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猪场生产成绩的五大策略

2015-12-27李桃梅邓小红刘远佳

猪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耳病猪价亚健康

李桃梅,邓小红,刘远佳

(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 200240;2.上海伊科拜克兽药销售有限公司,上海 200042)

提高猪场生产成绩的五大策略

李桃梅1,2,邓小红2,刘远佳2

(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 200240;2.上海伊科拜克兽药销售有限公司,上海 200042)

持续几个月猪价下跌,养猪场利润不保,甚至亏本运营。无论猪价如何,养猪人必须不断致力于提高猪场生产成绩和降低生产成本才是出路。主要从5个方面概述当前猪场生产环节中的内耗关键点:控制源头,加强后备母猪和公猪的管理;淘汰亚健康母猪,保留产能优秀的母猪;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减少仔猪的损失率;重视生物安全,留住人才。

后备母猪;亚健康母猪;人工授精;妊娠母猪;生物安全

2013年年底至今持续的猪价下跌,让整个行业从繁荣跌入萧条。猪价涨涨跌跌,让人摸不清头脑。在猪价震荡行情下,正是养猪人应该静下来反思的时候。如何在猪价低时比别人亏损得少,在猪价高时比别人挣得多,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打败我们的不是猪价,而是生产效率低下背后的高成本。为了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我们可以做也最应该做的事有哪些呢?

1  控制源头

只有加强后备母猪和公猪管理才能保证猪场“干净”,减少病原体的循环感染。

1.1 后备母猪的引进

猪场如不能自繁自养则最好从单一源头定计划分批次引种,避免多源头引入多种不同病原体。需获取引进种猪的免疫接种情况,并抽血PCR检测主要病原体: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口蹄疫病毒和圆环病毒等,避免引入新病毒导致猪场疫病暴发。

1.2 后备母猪驯化及并群

图1 用健康老母猪驯化后备母猪

常用健康老母猪或疫苗驯化60 d以上,每隔7 d换1头老母猪。后备母猪可因驯化以及注射蓝耳病活疫苗而处于病毒血症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让其平静下来,建议转定位栏前饲料中添加20%爱乐新(酒石酸泰万菌素),有助于缩短其病毒血症,减少后备母猪并群携带蓝耳病病毒水平传播经产母猪群,导致蓝耳病不稳定。

1.3 后备母猪,头胎母猪以及其分娩的仔猪单独饲养(P0-P1)

头胎母猪有独立妊娠舍和哺乳舍,其分娩的仔猪有独立保育舍。头胎母猪较经产母猪往往抵抗力差,对猪蓝耳病病毒(PRRSV)易感。单独饲养能够减少后备母猪感染PRRSV的机会,保护易感动物。P0-P1策略还能减少二胎母猪综合征,提高二胎母猪的生产效率。

1.4 公猪管理

常见的错误做法:后备母猪以及断奶母猪饲养在公猪舍;采精公猪用于查情,猪场可使用二元杂性欲强的公猪查情以及诱导母猪发情,对其采精,但精液丢弃。公猪舍是猪场洁净程度最高且生物安全最严格的地方,所以应当避免其他猪或动物进入。公猪感染蓝耳病病毒后,精液可间歇性带毒传染母猪,引起妊娠早期的母猪受胎率低、胎儿死亡,窝产仔数低以及母猪返情、妊娠早期流产等问题。

2  淘汰亚健康母猪,保留产能优秀的母猪

亚健康母猪生产能力低下,成本高于效益,所以及时淘汰亚健康母猪可减少猪场的负担。另外,淘汰亚健康母猪可净化猪场疾病,减少传染源。因亚健康母猪由于自身抵抗力低,往往是多种病原体的携带者,猪病的传染源,向邻近的猪群传播病毒或病菌等。亚健康母猪就像一把雨伞上的漏洞。

3  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3.1 严格地筛选和管理后备猪

筛选繁殖性能(遗传值)好,健康的后备母猪作为种猪,这样猪场就成功了一半,还有一半在于管理和饲养。

3.2 发情检查和配种时间安排,提高受精率

发情检查以及配种是通过管理手段提高猪场生产率的关键,我们要求经产母猪一次性发情,整个猪场配种成功率和分娩率均在85%以上。

1)查情。2人一组,1人控制公猪,1人检查母猪,确保公猪与母猪面对面,鼻子等能相互接触,使用隔板挡住公猪,每次固定对4头以内的母猪诱情。查情人员可用脚踏或手压母猪背部,观察有无静立反射?如有,立即做上标记,安排配种时间。

2)配种时间安排。后备母猪以及断奶后超过7 d发情的母猪出现静立反应后立即配种,间隔12 h配第2次,如有必要间隔24 h配第3次;正常发情的母猪(断奶后7 d内发情)查情发现静立反应后间隔12 h第1次配种,间隔12 h第2次配种,如有必要间隔24 h配第3次。

