木文化的三个层级分别论述了木文化在现代室内环境中技术化应用的方法。此方法为木文化在现代室内环境中的继承和发扬打开了一个新思路,这一思路也符合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即让艺术走向大众,但此思路现在处于探索阶段,今后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责任编辑:贺 辉)

[1]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8.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9-20.

[3]李建国.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本质和功能的思想[J].理论视野,2007(3):49-50.

[4]王庆春,黄大岸,候兆铭,周洋.品读中国木文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1):24-26.

[5]马琳,陈烈.木:祭天习俗与民族文化意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84-86.

[6]高云荣.《考工记》中的木设计文化及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10):84-85.

[7]高云荣.木材的文化属性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8):28-29.

Wood Culture in The Modern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in Indoor Environment

Gao Yunrong1& Tu Jun2

Wood Culture; Modern; Indoo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S664.01;TU238+.3

A

1006-8260(2015)04-0058-02

Abstraacct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mass culture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cept of wood culture technology, and analyzes the hierarchy of wood culture technology. On this basis, respectively from the behavior of wood, wood, wood value three aspects through the theory and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ood culture in the modern indoor environment technical application metho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wood culture in the modern indoor environment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猜你喜欢

技术化桃木木制品
报恩陶家村
浅谈对中国特色绿色法院的认识
走进武汉,走向未来——第六届世界木材与木制品贸易大会将于武汉召开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2015年前3季度木材及木制品进出口简况
卧佛
小学音乐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及其矫正——以童谣吟唱为教学路径
巧取桃木钥匙
现代生存方式与阳光体育运动
木制品制造商针对EPA清洁能源计划提交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