3.3 妊娠期管理

1)饲喂管理与体型得分:第1期妊娠1~5周逐渐增加饲料,体型得分=2.5,;第2期妊娠6~12周,体型得分控制在3分左右;第3期妊娠13~16周,使得体型得分3.5分。控制母猪的膘情有利于母猪顺利分娩以及产后哺乳和带仔。

2)繁殖障碍疫病的控制:妊娠后半期蓝耳病病毒十分活跃,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仔猪出生就带毒,转保育舍后仔猪因为蓝耳病等免疫抑制因素极易继发细菌感染,死淘率非常高。故妊娠阶段应控制母猪的病毒血症,减少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发生的概率,妊娠50 d开始每个月饲料中添加20%酒石酸泰万菌素500 g/t,连续饲喂10 d。

3.4 哺乳期护理

1)做好接产准备:接产人员擦洗、按摩母猪乳房,同时了解母猪的功能乳头数,做好寄养和固定乳头的计划,以及即时发现母猪乳房炎,做好治疗。

图2 擦洗母猪乳房

2)母猪的饲喂与饮水:产后7 d母猪的采食量应最大化达到6 kg/d,夏天天气热,可给母猪饲喂湿拌料,料槽中加水,母猪饮水量高,则采食量高,奶水充足,仔猪断奶重高。

3)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无乳综合征(MMA):个别情况严重的母猪应即时输液治疗,连续输液3 d;或分别注射卡那霉素和磺胺+TMP,连用3 d,病情严重的母猪可连用5 d;在MMA高发季节,建议猪场在饲料中添加肾安磺(复方磺胺氯达嗪钠粉)400 g/t进行常规保健。

4  减少仔猪的损失率

4.1 初乳管理

待母猪分娩结束后,所有的仔猪一起采食初乳,饲养人员帮助个体小的仔猪固定乳头,确保所有仔猪都吃到初乳。

4.2 教槽料

出生后5~10 d即可给仔猪添加教槽料,少喂勤添;并可在仔猪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4.3 慎重寄养

图3 帮助个体小的仔猪固定乳头

图4 对进入猪场的车辆进行消毒

当猪场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病毒阳性率比较高时,猪场应谨慎寄养仔猪,避免水平传播更多的仔猪。建议将弱仔猪吃完初乳后,集中给一个断奶的奶水充足的继母喂养。

4.4 即时处理亚临床症状仔猪

先天感染的仔猪一般在出生后14 d左右表现出临床症状,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给被毛粗乱,有亚临床症状的仔猪打上标记(背部蓝色点),注射C4,即100 mL10%庆大霉素加入10 g头孢噻肟钠混匀,每15~20 kg体重注射1 mL,连续3 d,控制细菌的继发感染。黄白痢仔猪可个体灌服伊克宁(10%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

4.5 断奶分群饲养

建议仔猪断奶时根据体重分为4个等级(ABCD),A和B是健康且体重好的仔猪可放在同一栋不同栏舍饲养;C为有亚临床症状的仔猪,需要单独饲养,加强药物保健和饲养管理;D为病猪,需隔离饲养。

4.6 控制中大猪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PRDC死亡率虽不高,但对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料重比有严重的影响。建议从源头母猪控制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保育阶段加强保健,育肥猪阶段使用泰妙菌素类配合氟苯尼考保健。

5  重视生物安全

5.1 消毒门

可从顶部和侧面自动喷洒消毒水,进入车辆的轮子则浸泡在消毒池,另外,消毒池要足够长,能让每个车轮在池里全轮转动5次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对进入农场的饲料车等消毒更彻底。

5.2 劳动工具定点

常用的劳动工具定点放在带有轮子的收纳箱上,需要时推到指定的地点,工人操作起来既方便又高效,还可避免劳动工具乱放,交叉使用引起的疾病传播。

5.3 控制人员的流动

不同工作区域的人穿不同颜色的衣服,禁止人员互相走动,示意工作职能不同,洁净程度不同。

5.4 消毒与卫生

疫病地方性流行的区域定期带猪消毒;全进全出,空栏舍彻底清洗消毒;妊娠母猪和产房母猪有独立的刮粪铲,发现母猪大便,即时清理,防止母猪粪便污染臀部和阴户引起子宫炎等。

5.5 卖猪舍

在距离生产区500~1 000 m的区域建立单独的卖猪舍,提前将要卖出的猪赶到此处,外来收猪人在此挑选,剩下的猪就地隔离饲养,不得赶回猪舍。

6  留住人才

畜牧业用工难已是普遍现象了,故近年来大型猪场越来越现代化,用机械取代部分人工操作,如自动喂料系统等,但企业要有连续性发展,必须留住核心员工。给员工以职业归宿感和成就感,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满足员工对自身提高的要求。

虽然目前行情震荡,但不论猪价如何,只有让猪场的生产效率最大化,一直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猪场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牢记:打败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特别鸣谢:泰国资深猪病专家K.Khampee/高建华理论指导。

2014-09-16)

猜你喜欢

耳病猪价亚健康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